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喷模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50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熔喷模头,属于塑料加工机械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熔喷模头加工不方便且成本较高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夹紧固定有针管,针管的内孔形成熔喷孔,针管的后端外周设有用于轴向定位的第一锥面,第一锥面的直径由后向前缩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一锥面贴合,第一部分的前端设有可移动调节固定位置的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与第一部分之间形成连接第一风道的第一出风缝隙,第二部分的前端设有可移动调节固定位置的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连接第二风道的第二出风缝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方便熔喷模头的加工并降低成本,同时方便调试,提高熔喷模头的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熔喷模头
本技术涉及塑料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熔喷模头。
技术介绍
现有用于生产熔喷无纺布的熔喷模头上的熔喷孔,直径一般在0.2~0.3mm,多数是采用机械钻孔或激光加工,由于这些加工方式都有可能造成熔喷孔内产生毛刺或表面比较粗糙,熔融聚合物在持续流动过程中,很有可能造成熔喷孔堵塞,或是影响熔融聚合物流动速度,形成结晶,而影响熔喷布质量。因此在用于生产熔喷布之前,一般都需要对这些熔喷孔进行抛光加工,例如采用斯曼克磨粒流抛光。加工一米宽幅的熔喷布,对应会有1250~1400个熔喷孔,不仅熔喷孔的加工工作量大,费时费力,而且对机床和钻头的要求也很高,加工成本较高。另外,个别熔喷孔出现损坏,无法维修,只能更换喷丝板,而喷丝板的价格占到了整个熔喷模头的60%以上,维修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熔喷模头,更容易加工,降低加工成本及使用成本,同时增加热风的调节方式,方便调试,提高适应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熔喷模头,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拼装形成熔融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熔喷模头,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拼装形成熔融流道,熔融流道的下游端为熔喷孔,第一部分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部分设有第二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夹紧固定有针管,针管的内孔形成熔喷孔,针管的后端外周设有用于轴向定位的第一锥面,第一锥面的直径由后向前缩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一锥面贴合,第一部分的前端设有可移动调节固定位置的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与第一部分之间形成连接第一风道的第一出风缝隙,第二部分的前端设有可移动调节固定位置的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连接第二风道的第二出风缝隙,第一出风缝隙的出风口和第二出风缝隙的出风口分别位于熔喷孔的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喷模头,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拼装形成熔融流道,熔融流道的下游端为熔喷孔,第一部分设有第一风道,第二部分设有第二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夹紧固定有针管,针管的内孔形成熔喷孔,针管的后端外周设有用于轴向定位的第一锥面,第一锥面的直径由后向前缩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与第一锥面贴合,第一部分的前端设有可移动调节固定位置的第一盖板,第一盖板与第一部分之间形成连接第一风道的第一出风缝隙,第二部分的前端设有可移动调节固定位置的第二盖板,第二盖板与第二部分之间形成连接第二风道的第二出风缝隙,第一出风缝隙的出风口和第二出风缝隙的出风口分别位于熔喷孔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喷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管的内孔后端内壁设有第二锥面,第二锥面的直径由后向前缩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喷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前端设有与第一盖板相对形成第一出风缝隙的第一倾斜面,第二部分的前端设有与第二盖板相对形成第二出风缝隙的第二倾斜面,针管的前端设有与第一倾斜面平齐的第一斜切面、与第二倾斜面平齐的第二斜切面,第一斜切面和第二斜切面通过针管的前端面隔开,第一斜切面、第二斜切面与针管的内孔壁相交形成豁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熔喷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第一调节孔,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基甸陈建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达包装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