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45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轮胎。在具有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朝向的胎面部的轮胎中,能够确保湿路性能,并且进一步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轮胎具有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朝向的胎面部(2)。胎面部(2)包含内侧胎面端(Ti)、外侧胎面端(To)、呈锯齿状地延伸的第1主沟(3)以及第2主沟(4)、外侧胎面端(To)与第1主沟(3)之间的外侧陆地部(6)。第1主沟(3)的沟中心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轮胎赤道(C)更靠内侧胎面端(Ti)侧的位置。在外侧陆地部(6)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多个外侧横沟(10),并且不设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沟。外侧横沟(10)的轮胎轴向的内端分别不与第1主沟(3)连通而是中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详细而言,涉及具有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朝向的胎面部的轮胎。
技术介绍
下述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具有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朝向的胎面部的轮胎。上述轮胎通过特定沟的配置,而期待湿路性能、耐磨损性能以及操纵稳定性的提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56782号公报伴随着车辆的高性能化,近年来的轮胎要求干燥路面以及湿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的提高。特别是,在提供给竞技比赛等的竞技行驶的轮胎中,在干燥路面以及湿路面均要求更高的性能。另一方面,例如,为了提高操纵稳定性,若减少沟容积而提高胎面部的刚性,则存在损坏湿路性能的趋势。因此,要求能够确保湿路性能并且发挥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的轮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以上的问题点而提出的,主要的课题在于,在具有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朝向的胎面部的轮胎中,能够确保湿路性能,并且进一步提高干燥路面上的操纵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是一种轮胎,其具有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朝向的胎面部,上述胎面部包含: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其具有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朝向的胎面部,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n所述胎面部包含:/n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n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端;/n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呈锯齿状地延伸的第1主沟;/n在所述内侧胎面端与所述第1主沟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呈锯齿状地延伸的第2主沟;以及/n所述外侧胎面端与所述第1主沟之间的外侧陆地部,/n所述第1主沟的沟中心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轮胎赤道更靠所述内侧胎面端侧的位置,/n在所述外侧陆地部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多个外侧横沟,并且不设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沟,/n所述外侧横沟的轮胎轴向的内端分别不与所述第1主沟连通而是中断。/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05 JP 2019-105570;20191213 JP 2019-2257551.一种轮胎,其具有指定向车辆安装的朝向的胎面部,所述轮胎的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包含:
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内侧的内侧胎面端;
在安装于车辆时位于车辆外侧的外侧胎面端;
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呈锯齿状地延伸的第1主沟;
在所述内侧胎面端与所述第1主沟之间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呈锯齿状地延伸的第2主沟;以及
所述外侧胎面端与所述第1主沟之间的外侧陆地部,
所述第1主沟的沟中心线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比轮胎赤道更靠所述内侧胎面端侧的位置,
在所述外侧陆地部设置有沿轮胎轴向延伸的多个外侧横沟,并且不设置沿轮胎周向连续地延伸的沟,
所述外侧横沟的轮胎轴向的内端分别不与所述第1主沟连通而是中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主沟的沟中心线位于比轮胎赤道更靠所述内侧胎面端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主沟的沟中心线包含多个锯齿的顶点,
所述外侧横沟的所述内端相对于所述锯齿的顶点沿轮胎周向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横沟包含延伸至所述外侧胎面端的第1外侧横沟。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横沟包含在比所述外侧胎面端更靠轮胎赤道侧的位置中断的第2外侧横沟。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横沟的沟宽随着朝向所述外侧胎面端侧而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侧横沟的深度随着朝向所述外侧胎面端侧而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
所述胎面部包含所述第1主沟与所述第2主沟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木俊宏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