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分布控制装置,光通量密度控制装置以及分隔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81488 阅读:170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光线分布控制或光线密度控制,使光线产生漫射、折射、分光等,将充足光线引入被结构或其它物体所遮挡或采光不足的区域或部位的主题。设置在两座建筑物上方的透明体对日光产生漫射,并使漫射光照射到原先被遮挡的区域或部位。(*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光通量密度控制装置以及分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日光引入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阴影区域中的技术,以及在温室、农场、人工种养池塘或类似场所及室内对日光或人造光的采光技术。将日光引入建筑物内或建筑物之间阴影区域的常规做法是较昂贵的,它是利用反射体追随太阳并引入日光。在温室中,每个人工种养搁架的采光是利用低透射率的、沿所有方向漫射光线的漫射材料来分布光线的;在农场池塘中,是直接利用自然光;在人工种养池塘中,是通过搅动使培养产品获得均匀的光照机会。室内各部分的采光,则取决于于入射日光和照明光线的分布。利用反射体追随太阳并反射日光、从而将日光引入建筑物或建筑物之间阴影区域的方法是很昂贵的,并且以此方法来获得充足的光线是不现实的。此外,由于在温室中是通过将光线向各方向漫射来分布光线的,因此浪费了大量可用光,并造成光量不够充足,在温室中通常不采用这种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因此许多温室的空间利用率仍然较低。尽管在人工种养池塘中通过搅动可以提高光能的利用率,但仍存在下述问题当光线与水面成较大入射角入射时,大量光线被反射掉,对培养产品的光照仅限于靠近水面处。利用大量照明设备例如台灯为室内各部分采光的做法,使得对室内其它可用光的利用仍处于较低水平。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通过光线的漫射、折射、分光等进行光线分布控制或光通量控制,使那些被建筑结构或其它物体遮挡住或难以采集到足够光线的区域或部位获得充足的光照的装置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是一种利用透明体进行漫射、折射或分光、或漫折射复合作用的装置,该装置可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从而将光线分布到在现实情况中无法采光的区域或部位;光通量密度控制装置是利用上述透明体的一种装置,该装置把将要照射到特定区域或部位之相邻区域或部位的光线引向该特定区域或部位,从而使需要大量光线的特定区域或部位的进光量增加。此外,将这种和光通量控制装置相结合可以使光线分布得非常均匀并使浪费更少。透明体可由具有多条凸起的透明体构成,凸起的横截面可为弧形、角形、三角形或波浪形。可以用做这种透明体的有至少在一侧表面排列有多条相互平行凸起的平板状或薄膜状透明体;由一束多条单丝或棒状体组成的透明体;或由其中编织有多条单丝或棒状体的织物所构成的透明体。按常规,通过利用透明体把将要照射到特定区域或部位之相邻区域或部位的光线引向该特定区域或部位、提高该特定区域或部位的光通量密度、并利用透明体对光线进行漫射、折射或分光、或漫折射复合作用,可以使包括光线不易照到区域在内的整个目标区域获得高度均匀的光线分布,可以使细小部分或大进深部分得到光线分布,并使最终未利用光线所占比例达到最小。此外,在某些情况下,重复进行这种光线分布控制,可以提高光线分布的均匀性,同时,进一步减小最终未利用光线所占比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分隔方法是采用透明体做为分隔材料,对射入其一侧表面的光线产生漫射、或漫折射复合作用,并沿特定方向传播,从而将目光引入被室内分隔材料隔断的空间中,同时将视线阻隔,以免透过分隔材料分辩人或物体的形状,该透明体呈平板状、薄膜状或布状,能够对照射到其一侧表面上的光线产生漫射、或漫折射复合作用,并从其另一侧表面输出光线。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日光入射到两座建筑物及阴影中的状况,图(A)和(B)所示为通常状况,图(C)至(E)所示为应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时的状况;图2所示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透明体,图(A)和(C)分别为透视图和横截面图,图(B)和(D)为透视图;图3为横截面图,图解了用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透明体;图4为平面图,图解了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