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轮胎花纹及包含该花纹的轮胎
本技术属于轮胎
,尤其涉及一种可变轮胎花纹及包含该花纹的轮胎。
技术介绍
随着客运运营效率的日益提升,以及乘客对公共客运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客车轮胎的安全性、操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轮胎是车辆与路面直接接触的部位,轮胎花纹设计得当,可显著提升轮胎抓地力、抗湿滑性能,同时降低胎噪,故轮胎花纹设计对客运行车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客车的轮胎花纹设计,通常会在花纹块上设置主花纹沟及花纹刀槽,以增加轮胎抓地力、增强轮胎抗湿滑性能,保证行驶安全。然而,现有客车轮胎,其轮胎花纹的横向刀槽在使用中后期即磨损完,轮胎的操纵性能仅仅依靠主花纹沟提供,轮胎抗湿滑性能和操控稳定性会显著下降,安全系数降低,轮胎行驶里程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客车轮胎花纹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可变轮胎花纹及包含该花纹的轮胎,该可变轮胎花纹在磨损到中后期时,可生成全新花纹,能够在轮胎使用中后期提升抗湿滑性能和操控稳定性,安全性好,行驶里程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1.可变轮胎花纹,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近轮胎赤道线且分别位于所述轮胎赤道线左右两侧的两条第一主花纹沟,还包括分别靠近两侧胎肩设置的两条第二主花纹沟,所述第一主花纹沟和第二主花纹沟均沿轮胎周向延伸,所述第一主花纹沟为曲折型花纹沟,所述第二主花纹沟包括开设于轮胎表面的表层花纹沟和开设于所述表层花纹沟沟底的深层花纹沟,所述表层花纹沟为曲折型花纹沟,所述深层花纹沟为直线型花纹沟,所述深层花纹沟的宽度小于所述表层花纹沟的宽度;/n两条所述第一主花纹沟之间形成中央花纹区,位于所述轮胎赤道线同一侧的所述第一主花纹沟和第二主花纹沟之间形成侧部花纹区,所述第二主花纹沟背向所述侧部花纹区的一侧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变轮胎花纹,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近轮胎赤道线且分别位于所述轮胎赤道线左右两侧的两条第一主花纹沟,还包括分别靠近两侧胎肩设置的两条第二主花纹沟,所述第一主花纹沟和第二主花纹沟均沿轮胎周向延伸,所述第一主花纹沟为曲折型花纹沟,所述第二主花纹沟包括开设于轮胎表面的表层花纹沟和开设于所述表层花纹沟沟底的深层花纹沟,所述表层花纹沟为曲折型花纹沟,所述深层花纹沟为直线型花纹沟,所述深层花纹沟的宽度小于所述表层花纹沟的宽度;
两条所述第一主花纹沟之间形成中央花纹区,位于所述轮胎赤道线同一侧的所述第一主花纹沟和第二主花纹沟之间形成侧部花纹区,所述第二主花纹沟背向所述侧部花纹区的一侧形成胎肩花纹区;所述中央花纹区和两个所述侧部花纹区均分别设有多条横向刀槽,两个所述胎肩花纹区均分别设有多条胎肩刀槽;所述横向刀槽包括开设于轮胎表面的表层刀槽和开设于所述表层刀槽槽底的深层刀槽,所述深层刀槽的宽度小于所述表层刀槽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轮胎花纹,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中央花纹区的多条横向刀槽均为第一横向刀槽,多条所述第一横向刀槽相互平行设置,每条所述第一横向刀槽的两端均分别连通两条所述第一主花纹沟,所述中央花纹区被多条所述第一横向刀槽分割为多个中央花纹块,所述中央花纹块呈相对边均分别平行的凸六边形;设置于所述侧部花纹区的多条横向刀槽均为第二横向刀槽,位于同一所述侧部花纹区的多条所述第二横向刀槽相互平行设置,每条所述第二横向刀槽的两端均分别连通该侧部花纹区两侧的第一主花纹沟和第二主花纹沟,每一所述侧部花纹区被多条所述第二横向刀槽分割为多个侧部花纹块,所述侧部花纹块呈相对边均分别平行的凸六边形;设置于同一所述胎肩花纹区的多条胎肩刀槽相互平行设置,每条所述胎肩刀槽的一端均连通靠近该胎肩花纹区的所述第二主花纹沟,另一端向胎肩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娇,宫金荣,张永光,王秀梅,隋斌,赵菲,熊瑶,高兴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轮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