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模抽芯机构及双色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07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色模抽芯机构及双色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技术领域。该双色模抽芯机构包括滑块座、第一铲机、第二铲机、第三铲机和滑动针;第一铲机、第二铲机和第三铲机均用于连接于前模,滑块座用于安装于后模;滑块座设置有铲机槽,滑动针滑动连接于铲机槽内,且滑动针具有靠近铲机槽的开口的运动趋势;前模与后模合模时,第一铲机能够嵌入铲机槽内,并通过滑动针的侧壁推动滑动针向铲机槽的底部滑动,第二铲机和第三铲机均能够压紧于滑块座;该双色注塑模具包括上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及双色注塑模具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用于与前模铲机配合的伸缩弹针容易磨损,甚至损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色模抽芯机构及双色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
,尤其涉及一种双色模抽芯机构及双色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2017215676410、双色模抽芯机构及模具”中,后模滑块上设置有铲机槽,铲机槽用于在成型过程中容纳一射前模铲机或二射前模铲机,铲机槽的两侧壁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设置有伸缩弹针,伸缩弹针用于在成型过程中与一射前模铲机或二射前模铲机压紧配合,通过一射前模铲机或二射前模铲机压紧后模滑块,避免后模滑块在注塑过程中因注塑冲击而松动窜位。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伸缩弹针随着前模与后模的多次合模与开模,伸缩弹针与一射前模铲机或二射前模铲机之间容易产生磨损,导致伸缩弹针损坏,进而影响压紧效果,大多在几次使用后便需要更换伸缩弹针,进而对模具的整体机构造成影响。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双色模抽芯机构及双色注塑模具,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的第一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座(10)、第一铲机(20)、第二铲机(30)、第三铲机(40)和滑动针(51);/n所述第一铲机(20)、所述第二铲机(30)和所述第三铲机(40)均用于连接于前模,所述滑块座(10)用于安装于后模;所述滑块座(10)设置有铲机槽(11),所述滑动针(51)滑动连接于所述铲机槽(11)内,且所述滑动针(51)具有靠近所述铲机槽(11)的开口的运动趋势;/n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时,所述第一铲机(20)能够嵌入所述铲机槽(11)内,并通过所述滑动针(51)的侧壁推动所述滑动针(51)向所述铲机槽(11)的底部滑动,所述第二铲机(30)和所述第三铲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座(10)、第一铲机(20)、第二铲机(30)、第三铲机(40)和滑动针(51);
所述第一铲机(20)、所述第二铲机(30)和所述第三铲机(40)均用于连接于前模,所述滑块座(10)用于安装于后模;所述滑块座(10)设置有铲机槽(11),所述滑动针(51)滑动连接于所述铲机槽(11)内,且所述滑动针(51)具有靠近所述铲机槽(11)的开口的运动趋势;
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时,所述第一铲机(20)能够嵌入所述铲机槽(11)内,并通过所述滑动针(51)的侧壁推动所述滑动针(51)向所述铲机槽(11)的底部滑动,所述第二铲机(30)和所述第三铲机(40)均能够压紧于所述滑块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槽(1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分别设置有长孔(112),所述滑动针(51)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所述长孔(112)的孔壁滑动连接,且所述滑动针(51)与所述滑块座(10)之间设有弹性件(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性件(52)分别设置于所述滑动针(51)的两端,所述弹性件(52)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滑动针(51)的移动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色模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机槽(11)上设置有所述长孔(112)的两个侧壁分别设置有安装腔(113);同一个所述侧壁上,所述安装腔(113)与所述长孔(112)连通;两个所述弹性件(52)分别位于同侧的所述安装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欧若拉精密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