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81731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包括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传输皮带、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两侧的固定挡板、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传输方向的前端的进料桶本体、设置在所述进料桶本体内的搅拌轴、用于对搅拌轴进行驱动的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料桶本体上的进料口、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料桶本体下端的出料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上的烘干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便于通过进料口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引流,且便于通过搅拌轴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且便于通过设置在出料口上的烘干组件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进而有效的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
本技术涉及沥青加工相关
,具体为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
技术介绍
沥青材料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地沥青又分为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天然沥青是石油渗出地表经长期暴露和蒸发后的残留物;石油沥青是将精制加工石油所残余的渣油,经适当的工艺处理后得到的产品;焦油沥青是煤、木材等有机物干馏加工所得的焦油经再加工后的产品;工程中采用的沥青绝大多数是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与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通常沥青闪点在240℃-330℃之间,燃点比闪点约高3℃-6℃度,因此施工温度应控制在闪点以下;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沥青混合料用供给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沥青混合料用供给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的沥青混合料用供给装置由于其本身的设计特点,结构简单且使用方式单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便于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进而无法满足目前对沥青混合料用供给装置的多种使用需求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包括固定支架、设置在固定支架上的传输皮带、设置在传输皮带两侧的固定挡板、设置在传输皮带传输方向的前端的进料桶本体、设置在进料桶本体内的搅拌轴、用于对搅拌轴进行驱动的驱动组件、设置在进料桶本体上的进料口、以及设置在进料桶本体下端的出料口以及设置在出料口上的烘干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搅拌轴以及刚性联轴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搅拌轴相连接。进而便于通过进料口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引流,且便于通过搅拌轴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且便于通过设置在出料口上的烘干组件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进而有效的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的质量;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固定挡板与传输皮带固定连接,且固定挡板的外侧与传输皮带的外侧设置在同水平面,进而便于通过固定挡板对传输皮带上的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的额质量;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烘干装置设置为高压风机,且高压风机外接与供电单元,进而便于通过烘干组件对经过出料口的沥青混合料进行初步的干燥;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进料口与进料桶本体固定连接,且进料口与进料桶本体相连通,进而便于通过进料口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引流,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工的质量;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搅拌轴远离与驱动组件相连接的一端外周通过连接轴套与搅拌叶片相连接,连接轴套通过固定螺钉与搅拌叶片相连接,搅拌轴与减速器之间通过刚性联轴器相连接,搅拌轴与刚性联轴器相连接处设置有连接轴承,搅拌轴贯穿于进料桶本体与刚性联轴器相连接,刚性联轴器外周设置有护罩,护罩的一端通过连接法兰与减速器相连接,护罩的另一端与进料桶本体固定连接,由于搅拌轴的一端贯穿于进料桶本体,进而便于对驱动组件以及搅拌轴进行维修,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精度,进而便于通过减速器对驱动电机转动频率进行控制,进而便于通过刚性联轴器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便于使得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面,还包括设置在进料桶本体两侧的支撑座,支撑座的内侧与进料桶本体固定连接,支撑座的额下端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进而便于通过支撑座对进料桶本体进行支撑,进而有效的提高了进料桶本体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加工的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设计合理且操作简单的特点,本技术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包括固定支架、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传输皮带、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两侧的固定挡板、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传输方向的前端的进料桶本体、设置在所述进料桶本体内的搅拌轴、用于对搅拌轴进行驱动的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料桶本体上的进料口、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料桶本体下端的出料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上的烘干组件,进而便于通过进料口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引流,且便于通过搅拌轴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且便于通过设置在出料口上的烘干组件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进而有效的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的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整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中的A处放大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中的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支架、2-传输皮带、21-固定挡板、3-进料桶本体、31-出料口、4-驱动电机、5-减速器、6-刚性联轴器、7-搅拌轴、8-搅拌叶片、9-烘干装置、10-进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包括固定支架1、设置在固定支架1上的传输皮带2、设置在传输皮带2两侧的固定挡板21、设置在传输皮带2传输方向的前端的进料桶本体3、设置在进料桶本体3内的搅拌轴7、用于对搅拌轴7进行驱动的驱动组件、设置在进料桶本体3上的进料口10、以及设置在进料桶本体3下端的出料口31以及设置在出料口31上的烘干组件,进而便于通过进料口10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引流,且便于通过搅拌轴7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且便于通过设置在出料口31上的烘干组件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进而有效的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沥青混合料进行输送的质量;请参照图2、图3和图4,固定挡板21与传输皮带2固定连接,且固定挡板21的外侧与传输皮带2的外侧设置在同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的传输皮带(2)、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2)两侧的固定挡板(21)、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2)传输方向的前端的进料桶本体(3)、设置在所述进料桶本体(3)内的搅拌轴(7)、用于对搅拌轴(7)进行驱动的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料桶本体(3)上的进料口(10)、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料桶本体(3)下端的出料口(31)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料口(31)上的烘干装置(9);/n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减速器(5)、搅拌轴(7)以及刚性联轴器(6),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与减速器(5)输入轴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接,所述减速器(5)的输出轴与搅拌轴(7)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1)、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1)上的传输皮带(2)、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2)两侧的固定挡板(21)、设置在所述传输皮带(2)传输方向的前端的进料桶本体(3)、设置在所述进料桶本体(3)内的搅拌轴(7)、用于对搅拌轴(7)进行驱动的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料桶本体(3)上的进料口(10)、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料桶本体(3)下端的出料口(31)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料口(31)上的烘干装置(9);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4)、减速器(5)、搅拌轴(7)以及刚性联轴器(6),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与减速器(5)输入轴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接,所述减速器(5)的输出轴与搅拌轴(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生产沥青供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挡板(21)与传输皮带(2)固定连接,且固定挡板(21)的外侧与传输皮带(2)的外侧设置在同水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沥青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馨彦谢雨池胡震林勇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