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型冷缠带分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38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安全型冷缠带分切机,包括分切机支架、卷膜辊、纠偏辊、分切刀和冷缠带卷辊装置,所述卷膜辊、所述纠偏辊、所述分切刀和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均固定在所述分切机支架上,所述分切刀包括上分切刀和下分切刀,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包括上卷膜辊和下卷膜辊,所述上卷膜辊位于所述下卷膜辊的正上方,所述上卷膜辊包括伸缩轴杆、上卷膜辊,所述伸缩轴杆包括轴杆A、轴杆B,所述上卷膜辊套取在所述轴杆A的外侧表面,所述下卷膜辊与所述上卷膜辊相同。本申请装置中的分切刀在旋转时,能携带冷缠带穿过分切刀,防止操作工操作时出现划伤手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型冷缠带分切机
本技术涉及分切机设备
,具体涉及安全型冷缠带分切机。
技术介绍
分切机是一种将宽幅纸张、云母带或薄膜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常用于造纸机械、电线电缆云母带及印刷包装机械。分切机主要运用于无纺布、云母带、纸张、绝缘材料及各种薄膜材料分切、特别适宜于窄带的分切。而在冷缠带分切机中,由于在将冷缠带更换时,需要将冷缠带穿过分切刀缠绕在卷膜辊上,由于传统分切刀的结构,分切刀并没有携带冷缠带穿过分切刀的功能,所以操作工在将冷缠带穿过分切刀时,容易出现划伤手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安全型冷缠带分切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安全型冷缠带分切机,包括分切机支架、卷膜辊、纠偏辊、分切刀和冷缠带卷辊装置,所述卷膜辊、所述纠偏辊、所述分切刀和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均固定在所述分切机支架上,所述卷膜辊、所述纠偏辊、所述分切刀、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为从右至左的放置顺序,所述分切刀包括上分切刀和下分切刀,所述上分切刀位于所述下分切刀的正上方,所述上分切刀包括上切刀轴杆、切刀、上送膜辊,所述下分切刀包括下切刀轴杆、切刀放置凹槽和下送膜辊,所述上送膜辊套取在所述上切刀轴杆上,所述切刀为圆环形,所述切刀套取在所述上送膜辊的外侧表面,所述切刀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切刀均匀套取在所述上送膜辊的外侧表面,所述下送膜辊套取在所述下切刀轴杆上,所述切刀放置凹槽为圆环形凹槽,所述切刀放置凹槽的数量与所述切刀的数量相同,所述切刀放置凹槽位于所述切刀的正下方,所述下送膜辊的上端面与所述上送膜辊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切刀放置在所述切刀放置凹槽内,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包括上卷膜辊和下卷膜辊,所述上卷膜辊位于所述下卷膜辊的正上方,所述上卷膜辊包括伸缩轴杆、上卷膜辊,所述伸缩轴杆包括轴杆A、轴杆B,所述轴杆A和所述轴杆B均为圆柱体形状,所述轴杆A的左端面设有凹槽,所述轴杆B的左端部位插入到所述轴杆A的右端部位,所述轴杆B的外侧表面设有长方体凸起,所述长方体凸起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长方体凸起平均分配在所述轴杆B的外侧表面,所述凹槽与所述轴杆B相对应,所述上卷膜辊套取在所述轴杆A的外侧表面,所述下卷膜辊与所述上卷膜辊相同。本技术中,所述纠偏辊包括三个转动辊。本技术中,所述卷膜辊、所述纠偏辊、所述分切刀、所述上卷膜辊、所述下卷膜辊均通过轴杆连接电机。本技术中,所述上分切刀和所述下分切刀的旋转方向相反。本技术中,所述上卷膜辊和所述下卷膜辊的旋转方向相同。本技术中,所述切刀放置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切刀的外侧表面至所述上送膜辊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装置中的分切刀在旋转时,能携带冷缠带穿过分切刀,防止操作工操作时出现划伤手的危险。