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08678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组分包括沥青再生剂、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和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具备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能、抗滑耐磨等路用性能,常规技术指标可媲美热拌沥青混合料。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对RAP的使用率为100%,无需添加新集料,经济性好,施工工艺简便,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工程领域已经由大建设逐渐转变为大维护,一些早期的道路和重载化严重的道路将相继进行大中修工程,由此会产生大量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常规的处理方法是将这些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拉回场站,通过添加再生剂和新集料、新沥青等手段来生产热拌沥青混合料,这种方式生产出的混合料性能较差,并且生产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沥青混合料回收料的资源化再利用。
[0003]就地冷再生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沥青混合料再生方式,它通常采用冷拌冷铺的施工手段,具有良好的经济性与环境友好性;此外,就地冷再生工艺简便,可采用现场铣刨筛分、现场拌合摊铺的方案。但是,目前常规的就地冷再生方式所制备的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较差,无法满足道路长期使用下的耐久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好,且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抗滑耐磨等路用性能,常规技术指标可媲美热拌沥青混合料,并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组分:沥青再生剂,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和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所述沥青再生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2%~5%;所述有机硅树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1%~3%;所述固化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0.5%~2%。
[0007]优选的,所述沥青再生剂为油脂类再生剂。
[0008]优选的,所述油脂类再生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油脂60~80份,增塑剂10~30份,相容剂10~20份,抗剥落剂5~20份;所述油脂包括煤焦油、腰果壳油、蓖麻油、糠醛抽出油和重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树脂包括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四丁酮肟基硅烷和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水泥。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沥青混合料回收料和沥青再生剂进行第一搅拌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
[0013]将所述第一混合料和有机硅树脂进行第二搅拌混合,得到第二混合料;
[0014]将所述第二混合料和固化剂进行第三搅拌混合,得到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混合的时间为30~300s,所述第二搅拌混合的时间为15~200s,所述第三搅拌混合的时间为30~300s。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的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或上述方案所述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作为路面材料的应用。
[0017]优选的,所述应用的方法为:将所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在道路上后表面洒水,然后压实。
[0018]优选的,所述水的用量为10~20L/mm2。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组分:沥青再生剂,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和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所述沥青再生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2%~5%;所述有机硅树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1%~3%;所述固化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0.5%~2%。本专利技术在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中加入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树脂具有溶解沥青的效果,能将沥青从集料表面溶解出来,通过拌合作用,能进一步与再生剂混合,更好的恢复沥青的基本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摊铺洒水后,有机硅树脂与能够水反应生成丁酮肟,丁酮肟能与水泥水化反应后的金属阳离子络合,生成离子聚合物,同时被有机硅树脂溶解的沥青也会离析出来,重新发挥其胶结料的作用。这样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会极大地增强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使得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具备较好的路用性能。实施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较好,其物理力学性能、抗水性能、耐久性能等路用性能基本持平热拌沥青混合料。
[0020]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采用全比例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无需添加新的集料,实现了废弃资源的最大化再利用目标,符合绿色环保可再生的发展理念。
[0021]此外,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与添加剂的来源广泛,廉价易得,并且添加剂种类较少,掺量较低,是一种经济稳定的道路再生体系。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案所述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路面材料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就地冷拌冷铺的工艺,节约了化石燃料,同时不产生烟尘等污染物,对施工人员和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以下组分:沥青再生剂,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和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所述沥青再生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2%~5%;所述有机硅树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1%~3%;所述固化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0.5~2%。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在使用前,优选先进行破碎、筛分预处理,要符合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T 5521

2019)的要求,级配曲线满足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

2004)中的要求即可,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除粒径需达标外,不做其余要求。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包括沥青再生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沥青再生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2%~5%,优选为3%~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
沥青再生剂优选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油脂60~80份,优选为65~75份,增塑剂10~30份,优选为15~25份,相容剂10~20份,优选为13~15份,抗剥落剂5~20份,优选为8~15份;所述油脂优选包括煤焦油、腰果壳油、蓖麻油、糠醛抽出油和重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塑剂优选为癸二酸二辛脂;所述相容剂优选为直链烷烃、环烷烃或芳香烃,所述直链烷烃优选为正辛烷,所述环烷烃优选为环己烷,所述芳香烃优选为二甲苯;所述抗抗剥落剂优选为非胺类抗剥落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抗剥落剂优选为常州信拓公司生产的XT

2型沥青抗剥落剂。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油脂类再生剂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将油脂进行加热处理,然后向其中加入增塑剂和相容剂进行第一搅拌处理,再加入抗剥落剂进行第二搅拌处理;所述加热处理的温度优选为40~70℃,更优选为50~60℃,所述加热处理的时间优选为1.5~3h,更优选为2h;所述第一搅拌处理的温度优选为50~80℃,更优选为60~70℃,所述第一搅拌处理的时间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沥青再生剂、有机硅树脂、固化剂和沥青混合料回收料;所述沥青再生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2%~5%;所述有机硅树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1%~3%;所述固化剂的重量为所述沥青混合料回收料重量的0.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再生剂为油脂类再生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脂类再生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油脂60~80份,增塑剂10~30份,相容剂10~20份,抗剥落剂5~20份;所述油脂包括煤焦油、腰果壳油、蓖麻油、糠醛抽出油和重油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树脂包括甲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乙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四丁酮肟基硅烷和苯基三丁酮肟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就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飞胡成生许龙蔡祥彭馨彦谢雨池洪晶林勇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