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170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5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包括倾斜板和固定挡板,所述倾斜板为空心且无底板和顶板的倒圆台形,倾斜板直径大的一端与吸收塔内壁连接,倾斜板直径小的一端位于喷淋浆液收集池顶面与垂直面连接处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挡板为空心且无底板和顶板的圆柱形,固定挡板的一端与倾斜板直径小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挡板的侧面与喷淋浆液收集池的垂直面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倾斜板对吸收塔基础环和喷淋浆液收集池的顶面进行遮挡,喷淋浆液沿倾斜板流入喷淋浆液收集池中,防止喷淋浆液在吸收塔基础环和喷淋浆液收集池之间堆积聚集,能够有效地保护吸收塔的结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
本技术涉及海水烟气脱硫设备
,特别是一种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海水脱硫是一种以海水作为吸收剂的烟气脱硫工艺,能够节省淡水资源,脱硫效率高,同时海水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物,工艺简单,维护方便适用于海滨火电厂使用。在海水脱硫系统中,部分循环水经海水喷淋泵送至脱硫塔内,洗涤烟气并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通常吸收塔入口段及其上部为碳钢结构,吸收塔底部基础为混凝土结构的喷淋浆液收集池,用于收集与烟气完成反应的喷淋浆液,喷淋浆液收集池连接塔外海水水质恢复装置,实现喷淋浆液的循环利用和满足排放标准。为保证吸收塔结构稳定,需要在吸收塔壳体底部设有基础环和地脚螺栓座,吸收塔的基础环为环形结构,承受剪力。在吸收塔的设计中,出于设备结构安全的考虑,吸收塔的基础需要做抗剪设计,在吸收塔基础环的顶面与喷淋浆液收集池的顶面设置一定的高度差。吸收塔内部的基础环顶面与喷淋浆液收集池的顶面和内壁直接与吸收二氧化硫后的喷淋浆液接触,因此,均需对表面进行防腐处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吸收塔基础环的顶面和喷淋浆液收集池的顶面不在一个水平面内,吸收塔基础环、吸收塔内壁和喷淋浆液收集池顶面形成了一个小型凹槽,不利于进行防腐施工处理,同时,由于吸收塔基础环的材质为碳钢,喷淋浆液收集池为混凝土结构,两者由于材质不同,长期使用后接触面之间会产生缝隙,影响防腐层的基底结构,进一步会破坏防腐层,最终导致浆液渗透泄漏。另外,在吸收塔正常工作时,吸收塔基础环与喷淋浆液收集池之间的凹槽还会造成喷淋浆液堆积,对防腐层造成长时间腐蚀,不利于结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能够在保证吸收塔抗剪设计的前提下,避免喷淋浆液进入吸收塔基础环和喷淋浆液收集池之间形成的凹槽,对吸收塔的结构进行保护,防止喷淋浆液渗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设置于吸收塔基础环和喷淋浆液收集池上方。海水脱硫塔底部密封装置包括倾斜板和固定挡板,所述倾斜板为空心且无底板和顶板的倒圆台形,倾斜板直径大的一端与吸收塔内壁连接,倾斜板直径小的一端位于喷淋浆液收集池顶面与垂直面连接处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挡板为空心且无底板和顶板的圆柱形,固定挡板的一端与倾斜板直径小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挡板的侧面与喷淋浆液收集池的垂直面抵触。倾斜板的形状为倒圆台形,形成了一种类似漏斗的结构,遮挡了喷淋浆液落下时进入吸收塔基础环和喷淋浆液收集池之间形成的凹槽,避免了喷淋浆液渗透进凹槽内,对吸收塔的结构和基础造成破坏。前述的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中,吸收塔内壁、倾斜板和固定挡板的表面均涂覆有一层鳞片衬里,对吸收塔内壁、倾斜板和固定挡板进行保护,避免被喷淋浆液腐蚀。前述的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中,倾斜板轴截面的底角范围为20-30°。在此范围内,倾斜板上拦截的喷淋浆液能够顺利流入喷淋浆液收集池,同时尽量减少倾斜板对吸收塔容积的占用,保证吸收塔内存在足够的反应空间。前述的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于倾斜板的下方,且支撑结构与吸收塔内壁、喷淋浆液收集池顶面和倾斜板均固定连接,支撑结构用于对倾斜板进行支撑,防止倾斜板因长期使用或喷淋浆液冲击而导致变形,产生缝隙,避免喷淋浆液渗入缝隙,破坏吸收塔的结构。前述的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还包括收集池包角,所述收集池包角设于喷淋浆液收集池顶面和垂直面的连接处,收集池包角与支撑结构和固定挡板固定连接。由于喷淋浆液收集池为混凝土结构,设置收集池包角能够保证喷淋浆液收集池与支撑结构和固定挡板连接牢固紧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了一种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利用倾斜板对吸收塔基础环和喷淋浆液收集池的顶面进行遮挡,喷淋浆液沿倾斜板流入喷淋浆液收集池中,防止喷淋浆液在吸收塔基础环和喷淋浆液收集池之间堆积聚集,能够有效地保护吸收塔的结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设计中吸收塔基础环与喷淋浆液收集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的含义:1-吸收塔基础环,2-喷淋浆液收集池,3-倾斜板,4-固定挡板,5-支撑结构,6-收集池包角。