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整体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切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分切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分切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冷缠带卷辊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上卷膜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伸缩轴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分切机支架-1;卷膜辊-2;纠偏辊-3;分切刀-4;上分切刀-4.1;上切刀轴杆-4.1.1;切刀-4.1.2;上送膜辊-4.1.3;下分切刀-4.2;下切刀轴杆-4.2.1;切刀放置凹槽-4.2.2;下送膜辊-4.2.3;冷缠带卷辊装置-5;上卷膜辊-5.1;伸缩轴杆-5.1.1;轴杆A-5.1.1.1;轴杆B-5.1.1.2;下卷膜辊-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所示,安全型冷缠带分切机,包括分切机支架1、卷膜辊2、纠偏辊3、分切刀4和冷缠带卷辊装置5,所述卷膜辊2、所述纠偏辊3、所述分切刀4和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5均固定在所述分切机支架1上,所述卷膜辊2、所述纠偏辊3、所述分切刀4、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5为从右至左的放置顺序,所述纠偏辊3包括三个转动辊。所述卷膜辊2、所述纠偏辊3、所述分切刀4、所述上卷膜辊5.1、所述下卷膜辊5.2均通过轴杆连接电机。所述上分切刀4.1和所述下分切刀4.2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上卷膜辊5.1和所述下卷膜辊5.2的旋转方向相同。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分切刀4包括上分切刀4.1和下分切刀4.2,所述上分切刀4.1位于所述下分切刀4.2的正上方,所述上分切刀4.1包括上切刀轴杆4.1.1、切刀4.1.2、上送膜辊4.1.3,所述下分切刀4.2包括下切刀轴杆4.2.1、切刀放置凹槽4.2.2和下送膜辊4.2.3,所述上送膜辊4.1.3套取在所述上切刀轴杆4.1.1上,所述切刀4.1.2为圆环形,所述切刀4.1.2套取在所述上送膜辊4.1.3的外侧表面,所述切刀4.1.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切刀4.1.2均匀套取在所述上送膜辊4.1.3的外侧表面,所述下送膜辊4.2.3套取在所述下切刀轴杆4.2.1上,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为圆环形凹槽,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的数量与所述切刀4.1.2的数量相同,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位于所述切刀4.1.2的正下方,所述下送膜辊4.2.3的上端面与所述上送膜辊4.1.3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切刀4.1.2放置在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内,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的深度大于所述切刀4.1.2的外侧表面至所述上送膜辊4.1.3外侧表面之间的距离。如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5包括上卷膜辊5.1和下卷膜辊5.2,所述上卷膜辊5.1位于所述下卷膜辊5.2的正上方,所述上卷膜辊5.1包括伸缩轴杆5.1.1、上卷膜辊5.1.2,所述伸缩轴杆5.1.1包括轴杆A5.1.1.1、轴杆B5.1.1.2,所述轴杆A5.1.1.1和所述轴杆B5.1.1.2均为圆柱体形状,所述轴杆A5.1.1.1的左端面设有凹槽,所述轴杆B5.1.1.2的左端部位插入到所述轴杆A5.1.1.1的右端部位,所述轴杆B5.1.1.2的外侧表面设有长方体凸起,所述长方体凸起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长方体凸起平均分配在所述轴杆B5.1.1.2的外侧表面,所述凹槽与所述轴杆B5.1.1.2相对应,所述上卷膜辊5.1套取在所述轴杆A5.1.1.1的外侧表面,所述下卷膜辊5.2与所述上卷膜辊5.1相同。实施例1:所述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安全型冷缠带分切机,其特征是:包括分切机支架(1)、卷膜辊(2)、纠偏辊(3)、分切刀(4)和冷缠带卷辊装置(5),/n所述卷膜辊(2)、所述纠偏辊(3)、所述分切刀(4)和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5)均固定在所述分切机支架(1)上,所述卷膜辊(2)、所述纠偏辊(3)、所述分切刀(4)、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5)为从右至左的放置顺序,/n所述分切刀(4)包括上分切刀(4.1)和下分切刀(4.2),所述上分切刀(4.1)位于所述下分切刀(4.2)的正上方,所述上分切刀(4.1)包括上切刀轴杆(4.1.1)、切刀(4.1.2)、上送膜辊(4.1.3),所述下分切刀(4.2)包括下切刀轴杆(4.2.1)、切刀放置凹槽(4.2.2)和下送膜辊(4.2.3),/n所述上送膜辊(4.1.3)套取在所述上切刀轴杆(4.1.1)上,所述切刀(4.1.2)为圆环形,所述切刀(4.1.2)套取在所述上送膜辊(4.1.3)的外侧表面,所述切刀(4.1.