透明体示例;图5所示为透明体的漫射特性;图6所示为在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时,目光入射到两座建筑物及阴影中的状况;图7所示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透明体,图(A)图解了其漫射特性,图(B)和(C)为其横截面图;图8所示为在应用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时,日光入射两座建筑物的状况;图9所示为在应用本专利技术第4实施例时,日光入射太阳能电池板的状况;图10所示为在应用本专利技术第5实施例时,光线射入房间的状况;以及图11为透视图,图示出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建筑模型。下面将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加以描述。于是,如图1(C)所示,在两座建筑物2上方设置透明体5。在此情形下,如图2(A)至(D)和图3(A)至(I)所示,透明体5可由表面具有多条凸起、凸起的横截面为弧形、角形或波浪形的平板状或薄膜状透明体来构成。此外,如图4所示,也可使用其中编织有多条单丝或棒状体的织物来构成透明体。这些透明体5具有漫射特性,例如图5(A)和(B)所示。透明体5被设置成其表面凸起的排列方向与两座建筑2的对立面基本平行。如图1(C)和(D)所示,日光1经透明体5漫射,漫射光能够到达原先被遮挡的区域或部位。由图可见,与未使用透明体5时图1(A)和(B)的阴影区域相比,图1(C)和(D)中用剖面线所表示的阴影区域明显减少。如图1(E)所示,可将透明体5放置在两座建筑物2的最高侧的高度。当透明体7具有如图7(B)或(C)所示的三棱形凸起、且具有如图7(A)所示的漫射特性的情况下,即使将透明体7水平被置在两座建筑物6之间,如图6(B)所示,射入透明体7的多束光线也能够照进两座建筑物6内部。此外,如图8(B)和(C)所示,如果在两座建筑物2之间在透明体9下方放置透明体10,则可以将更多光线引入建筑物2中。对于温室中的植物培养来说,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建筑物2可以被理解为人工种养搁架或高大植物,可以大大提高温室中的日光利用率和空间利用率。对于在农场应用或在种养海藻或光合作用细菌的池塘应用来讲,通过在水面覆盖一层透明体,可以减少与水面成较大入射角照射到水面的光线所产生的反射,从而有可能将更多光线引入水中。在此情况下,可根据透明体所应用的地点,优选地将透明体表面凸起的方向调整到可以将最大量光线引入水中的位置。此外,通过在水面上方设置一层透明体,可将光线集中到一个特定区域,可以向人工种养产品或水面下的人工种养产品提供更大量的光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特定区域的水面覆盖有透明体,则可以提高水中的采光率。除此以外,在水面下增设透明体或装设反射体可以提高日光的利用率。以图9(A)和(B)所示的相同方式,通过收集环境中的日光和人造光,可将更大量光线引入特定的室内区域。具体示例用直径为0.25毫米的聚合物光纤排列成如图2(D)所示、且使用三种类型透明体完成一个实验,即固定在带有双面胶膜的2毫米厚丙烯酸树脂制透明保持板上的第一透明体;由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制造、大约0.16毫米厚、一侧表面具有多条角形截面凸起的透明片构成的第二透明体;由三菱人造纤维株式会社制造、大约0.5毫米厚、一侧表面具有多条三角形截面凸起的第三透明体。形状如图11所示的两个建筑模型是由3毫米厚的轻质木材做成,模型中放置有透明体,通过用日光照射在建筑物上,可用肉眼确认透明体的效果。实验结果是在第一透明体和第二透明体中可清楚观察到图1(C)、(D)和(E)以及图6(A)中所示特性。此外,在第三透明体中可清楚观察到图6(B)所示特性。至于每种透明体本身,利用市场有售的激光指示笔所发红光进行照射,可以得出肯定结论第一和第二透明体具有图9(A)所示特性,第三透明体具有图7(A)所示特性。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线分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使光线射入透明体的一侧表面并使光线产生漫射、折射或分光、或漫折射复合作用,从而将光线引入一个被障碍物遮挡而采光不足的区域,呈平板状、薄膜状或布状的透明体能使射入其一侧表面的光线产生漫射、折射或分光、或漫折射复合作用,并从另一表面输出光线。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山宣夫
申请(专利权)人:STI日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山景市谷歌公司] 2014年12月07日 14:08
    布控是海关对出入境货物实施随机抽查的一种方式
    0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