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化物除重金属过程硫化氢废气资源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170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硫化物除重金属过程硫化氢废气资源化装置,包括碱液吸收柱、碱液配制桶、第一泵和硫化钠溶液,在除杂岗位安装所述碱液吸收柱,所述碱液吸收柱的外侧壁左侧设有第一传输管,所述第一传输管与所述碱液吸收柱相连通,所述第一传输管的一端设有除杂罐,所述除杂罐与所述第一传输管相连通,所述除杂罐中加入有所述硫化钠溶液,所述碱液吸收柱的外侧壁右侧上方设有第二传输管;通过在除杂岗位增加碱液吸收柱装置,可以有效对硫化氢的吸收,降低了反应尾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尾气标准排放的目的,同时,回收的硫化氢可以重复参与稀土料液除杂反应,从而达到硫化氢废气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化物除重金属过程硫化氢废气资源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工生产
,具体为一种硫化物除重金属过程硫化氢废气资源化装置。
技术介绍
用硫化钠去除稀土料液中的重金属反应过程当中,由于硫化钠受热水解,生产硫化氢以及氢氧化钠,部分硫化氢结合稀土料液中重金属生成硫化物沉淀,从而达到除重金属元素目的,但还会有部分硫化氢气体会逸出,硫化氢是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H2S。它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正常是无色、易燃的酸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它也是急性剧毒物质,具有臭鸡蛋味,低浓度的硫化氢对眼、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都有影响,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于短时间内致命,硫化氢作为一种酸性气体,其净化一般做法是采用酸气吸收塔,经过碱液的吸收与中和,达到净化尾气的目的,结合本企业稀土原料中重金属含量特点,我们公司自行设计一种简易的碱液吸收柱装置,经过运行验证,这套设备具有设计合理,制作精良,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完全满足生产及环保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硫化物除重金属过程硫化氢废气资源化装置,具有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的特点,解决了传统装置硫化氢浓度相对高的问题,还解决了废气不便于循环利用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硫化物除重金属过程硫化氢废气资源化装置,包括碱液吸收柱、碱液配制桶、第一泵和硫化钠溶液,在除杂岗位安装所述碱液吸收柱,所述碱液吸收柱的外侧壁左侧设有第一传输管,所述第一传输管与所述碱液吸收柱相连通,所述第一传输管的一端设有除杂罐,所述除杂罐与所述第一传输管相连通,所述除杂罐中加入有所述硫化钠溶液,所述碱液吸收柱的外侧壁右侧上方设有第二传输管,所述第二传输管与所述碱液吸收柱相连通,所述第二传输管的一端设有烟囱,所述烟囱与所述第二传输管相连通,所述碱液吸收柱的外侧壁右侧下方设有第三传输管,所述第三传输管与所述碱液吸收柱相连通,所述第三传输管的一端设有所述碱液配制桶,所述碱液配制桶与所述第三传输管相连通,所述碱液配制桶的外部设有所述第一泵,所述第一泵与所述碱液配制桶相连通,所述第一泵的一端通过管道插入所述除杂罐中,所述碱液配制桶的外部设有第二泵,所述第二泵与所述碱液配制桶相连通,所述第二泵的一端通过所述管道插入所述碱液吸收柱中,所述第一泵和所述第二泵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硫化钠溶液在所述除杂罐中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通过所述第一传输管进入到所述碱液吸收柱中。优选的,所述碱液吸收柱对硫化氢气体吸收,净化后的尾气则通过所述烟囱排出。优选的,所述碱液吸收柱中回收的吸收液通过所述第三传输管进入到所述碱液配制桶中,在所述碱液配制桶中的硫化钠大于规格值,所述第一泵将所述碱液配制桶中的吸收液传输到所述除杂罐中,在所述碱液配制桶中的硫化钠小于规定值,通过所述第二泵将所述碱液配制桶中的吸收液传输到所述碱液吸收柱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泵与所述第二泵型号相同。优选的,氯化稀土产品重金属含量10ppm以下达到国家标准。(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硫化物除重金属过程硫化氢废气资源化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除杂岗位增加碱液吸收柱装置,可以有效对硫化氢的吸收,降低了反应尾气中硫化氢浓度,达到尾气标准排放的目的,同时,回收的硫化氢可以重复参与稀土料液除杂反应,从而达到硫化氢废气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2)、本技术中,废气中硫化氢含量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节省了硫化钠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硫化物除重金属过程硫化氢废气资源化装置流程图。