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切刀(4.1.2)均匀套取在所述上送膜辊(4.1.3)的外侧表面,/n所述下送膜辊(4.2.3)套取在所述下切刀轴杆(4.2.1)上,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为圆环形凹槽,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的数量与所述切刀(4.1.2)的数量相同,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位于所述切刀(4.1.2)的正下方,/n所述下送膜辊(4.2.3)的上端面与所述上送膜辊(4.1.3)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切刀(4.1.2)放置在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内,/n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5)包括上卷膜辊(5.1)和下卷膜辊(5.2),所述上卷膜辊(5.1)位于所述下卷膜辊(5.2)的正上方,/n所述上卷膜辊(5.1)包括伸缩轴杆(5.1.1)、上卷膜辊(5.1.2),所述伸缩轴杆(5.1.1)包括轴杆A(5.1.1.1)、轴杆B(5.1.1.2),所述轴杆A(5.1.1.1)和所述轴杆B(5.1.1.2)均为圆柱体形状,所述轴杆A(5.1.1.1)的左端面设有凹槽,所述轴杆B(5.1.1.2)的左端部位插入到所述轴杆A(5.1.1.1)的右端部位,所述轴杆B(5.1.1.2)的外侧表面设有长方体凸起,所述长方体凸起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长方体凸起平均分配在所述轴杆B(5.1.1.2)的外侧表面,所述凹槽与所述轴杆B(5.1.1.2)相对应,所述上卷膜辊(5.1)套取在所述轴杆A(5.1.1.1)的外侧表面,所述下卷膜辊(5.2)与所述上卷膜辊(5.1)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安全型冷缠带分切机,其特征是:包括分切机支架(1)、卷膜辊(2)、纠偏辊(3)、分切刀(4)和冷缠带卷辊装置(5),
所述卷膜辊(2)、所述纠偏辊(3)、所述分切刀(4)和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5)均固定在所述分切机支架(1)上,所述卷膜辊(2)、所述纠偏辊(3)、所述分切刀(4)、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5)为从右至左的放置顺序,
所述分切刀(4)包括上分切刀(4.1)和下分切刀(4.2),所述上分切刀(4.1)位于所述下分切刀(4.2)的正上方,所述上分切刀(4.1)包括上切刀轴杆(4.1.1)、切刀(4.1.2)、上送膜辊(4.1.3),所述下分切刀(4.2)包括下切刀轴杆(4.2.1)、切刀放置凹槽(4.2.2)和下送膜辊(4.2.3),
所述上送膜辊(4.1.3)套取在所述上切刀轴杆(4.1.1)上,所述切刀(4.1.2)为圆环形,所述切刀(4.1.2)套取在所述上送膜辊(4.1.3)的外侧表面,所述切刀(4.1.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切刀(4.1.2)均匀套取在所述上送膜辊(4.1.3)的外侧表面,
所述下送膜辊(4.2.3)套取在所述下切刀轴杆(4.2.1)上,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为圆环形凹槽,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的数量与所述切刀(4.1.2)的数量相同,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位于所述切刀(4.1.2)的正下方,
所述下送膜辊(4.2.3)的上端面与所述上送膜辊(4.1.3)的下端面抵接,所述切刀(4.1.2)放置在所述切刀放置凹槽(4.2.2)内,
所述冷缠带卷辊装置(5)包括上卷膜辊(5.1)和下卷膜辊(5.2),所述上卷膜辊(5.1)位于所述下卷膜辊(5.2)的正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蔺东顺孙德权杨国富于小东吴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廊坊市中油嘉昱防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