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风道荷电喷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15330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10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风道荷电喷雾装置,包括外风道和内风道;所述外风道包括圆柱形外管段和外风机,所述外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外管段的末端;所述内风道包括渐缩型内管段、电极、喷嘴、输水管和内风机;所述渐缩型内管段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外管段中,所述电极固定设置在所述渐缩型内管段的前端,所述内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渐缩型内管段的末端;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渐缩型内管段内与所述输水管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风道和内风道的结构设计,既能解决荷电细水雾卷吸,又能满足卫生防疫、农业植保、降温除尘等不同场合喷雾距离要求的双风道荷电喷雾装置,保持电极环干燥,提高喷雾器荷电稳定性,减少药液浪费,提高喷雾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荷电喷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风道荷电喷雾装置
技术介绍
感应荷电喷雾技术是利用静电作用控制雾滴运动来改善喷雾特性的一种方法,该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静电喷涂、薄膜制备、喷射成形、静电捕集、农药喷洒等领域。该方法中雾滴携带与电极相反的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动能较小的微细雾滴会沿电场线向喷射反向卷吸。常规的轴流风送技术在大型喷雾器上表现尚可,但对于小型或手持式喷雾器,风机功率和体积的限制会将卷吸带来的危害放大,例如,雾滴向电极卷吸并沉积,电压升高时积液部位发生电晕放电,导致喷雾电流降低;其次,卷吸的覆盖范围往往大于渐缩型风道的出口面积,导致回流的雾滴在风道外壁上形成积液,不仅浪费药液,同时影响产品的用户体验。因此很有必要研制一种既能解决荷电细水雾卷吸,又能满足不同场合喷雾距离需求的双风道喷雾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双风道荷电喷雾装置,解决了荷电细水雾卷吸的问题,提高了喷雾器荷电稳定性,减少药液浪费,通过整个装置的结构优化提高了喷雾距离,能满足卫生防疫、农业植保、降温除尘等不同场合对喷雾距离的要求,从而克服感应荷电喷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难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风道荷电喷雾装置,包括外风道和内风道;所述外风道包括圆柱形外管段和外风机,所述外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外管段的末端;所述内风道包括渐缩型内管段、电极、喷嘴、输水管和内风机;所述渐缩型内管段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外管段中,所述电极固定设置在所述渐缩型内管段的前端,所述内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渐缩型内管段的末端;所述喷嘴设置在所述渐缩型内管段内且位于所述电极与所述内风机之间,所述喷嘴与所述输水管通过快速接头连接。上述方案中,所述渐缩型内管段包括渐缩段,所述渐缩段采用维托辛思基曲线,所述渐缩段的前端连接第一直管段,后端连接第二直管段,所述第一直管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直管段的直径。上述方案中,所述圆柱形外管段的末端还固定安装有集流器。上述方案中,所述圆柱形外管段的前端设计为扩张口,所述扩张口为圆弧形。上述方案中,还包括鱼雷状导流体,所述鱼雷状导流体同轴固定在所述渐缩型内管段中,所述喷嘴和所述快速接头安装在所述鱼雷状导流体内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板状导流体,所述板状导流体的一侧与所述渐缩型内管段的后端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圆柱形外管段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板状导流体的数量为4片,4片所述板状导流体均匀分布在所述渐缩型内管段和所述圆柱形外管段之间。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极的形状为环形。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的平面与所述喷嘴的出口距离为6-10毫米。上述方案中,还包括手持握柄,所述手持握柄固定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外管段的外壳上,所述手持握柄与所述圆柱形外管段为倾斜安装,倾斜角度α为30-45度。上述方案中,所述圆柱形外管段和所述渐缩型内管段由绝缘材料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外风道和内风道的结构设计,在所述外风道和所述内风道的尾部分别安装不同风量的轴流风机形成串联,所述外风机主要提供一圈环形气幕,对卷吸回流的微细雾滴进行二次风送,防止其沉降在所述内风道上;所述内风机主要提供雾滴群向前的输送动力,并保持所述电极的干燥。2、本技术所述扩张口能增大气流作用范围;所述集流器能来提高所述外风机的进风量。3、本技术所述鱼雷状导流体能有效的减小所述喷嘴和快速接头台阶面形成的风阻。4、本技术所述外风道和所述内风道之间设置板状导流体,能有效提升环形气幕出风速度和均匀性。5、本技术所述手持握柄与所述圆柱形外管段1为倾斜安装,保证喷雾器在使用时便于上扬一定角度,有利于提高喷雾距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双风道荷电喷雾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双风道荷电喷雾装置俯视图。图中,1、圆柱形外管段;2、渐缩型内管段;3、外风机;4、电极;5、喷嘴;6、输水管;7、内风机;8、快速接头;9、渐缩段;10、集流器;11、扩张口; 12、鱼雷状导流体;13、板状导流体;14、手持握柄;15、绝缘支架;16、螺丝;17、第一直管段;18、第二直管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述双风道荷电喷雾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双风道荷电喷雾装置的风道分为内外两层,包括外风道和内风道,所述外风道和所述内风道的尾部分别安装不同风量的轴流风机形成串联,其中外风道的外风机风量大于内风道的内风机风量,在所述双风道荷电喷雾装置工作时,两风机同时运行,共同作用,克服感应荷电喷雾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技术难题。所述外风道包括圆柱形外管段1、外风机3和手持握柄14,所述外风机3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外管段1的末端;所述外风机3主要提供一圈环形气幕,对卷吸回流的微细雾滴进行二次风送,防止其沉降在所述内风道上。所述圆柱形外管段1的前端设计为扩张口11,所述扩张口 11为圆弧形,增大气流作用范围。所述圆柱形外管段1的末端固定安装有集流器10,所述集流器10位于所述外风机3的外部用来来提高所述外风机3的进风量。所述手持握柄14固定设置在所述圆柱形外管段1的外壳上,所述手持握柄14与所述圆柱形外管段1为倾斜安装,优选地,倾斜角度α为30-45度,保证喷雾器在使用时便于上扬一定角度,有利于提高喷雾距离。所述内风道包括渐缩型内管段2、电极4、喷嘴5、输水管6、内风机7和鱼雷状导流体12。所述渐缩型内管段2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外管段1中,所述渐缩型内管段2包括渐缩段9,所述渐缩段9采用维托辛思基曲线,所述渐缩段9的前端连接第一直管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风道荷电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风道和内风道;所述外风道包括圆柱形外管段(1)和外风机(3),所述外风机(3)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外管段(1)的末端;所述内风道包括渐缩型内管段(2)、电极(4)、喷嘴(5)、输水管(6)和内风机(7);所述渐缩型内管段(2)同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圆柱形外管段(1)中,所述电极(4)固定设置在所述渐缩型内管段(2)的前端,所述内风机(7)固定安装在所述渐缩型内管段(2)的末端;所述喷嘴(5)设置在所述渐缩型内管段(2)内且位于所述电极(4)与所述内风机(7)之间,所述喷嘴(5)与所述输水管(6)通过快速接头(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锋顾维锴梁晓会储进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