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78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脱硫塔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装置、填料和第一曝气盘;进气管路,与第一曝气盘相连接,由外至内依次设有换热疏水装置和第一单向阀;出气管路,设置于脱硫塔顶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旁通管路,连接在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之间,其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生物反应器,设置有第二曝气盘和曝气管路;硫磺沉淀器,与生物反应器相连通;第二排污管路,与收集室和生物反应器相连通,中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四单向阀和第五单向阀;出液管路,一端与喷淋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生物反应器相连接,中间设置有第三循环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
本技术属于脱硫装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
技术介绍
污泥热水解是在密闭容器中将污泥加热,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对污泥进行蒸煮,从而改善污泥性能。在热水解反应过程中,污泥中蛋白质发生水解,硫元素也发生物相转移,由原来的固相硫分解成了液相和气相中的硫化氢、有机硫等,造成闪蒸工艺气含有大量硫化氢和有机硫气体。而这些气体杂质均为酸性气体不但会腐蚀金属污染环境,而且会引起人类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甚至急性中毒,严重损害人类身体健康。若将工艺气通入消化池进行处理,并不能有效地实现硫元素的去除,这使得消化沼气硫化氢浓度过高,增加沼气脱硫负荷和运行成本;沼气中较高硫化氢含量也使得相关附属管道、泵阀等设施存在加速腐蚀老化的风险,增加了生产安全风险。因此,有必要对热水解工艺气进行脱硫处理,热水解过程中的硫化元素的大量释放实际上也为硫化氢的集中高效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污泥热水解工艺气处理方式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有效解决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硫化氢含量高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装置、填料和第一曝气盘,所述第一曝气盘下侧设置有收集室;进气管路,与所述第一曝气盘相连接,所述进气管路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换热疏水装置和第一单向阀;出气管路,设置于所述脱硫塔顶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旁通管路,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气管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外侧,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路相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生物反应器,内部下侧设置有第二曝气盘,所述第二曝气盘连接有曝气管路;硫磺沉淀器,通过第一排污管路和第一循环泵与所述生物反应器相连通;第二排污管路,与所述收集室和所述生物反应器相连通,中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四单向阀和第五单向阀;出液管路,一端与所述喷淋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生物反应器相连接,中间设置有第三循环泵。可选地,所述收集室内和所述生物反应器内均设置有消泡装置,所述消泡装置为旋转圆盘式消泡装置,所述消泡装置与所述收集室内和所述生物反应器内的液面平行。可选地,所述脱硫塔顶部设有压力安全阀。可选地,所述脱硫塔侧面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操作孔、第二操作孔和第三操作孔。可选地,所述脱硫塔内壁上在所述第二操作孔下方均布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上侧安装有多孔圆盘,所述多孔圆盘上侧放置所述填料。可选地,所述脱硫塔内壁上在所述第三操作孔上方均布有多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上侧安装所述第一曝气盘。可选地,所述生物反应器内部设置有加热盘管,外部设置有温度监测控制装置。可选地,所述温度监测控制装置包括温度监测探头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监测探头的探测端安装于所述生物反应器内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加热盘管电性连接。可选地,所述生物反应器外部还设置有pH监测仪和氧化还原反应电位监测仪。可选地,所述生物反应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溢流口与所述硫磺沉淀器相连通。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与干式和湿式脱硫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维护费用和能耗低、产物可资源化等优点;2、本技术在脱硫塔和生物反应器内均设置消泡装置,可有效减少因液体循环搅拌产生的起泡现象;3、本技术中的生物反应器具有加热盘管、温度监测控制装置、pH监测控制装置及氧化还原电位监测装置,以将生物反应器的内环境维持在适宜环境,以尽可能地使硫化氢被氧化成硫单质,减少硫酸盐的生成;4、本技术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使用方便,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工艺气中硫化氢含量,有效保证后续消化沼气的质量。