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防护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368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防护门,包括门体、传动机构、与门体活动连接的导轨,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及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传动带;主动轮设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带上还设有定位块;定位块包括用于夹紧传动带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门体开合侧设有带通孔的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连接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设有可插入通孔的连接柱;第二块体设有适于连接柱插入的凹槽。该电动防护门实用性强,通过在传动机构的传动带上设置定位块,以及在防护门开合侧设置可方便拆装的可插入定位块的连接件,可以快速对压铸机电动防护门进行拆装,提高了检修效率,有利于后续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防护门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铸机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防护门。
技术介绍
压铸机就是用于压力铸造的机器,包括热压室及冷压室两种。压铸机在压力作用下把熔融金属液压射到模具中冷却成型,开模后可以得到固体金属铸件,最初用于压铸铅字。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进步,尤其是随着汽车、摩托车以及家用电器等工业的发展,压铸技术已获得极其迅速的发展。现有的压铸机结构中,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一般在压铸机的正面或/和背面设置防护门。目前,防护门的结构通常包括一扇可移动的防护门,压铸机作业时,将防护门移动到进行压铸作业的一端,防止废料飞溅出来。压铸作业结束之后需要取件时再移开防护门。通常防护门的重量和体积都比较大,与压铸机的移动机构或传动机构固定连接,可沿压铸机上的导轨移动进行开合操作,拆装比较困难;一旦遇到压铸机出现故障,需要拆机检修;由于拆装困难,延长检修时间,不利于后续生产的正常进行。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防护门,结构独特,实用性强,通过在传动机构的传动带上设置定位块,以及在防护门开合侧设置可方便拆装的可插入定位块的连接件,可以快速对压铸机电动防护门进行拆装,提高了检修效率,有利于后续生产的正常进行。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防护门,包括门体、传动机构、与所述门体活动连接的导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及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传动带;所述主动轮设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传动带上还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用于夹紧所述传动带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所述门体开合侧设有带通孔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可插入通孔的连接柱;所述第二块体设有适于连接柱插入的凹槽。所述的一种电动防护门中,所述连接柱和第二连接件一体成型。所述的一种电动防护门中,所述第一块体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块体,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上下对应设有与螺栓螺纹匹配的螺纹孔。所述的一种电动防护门中,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门体。所述的一种电动防护门中,所述连接柱为圆形柱体;所述凹槽为圆形凹槽。所述的一种电动防护门中,所述凹槽内径大于所述连接柱的直径;所述凹槽壁面环绕设有可与连接柱相接触的柔性胶条。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防护门,通过在传动机构的传动带上设置定位块,防护门的开合侧设置第一连接件,以及可方便拆装于第一连接件且设有连接柱的第二连接件,借由连接柱连接定位块,在确保实现防护门电动开启和关闭功能的同时,可以快速对压铸机电动防护门进行拆装,提高了检修效率,有利于后续生产的正常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防护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防护门中,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动防护门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防护门,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2和图3,一种电动防护门,包括门体1、传动机构、导轨2;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3、主动轮4和从动轮(图示未画出),以及绕设于主动轮3和从动轮的传动带5;主动轮4设于伺服电机3的输出轴31上。伺服电机3可带动主动轮4正反旋转,进而由主动轮4带动传动带5朝开启或关闭门体1的方向移动。本实施例中,导轨2设于压铸机的正面或/和背面;伺服电机3可通过固定座固定于压铸机上,压铸机的正面或/和背面还可设置安装柱以用于安装从动轮。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门体1与定位块6连接方式,传动带5上设有定位块6;定位块6包括用于夹紧所述传动带5的第一块体61和第二块体62;门体1开合侧设有带通孔12的第一连接件7;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螺纹连接,第一连接件7和第二连接件8对应设有用于螺纹连接的螺纹孔13;第二连接件8设有可插入通孔12的连接柱9;第二块体62设有适于插入连接柱9的凹槽10。当需要安装门体1时,首先将门体1的底端与导轨2活动连接,再将第二连接件8插入设于门体1的第一连接件7上,然后使连接柱9插入第二块体62。连接柱9插入第二块体62后,通过螺丝将第二连接件8和第一连接件7连接固定,使门体1可借助第二连接件8上的连接柱9连接第二块体62来实现门体1与定位块6的连接,从而实现门体1快速安装到与压铸机连接的传动机构上,完成门体1的安装。由于门体1的底端可活动连接于导轨2上,同时门体1与传动带5上的定位块6连接,通过传动带5的带动可使门体1平稳沿导轨2移动,实现门体1的正常电动开启或关闭。当需要拆装门体1时,松开螺丝,可使连接柱9先从定位块6抽出,再由第一连接件7上的通孔12抽出,门体1不再通过连接柱9连接于定位块6上,此时可将门体1从导轨2上移出,完成门体1的快速拆卸。具体地,连接柱9和第二连接件8一体成型,可省去连接柱9和第二连接件8的拆装步骤,提高拆装效率。具体地,第一块体61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二块体62,第一块体61和第二块体62上下对应设有与螺栓螺纹匹配的螺纹孔11。通过对第一块体61和第二块体62加以固定,从而使设于第一块体61和第二块体62之间的传动带5始终处于被夹持状态。具体地,第一连接件7通过螺栓固定于门体1背面,拆装方便;通过在门体1上设置第一连接件7,使第二连接件8可直接拆装于第一连接7上,间接实现了门体1与设有连接柱9的第二连接件8的连接或分离,使门体1可通过连接柱9与定位块6连接或分离,便于对门体1进行拆装。具体地,连接柱9为圆形柱体,同时凹槽10为圆形凹槽。进一步地,凹槽10孔径大于连接柱9的直径;凹槽10壁面环绕设有与连接柱9相接触的柔性胶条。凹槽10孔径可稍大于连接柱9的直径,使连接柱9方便插入或抽出第二块体62,从而实现门体1的快速拆装;同时由于凹槽9壁面设有柔性胶条,在连接柱9插入第二块体62后可以防止门体1在移动的过程中抖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防护门,通过在传动机构的传动带上设置定位块,防护门的开合侧设置第一连接件,以及可方便拆装于第一连接件且设有连接柱的第二连接件,借由连接柱连接定位块,在确保实现防护门电动开启和关闭功能的同时,可以快速对压铸机电动防护门进行拆装,提高了检修效率,有利于后续生产的正常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防护门,包括门体、传动机构、与所述门体活动连接的导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及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传动带;所述主动轮设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上还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用于夹紧所述传动带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所述门体开合侧设有带通孔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可插入通孔的连接柱;所述第二块体设有适于连接柱插入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防护门,包括门体、传动机构、与所述门体活动连接的导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以及绕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传动带;所述主动轮设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上还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包括用于夹紧所述传动带的第一块体和第二块体;所述门体开合侧设有带通孔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可插入通孔的连接柱;所述第二块体设有适于连接柱插入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和第二连接件一体成型。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佳湛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高明区中国科学院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