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滑块抽芯机构及双色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0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滑块抽芯机构及双色注塑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该小滑块抽芯机构包括第一顶针板、第一顶针、顶杆和小滑块;第一顶针板和小滑块均用于连接于后模,第一顶针安装于第一顶针板,顶杆连接于第一顶针板背离第一顶针的侧面;小滑块设置有顶出孔,顶出孔内设置有第一斜面,第一顶针远离第一顶针板的一端能够伸入顶出孔内,并与第一斜面压紧配合;顶杆能够推动第一顶针板上移,第一顶针随第一顶针板同步移动,第一顶针能够通过第一斜面推动小滑块水平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小滑块抽芯机构及注塑模具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当小滑块的数量较多导致抽芯操作困难,甚至影响模具结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滑块抽芯机构及双色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小滑块抽芯机构及双色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在模具注塑中,为保证成型品能够顺利脱模,以通过设置滑块机构进行抽芯,即实现脱模操作,在完成脱模操作后需要利用顶针结构,将模具上注塑成型的产品分离下来,即通过顶针顶出成型产品。但是在某些小结构件的注塑情况下,会采用多个小滑块连接型芯,以便于注塑。当完成注塑时需要将该多个小滑块脱离型芯,然而因为小滑块的数量较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抽芯方式,容易导致制造不方便,而且还会增加模具的结构复杂程度。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小滑块抽芯机构及双色注塑模具,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滑块抽芯机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当小滑块的数量较多导致抽芯操作困难,甚至影响模具结构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针板(11)、第一顶针(12)、顶杆(20)和小滑块(30);/n所述第一顶针板(11)和所述小滑块(30)均用于连接于后模,所述第一顶针(12)安装于所述第一顶针板(11),所述顶杆(20)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针板(11)背离所述第一顶针(12)的侧面;所述小滑块(30)设置有顶出孔(31),所述顶出孔(31)内设置有第一斜面(311),所述第一顶针(12)远离所述第一顶针板(11)的一端能够嵌入所述顶出孔(31)内,并与所述第一斜面(311)压紧配合;/n所述顶杆(20)能够推动所述第一顶针板(11)上移,所述第一顶针(12)随所述第一顶针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针板(11)、第一顶针(12)、顶杆(20)和小滑块(30);
所述第一顶针板(11)和所述小滑块(30)均用于连接于后模,所述第一顶针(12)安装于所述第一顶针板(11),所述顶杆(20)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针板(11)背离所述第一顶针(12)的侧面;所述小滑块(30)设置有顶出孔(31),所述顶出孔(31)内设置有第一斜面(311),所述第一顶针(12)远离所述第一顶针板(11)的一端能够嵌入所述顶出孔(31)内,并与所述第一斜面(311)压紧配合;
所述顶杆(20)能够推动所述第一顶针板(11)上移,所述第一顶针(12)随所述第一顶针板(11)同步移动,所述第一顶针(12)能够通过所述第一斜面(311)推动所述小滑块(30)水平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12)朝向所述小滑块(3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121),所述第二斜面(121)用于与所述第一斜面(311)压紧并滑动配合;
沿所述第一顶针(12)的顶出方向,所述第一斜面(311)和所述第二斜面(121)均自远离所述顶出孔(31)轴线向靠近所述顶出孔(31)轴线的方向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滑块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滑块抽芯机构还包括第二顶针板(41)、第二顶针(42)和连接柱(50);
所述第二顶针板(41)设置于所述第一顶针板(11)背离所述第一顶针(12)的侧面,所述第二顶针(42)安装于所述第二顶针板(41),且所述第二顶针(42)远离所述第二顶针板(41)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第一顶针板(11);
所述连接柱(50)穿过所述第二顶针板(41)连接于所述第一顶针板(11),且所述连接柱(50)与所述第二顶针板(41)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欧若拉精密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