一种低震动的离合器从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425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震动的离合器从动盘,主要包括摩擦片铆合件、主减震盘、怠速减震盘;所述摩擦片铆合件通过铆钉与轮毂钢片连接,所述主减震盘包括前减震盘和后减震盘,所述前减震盘和后减震盘分布在轮毂钢片的两侧,在前减震盘和后减震盘上环形设置有主减震弹簧;在后减震盘侧面上设置怠速减震盘,怠速减震盘的圆周边缘上设置有怠速减震弹簧,所述怠速减震弹簧与主减震弹簧处在离合器从动盘上的同一径向位置。通过此设计方式,可有效提高怠速减震弹簧刚度和增加怠速减震角度,以及加大主减震弹簧刚度和增加减震角度,可使主减震弹簧扭矩达到发动机最大扭矩的2倍及以上,同时两种级别减震弹簧的设计可避免超载时弹簧并圈引起的共震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震动的离合器从动盘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离合器传动
,具体涉及一种低震动的离合器从动盘。
技术介绍
从动盘作为离合器的一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摩擦转换,把发动机的扭矩传给变速器,减小传动系的震动和冲击,完成“离”、“合”动作。传统的离合器从动盘,在车辆行驶到某一低车速/高转速段时,容易出现共震的现象,特别是该现象发生在用户经常使用的工况,造成的震动异响严重影响了用户的驾驶舒适性。参见图1,旧结构的从动盘通过摩擦传递扭矩,连接在减震盘上的摩擦片卯合件反复受摩擦力及扭矩作用,连接处容易断裂或者脱落,从而造成从动盘的损坏;扭转减震器内设置有三种减震弹簧(包括怠速减震弹簧a、主减震弹簧b、三级减震弹簧c),减震弹簧经常反复受到刚性冲击,并且旧结构的金属弹簧座刚度大缓冲能力弱,弹簧容易机械疲劳而断裂损坏;同时承受主要冲击的二级和三级减震弹簧可能会受到过载冲击,从而导致弹簧因过度压缩而失效,并发生弹簧并圈引起震动异响。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震动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片铆合件、主减震盘、怠速减震盘;所述摩擦片铆合件包括波片、分布在波片两侧的左摩擦片和右摩擦片,所述左摩擦片和右摩擦片通过铆钉与波片连接固定;所述主减震盘包括前减震盘和后减震盘,所述前减震盘和后减震盘分布在轮毂钢片的两侧,所述前减震盘、后减震盘通过铆钉与轮毂连接;所述摩擦片铆合件的波片通过铆钉与轮毂钢片连接,所述波片连接在靠近前减震盘的一侧;在前减震盘和后减震盘的圆周上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中设置有主减震弹簧;在后减震盘侧面上设置怠速减震盘,所述怠速减震盘的圆周边缘上设置有怠速减震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震动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摩擦片铆合件、主减震盘、怠速减震盘;所述摩擦片铆合件包括波片、分布在波片两侧的左摩擦片和右摩擦片,所述左摩擦片和右摩擦片通过铆钉与波片连接固定;所述主减震盘包括前减震盘和后减震盘,所述前减震盘和后减震盘分布在轮毂钢片的两侧,所述前减震盘、后减震盘通过铆钉与轮毂连接;所述摩擦片铆合件的波片通过铆钉与轮毂钢片连接,所述波片连接在靠近前减震盘的一侧;在前减震盘和后减震盘的圆周上设置有窗口,所述窗口中设置有主减震弹簧;在后减震盘侧面上设置怠速减震盘,所述怠速减震盘的圆周边缘上设置有怠速减震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震动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怠速减震盘包括前怠速减震盘和后怠速减震盘;所述前怠速减震盘和后怠速减震盘的外端部相向弯曲,并且后怠速减震盘的弯曲部包覆前怠速减震盘的弯曲部,后怠速减震盘的弯曲部包覆怠速减震弹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震动的离合器从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减震盘和后减震盘的延伸端设置成波纹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洋罗海茵陈俊帆田小渊陈小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