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设置于吸收塔基础环1和喷淋浆液收集池2上方。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包括倾斜板3和固定挡板4,所述倾斜板3为空心且无底板和顶板的倒圆台形,倾斜板3轴截面的底角为20°,倾斜板3直径大的一端与吸收塔内壁连接,倾斜板3直径小的一端位于喷淋浆液收集池2顶面与垂直面连接处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挡板4为空心且无底板和顶板的圆柱形,固定挡板4的一端与倾斜板3直径小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挡板4的侧面与喷淋浆液收集池2的垂直面抵触。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倾斜板3为近似漏斗的形状,喷淋浆液被倾斜板3拦截,沿倾斜板3流入喷淋浆液收集池2中,不会进入吸收塔基础环1和喷淋浆液收集池2顶面之间的凹槽内,避免对结构造成破坏,同时,由于吸收塔基础环1和喷淋浆液收集池2顶面之间的凹槽不会接触喷淋浆液,无需进行涂覆防护,简化了施工过程。本技术的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设置于吸收塔基础环1和喷淋浆液收集池2上方。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包括倾斜板3和固定挡板4,所述倾斜板3为空心且无底板和顶板的倒圆台形,倾斜板3轴截面的底角为30°,倾斜板3直径大的一端与吸收塔内壁连接,倾斜板3直径小的一端位于喷淋浆液收集池2顶面与垂直面连接处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挡板4为空心且无底板和顶板的圆柱形,固定挡板4的一端与倾斜板3直径小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挡板4的侧面与喷淋浆液收集池2的垂直面抵触。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倾斜板3为近似漏斗的形状,喷淋浆液被倾斜板3拦截,沿倾斜板3流入喷淋浆液收集池2中,不会进入吸收塔基础环1和喷淋浆液收集池2顶面之间的凹槽内,避免对结构造成破坏,同时,由于吸收塔基础环1和喷淋浆液收集池2顶面之间的凹槽不会接触喷淋浆液,无需进行涂覆防护,简化了施工过程。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吸收塔内壁、倾斜板3和固定挡板4的表面均涂覆有一层鳞片衬里,对直接基础喷淋浆液的结构进行保护,避免喷淋浆液对结构造成腐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支撑结构5,所述支撑结构5设于倾斜板3的下方,且支撑结构5与吸收塔内壁、喷淋浆液收集池2顶面和倾斜板3均固定连接。支撑结构5用于支撑倾斜板3,防止倾斜板3在长期使用或喷淋浆液冲击下发生变形,产生缝隙。本技术的实施例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设置于吸收塔基础环1和喷淋浆液收集池2上方。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包括倾斜板3和固定挡板4,所述倾斜板3为空心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设置于吸收塔基础环(1)和喷淋浆液收集池(2)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板(3)和固定挡板(4),所述倾斜板(3)为空心且无底板和顶板的倒圆台形,倾斜板(3)直径大的一端与吸收塔内壁连接,倾斜板(3)直径小的一端位于喷淋浆液收集池(2)顶面与垂直面连接处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挡板(4)为空心且无底板和顶板的圆柱形,固定挡板(4)的一端与倾斜板(3)直径小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挡板(4)的侧面与喷淋浆液收集池(2)的垂直面抵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设置于吸收塔基础环(1)和喷淋浆液收集池(2)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倾斜板(3)和固定挡板(4),所述倾斜板(3)为空心且无底板和顶板的倒圆台形,倾斜板(3)直径大的一端与吸收塔内壁连接,倾斜板(3)直径小的一端位于喷淋浆液收集池(2)顶面与垂直面连接处的正上方,所述固定挡板(4)为空心且无底板和顶板的圆柱形,固定挡板(4)的一端与倾斜板(3)直径小的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挡板(4)的侧面与喷淋浆液收集池(2)的垂直面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水脱硫吸收塔塔底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内壁、倾斜板(3)和固定挡板(4)的表面均涂覆有一层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会罗子湛王凯亮谭大治赵冰金颖姗李新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