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9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包括车体、地板安装面、连接底座、固定轴组和扶手杆。其中,车体上具有支撑块。地板安装面铺设于车体的上方且地板安装面具有第一贯通孔,支撑块位于第一贯通孔内。固定轴组与连接底座连接,连接底座适于与支撑块连接。扶手杆与固定轴组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通过使连接底座与车体连接,可以将车体用作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的承重平台和安装平台,以避免因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的重量或拧紧力矩作用于地板安装面,而导致地板安装面出现损坏或变形,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与车辆装配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当今城市道路拥堵,程搭客车出行成为了一种方便、经济的出行方式。相关技术中,为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和客车的安全性能,客车内往往需要配备扶手杆,但相关技术中的扶手杆通过螺栓与地板安装面连接,而地板安装面多采用蜂窝类空心结构,在紧固螺栓时,存在部分安装点与空心处对应,螺栓的压紧力容易导致局部地板压陷,损坏地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出一种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所述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与车体直接连接,从而可以将车体用作扶杆连接结构的承重平台和安装平台,以避免因扶杆连接结构的重量或拧紧力矩作用于地板安装面,而导致地板安装面出现损坏或变形。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上述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所述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包括车体、地板安装面、连接底座、固定轴组和扶手杆。其中,所述车体上具有支撑块;所述地板安装面铺设于所述车体的上方且所述地板安装面具有第一贯通孔,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内;所述连接底座适于与所述支撑块连接;所述固定轴组与所述连接底座连接;所述扶手杆与所述固定轴组连接。扶杆连接结构扶杆连接结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通过使连接底座与车体连接,可以将车体用作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的承重平台和安装平台,以避免因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的重量或拧紧力矩作用于地板安装面,从而避免地板安装面出现损坏或变形,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与车辆装配的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底座与所述地板安装面之间铺设有地板布,所述地板布上设置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与所述第一贯通孔同轴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轴组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底座连接;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固定轴,所述轴套沿所述固定轴的轴线方向的位置可调,所述扶手杆套设在所述轴套上;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套设于所述固定轴,且所述限位螺母与所述固定轴的螺纹连接,以限定所述轴套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底座与地板安装面间隔设置,以用于所述固定轴组固定在所述连接底座上的螺栓与所述地板安装面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套与所述固定轴螺纹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轴组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底座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固定轴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呈圆盘状,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底座贴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套的外周壁具有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扶手杆的端面止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还包括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穿设于所述扶手杆以固定所述扶手杆与所述固定轴组。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装饰罩,所述装饰罩套设于所述扶手杆,且所述装饰罩的下端与连接底座的外周壁螺纹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地板安装面和上述的扶杆连接结构。所述车体上具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地板安装面铺设于所述车体内,所述地板安装面具有第一贯通孔,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内;所述扶杆连接结构的连接底座与所述车体的所述支撑块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使连接底座与车体连接,可以将车体用作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的承重平台和安装平台,以避免因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的重量或拧紧力矩作用于地板安装面,而导致地板安装面出现损坏或变形,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与车辆装配的可靠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的固定轴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连接底座10;第三贯通孔11;固定轴组20;轴套21;凸缘211;固定轴22;固定座221;限位螺母23;扶手杆30;装饰罩40;车体2;支撑块4;地板安装面3;第一贯通孔31;地板布5;第二贯通孔5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包括车体2、地板安装面3、连接底座10、固定轴组20和扶手杆30。具体而言,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车体2上具有支撑块4,连接底座10适于与支撑块4连接,地板安装面3铺设于车体2的上方且地板安装面具有第一贯通孔31,支撑块4位于第一贯通孔31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使连接底座10与支撑块4连接,可以将连接底座10安装于车体2上,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可以穿设于地板安装面3,且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的部分位于地板安装面3的上方。由此,可以将连接底座10用作扶杆连接结构上与车体2的连接结构,以使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能够安装于车体2,从而可以将车体2用作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的承重平台和安装平台,以避免因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的重量或拧紧力矩作用于地板安装面3,而导致地板安装面3出现损坏或变形,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与车辆装配的可靠性。如图1、图4所示,固定轴组20可以与连接底座10连接,扶手杆30可以与固定轴组20连接,以使固定轴组20、扶手杆30和连接底座10连接构成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本实施例中,使扶手杆30与固定轴组20插接,这样,既可以简化扶手杆30与固定轴组20的连接方式,优化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的结构布局,节省成本,又可以提高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的装配效率。例如,如图1、图4所示,连接底座10位于车体2上方(如图4所示的上方),且连接底座10的下端(如图4所示的下端)与车体2连接,扶手杆30位于连接底座10的上方,固定轴组20连接于连接底座10与扶手杆30之间,固定轴组20的下端可以与连接底座10连接,固定轴组20的上端(如图4所示的上端)与扶手杆30的下端配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通过使连接底座10与车体2连接,可以将连接底座10用作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上与车体2的连接结构,以使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能够安装于车体2,从而可以将车体2用作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的承重平台和安装平台,以避免因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的重量或拧紧力矩作用于地板安装面3,而导致地板安装面3出现损坏或变形,进而可以提高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1与车辆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体,所述车体上具有支撑块;/n地板安装面,所述地板安装面铺设于所述车体的上方且所述地板安装面具有第一贯通孔,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内;/n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适于与所述支撑块连接;/n固定轴组,所述固定轴组与所述连接底座连接;/n扶手杆,所述扶手杆与所述固定轴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上具有支撑块;
地板安装面,所述地板安装面铺设于所述车体的上方且所述地板安装面具有第一贯通孔,所述支撑块位于所述第一贯通孔内;
连接底座,所述连接底座适于与所述支撑块连接;
固定轴组,所述固定轴组与所述连接底座连接;
扶手杆,所述扶手杆与所述固定轴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组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连接底座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与所述地板安装面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座与所述地板安装面之间铺设有地板布,所述地板布上设置有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二贯通孔与所述第一贯通孔同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扶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组包括:
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底座连接;
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固定轴,所述轴套沿所述固定轴的轴线方向的位置可调,所述扶手杆套设在所述轴套上;和
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套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彦嫚李卢军李坤周雷鹏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