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胶芯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2104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胶胶芯注塑模具,包括连接板和加热框,所述连接板左端和右端中部均焊接有滑动环,所述加热框左端和右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且两组连接耳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导位柱,两组所述导位柱上部分别对应穿过左右两侧的滑动环,所述加热框中部设置有下模装置,所述连接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螺卡连接装置,且连接板的下端设置有五组上插模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塑胶胶芯注塑模具,通过在加热框中设置下模装置,使用多组的下模管可实现多组塑胶胶芯的同时注塑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设置和下模管对应卡接的推动台,可利用外力无接触对下模管中多组塑胶胶芯的推出,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胶芯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塑胶胶芯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塑胶胶芯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为了大量制造塑胶胶芯,就会使用到注塑模具,现有的塑胶胶芯注塑模具,多数只能进行单一个体进行压模生产,效率比较低,其次,在塑胶胶芯制造完毕后,通常需要人工进行触摸拿出塑胶胶芯,由于温度较高可能会对人体皮肤组织造成损伤,并且,注塑模具中上模具通常需要和伸缩器进行连接安装以提供压模动力,传统的连接多为固定连接,拆卸较为繁琐,就算是螺旋连接,对于螺旋口的制造精度要求也高,如果螺旋安装不精准,可能导致上下模不对应,造成注塑失败,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的塑胶胶芯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胶胶芯注塑模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塑胶胶芯注塑模具,包括连接板和加热框,所述连接板左端和右端中部均焊接有滑动环,所述加热框左端和右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且两组连接耳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导位柱,两组所述导位柱上部分别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胶芯注塑模具,包括连接板(1)和加热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左端和右端中部均焊接有滑动环(2),所述加热框(3)左端和右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4),且两组连接耳(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导位柱(5),两组所述导位柱(5)上部分别对应穿过左右两侧的滑动环(2),所述加热框(3)中部设置有下模装置(6),所述连接板(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螺卡连接装置(7),且连接板(1)的下端设置有五组上插模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胶芯注塑模具,包括连接板(1)和加热框(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左端和右端中部均焊接有滑动环(2),所述加热框(3)左端和右端中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耳(4),且两组连接耳(4)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导位柱(5),两组所述导位柱(5)上部分别对应穿过左右两侧的滑动环(2),所述加热框(3)中部设置有下模装置(6),所述连接板(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螺卡连接装置(7),且连接板(1)的下端设置有五组上插模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胶芯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装置(6)包括装置框(61)和限位框(63),所述装置框(61)上端固定穿插五组下模管(62),所述限位框(63)固定于加热框(3)内中部,所述装置框(61)卡接于加热框(3)内上部,且装置框(61)位于限位框(63)上端,所述限位框(63)中部套接有推动盒(64),所述推动盒(64)内下盒壁固定连接有五组推动台(65),且五组推动台(65)上部分别对应卡接于五组下模管(62)内下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晟瀚五金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