图中:1、烟囱;2、第二传输管;3、碱液吸收柱;4、第三传输管;5、碱液配制桶;6、第一泵;7、除杂罐;8、硫化钠溶液;9、第一传输管;10、第二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硫化物除重金属过程硫化氢废气资源化装置,包括碱液吸收柱3、碱液配制桶5、第一泵6和硫化钠溶液8,在除杂岗位安装碱液吸收柱3,碱液吸收柱3的外侧壁左侧设有第一传输管9,第一传输管9与碱液吸收柱3相连通,第一传输管9的一端设有除杂罐7,除杂罐7与第一传输管9相连通,除杂罐7中加入有硫化钠溶液8,碱液吸收柱3的外侧壁右侧上方设有第二传输管2,第二传输管2与碱液吸收柱3相连通,第二传输管2的一端设有烟囱1,烟囱1与第二传输管2相连通,碱液吸收柱3的外侧壁右侧下方设有第三传输管4,第三传输管4与碱液吸收柱3相连通,第三传输管4的一端设有碱液配制桶5,碱液配制桶5与第三传输管4相连通,碱液配制桶5的外部设有第一泵6,第一泵6与碱液配制桶5相连通,第一泵6的一端通过管道插入除杂罐7中,碱液配制桶5的外部设有第二泵10,第二泵10与碱液配制桶5相连通,第二泵10的一端通过管道插入碱液吸收柱3中,第一泵6和第二泵10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进一步的,硫化钠溶液8在除杂罐7中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通过第一传输管9进入到碱液吸收柱3中。进一步的,碱液吸收柱3对硫化氢气体吸收,净化后的尾气则通过烟囱1排出。进一步的,碱液吸收柱3中回收的吸收液通过第三传输管4进入到碱液配制桶5中,在碱液配制桶5中的硫化钠大于规格值,第一泵6将碱液配制桶5中的吸收液传输到除杂罐7中,在碱液配制桶5中的硫化钠小于规定值,通过第二泵10将碱液配制桶5中的吸收液传输到碱液吸收柱3中。进一步的,第一泵6与第二泵10型号相同,泵的型号为BJZ。进一步的,氯化稀土产品重金属含量10ppm以下达到国家标准。综上可得,本技术的工作流程:硫化钠溶液8倒入到除杂罐7中会产生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通过第一传输管9进入到碱液吸收柱3中,碱液吸收柱3对硫化氢气体吸收,净化后的尾气则通过烟囱1排出,碱液吸收柱3中回收的吸收液通过第三传输管4进入到碱液配制桶5中,在碱液配制桶5中的硫化钠大于规格值,第一泵6将碱液配制桶5中的吸收液传输到除杂罐7中,在碱液配制桶5中的硫化钠小于规定值,通过第二泵10将碱液配制桶5中的吸收液传输到碱液吸收柱3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硫化物除重金属过程硫化氢废气资源化装置,包括碱液吸收柱(3)、碱液配制桶(5)、第一泵(6)和硫化钠溶液(8),其特征在于:在除杂岗位安装所述碱液吸收柱(3),所述碱液吸收柱(3)的外侧壁左侧设有第一传输管(9),所述第一传输管(9)与所述碱液吸收柱(3)相连通,所述第一传输管(9)的一端设有除杂罐(7),所述除杂罐(7)与所述第一传输管(9)相连通,所述除杂罐(7)中加入有所述硫化钠溶液(8),所述碱液吸收柱(3)的外侧壁右侧上方设有第二传输管(2),所述第二传输管(2)与所述碱液吸收柱(3)相连通,所述第二传输管(2)的一端设有烟囱(1),所述烟囱(1)与所述第二传输管(2)相连通,所述碱液吸收柱(3)的外侧壁右侧下方设有第三传输管(4),所述第三传输管(4)与所述碱液吸收柱(3)相连通,所述第三传输管(4)的一端设有所述碱液配制桶(5),所述碱液配制桶(5)与所述第三传输管(4)相连通,所述碱液配制桶(5)的外部设有所述第一泵(6),所述第一泵(6)与所述碱液配制桶(5)相连通,所述第一泵(6)的一端通过管道插入所述除杂罐(7)中,所述碱液配制桶(5)的外部设有第二泵(10),所述第二泵(10)与所述碱液配制桶(5)相连通,所述第二泵(10)的一端通过所述管道插入所述碱液吸收柱(3)中,所述第一泵(6)和所述第二泵(10)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化物除重金属过程硫化氢废气资源化装置,包括碱液吸收柱(3)、碱液配制桶(5)、第一泵(6)和硫化钠溶液(8),其特征在于:在除杂岗位安装所述碱液吸收柱(3),所述碱液吸收柱(3)的外侧壁左侧设有第一传输管(9),所述第一传输管(9)与所述碱液吸收柱(3)相连通,所述第一传输管(9)的一端设有除杂罐(7),所述除杂罐(7)与所述第一传输管(9)相连通,所述除杂罐(7)中加入有所述硫化钠溶液(8),所述碱液吸收柱(3)的外侧壁右侧上方设有第二传输管(2),所述第二传输管(2)与所述碱液吸收柱(3)相连通,所述第二传输管(2)的一端设有烟囱(1),所述烟囱(1)与所述第二传输管(2)相连通,所述碱液吸收柱(3)的外侧壁右侧下方设有第三传输管(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景丰郑义陈双华吴福军赵陈桂梁华庭黄秀周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湛江市红日稀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