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脱硫塔;2、喷淋装置;3、填料;4、第一曝气盘;5、收集室;6、进气管路;7、换热疏水装置;8、第一单向阀;9、出气管路;10、第二单向阀;11、旁通管路;12、第三单向阀;13、生物反应器;14、第二曝气盘;15、曝气管路;16、硫磺沉淀器;17、第一排污管路;18、第一循环泵;19、第二排污管路;20、第二循环泵;21、第四单向阀;22、第五单向阀;23、出液管路;24、第三循环泵;25、消泡装置;26、压力安全阀;27、第一操作孔;28、第二操作孔;29、第三操作孔;30、第一凸起;31、多孔圆盘;32、第二凸起;33、加热盘管;34、温度监测探头;35、温度控制器;36、pH监测仪;37、氧化还原反应电位检测仪;38、溢流口;39、曝气泵;40、第六单向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脱硫塔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装置、填料和第一曝气盘,第一曝气盘下侧设置有收集室;进气管路,与第一曝气盘相连接,进气管路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换热疏水装置和第一单向阀;出气管路,设置于脱硫塔顶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旁通管路,一端连接在进气管路上第一单向阀外侧,另一端与出气管路相连通,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生物反应器,内部下侧设置有第二曝气盘,第二曝气盘连接有曝气管路;硫磺沉淀器,通过第一排污管路和第一循环泵与生物反应器相连通;第二排污管路,与收集室和生物反应器相连通,中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第二循环泵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四单向阀和第五单向阀;出液管路,一端与喷淋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生物反应器相连接,中间设置有第三循环泵。具体的,污泥热水解工艺气通过进气管路通入脱硫塔内,工艺气经过换热疏水装置后变得低温干燥,减少水分对脱硫液营养浓度、pH和碱度等指标的影响;若第一曝气盘或进气管路出现堵塞现象,或需要进行填料更换,或进行检修,可关闭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打开第三单向阀,气体可以通过旁通管路排出;工艺气通过第一曝气盘均匀扩散出,脱硫液为碱性溶液,在第三循环泵的作用下通过喷淋装置均匀喷出,吸收工艺气中硫化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装置、填料和第一曝气盘,所述第一曝气盘下侧设置有收集室;/n进气管路,与所述第一曝气盘相连接,所述进气管路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换热疏水装置和第一单向阀;/n出气管路,设置于所述脱硫塔顶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n旁通管路,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气管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外侧,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路相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n生物反应器,内部下侧设置有第二曝气盘,所述第二曝气盘连接有曝气管路;/n硫磺沉淀器,通过第一排污管路和第一循环泵与所述生物反应器连通;/n第二排污管路,与所述收集室和所述生物反应器相连通,中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四单向阀和第五单向阀;/n出液管路,一端与所述喷淋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生物反应器相连接,中间设置有第三循环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脱硫塔,所述脱硫塔内部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装置、填料和第一曝气盘,所述第一曝气盘下侧设置有收集室;
进气管路,与所述第一曝气盘相连接,所述进气管路由外至内依次设置有换热疏水装置和第一单向阀;
出气管路,设置于所述脱硫塔顶部,下端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旁通管路,一端连接在所述进气管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外侧,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路相连通,所述旁通管路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
生物反应器,内部下侧设置有第二曝气盘,所述第二曝气盘连接有曝气管路;
硫磺沉淀器,通过第一排污管路和第一循环泵与所述生物反应器连通;
第二排污管路,与所述收集室和所述生物反应器相连通,中间设置有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二循环泵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四单向阀和第五单向阀;
出液管路,一端与所述喷淋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生物反应器相连接,中间设置有第三循环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室内和所述生物反应器内均设置有消泡装置,所述消泡装置为旋转圆盘式消泡装置,所述消泡装置与所述收集室内和所述生物反应器内的液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热水解工艺气生物脱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塔顶部设有压力安全阀。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王佳伟任征然齐利格娃张含文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