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式万向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475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9
一种防脱式万向节,包括座体以及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包括球头以及连接于球头上的连接轴;所述座体侧边开有进口以及转向槽,上端开设有外孔;所述转向槽位于进口上方且与进口相通;所述转向槽上端与外孔相通;所述球头由进口进入座体内,所述座体底部连接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底盖、弹簧、竖向推块以及防脱座;所述防脱座包括防脱端以及连接于防脱端下方的下滑座;所述底盖上方连接有带动杆;所述竖向推块上开有与带动杆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带动杆穿至于连接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座体底部连接有防脱机构,通过转动底盖使防脱端向上移动,使转向轴无法从进口松脱,从而达到防脱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脱式万向节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脱式万向节。
技术介绍
万向节,一种作为传动部件的连接部件。现有有些万向节在转向轴的连接上,转向轴一般由座体侧边开有的进口进入从而座体与实现连接,但该连接方式并不具备防脱结构,因此转向轴有几率从进口松脱,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转向轴松脱的防脱式万向节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防脱式万向节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座体以及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包括球头以及连接于球头上的连接轴;所述座体侧边开有进口以及转向槽,上端开设有外孔;所述转向槽位于进口上方且与进口相通;所述转向槽上端与外孔相通;所述球头由进口进入座体内,所述座体底部连接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底盖、弹簧、竖向推块以及防脱座;所述座体下端设有竖向滑动段、开有内螺纹的螺纹段、以及转动连接端;所述竖向滑动段上开有竖向滑孔;所述螺纹段位于竖向滑动段下方,转动连接端位于螺纹段下方;所述防脱座包括防脱端以及连接于防脱端下方的下滑座;所述下滑座竖向滑动连接于竖向滑孔上;所述竖向推块螺纹连接于螺纹段上;所述底盖转动连接于转动连接端上;所述底盖上方连接有带动杆;所述竖向推块上开有与带动杆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带动杆穿至于连接孔内;所述下滑座下方外侧连接有底板;所述弹簧连接于底板与竖向滑动段之间。所述防脱端呈球状。所述底板外侧上方连接有外环套;所述弹簧位于外环套内。所述带动杆为方形杆;所述连接孔为方形孔。所述底盖侧边开有转动环槽;所述转动连接端内侧连接有与转动环槽相对应的转动环;所述底盖通过转动环槽转动连接于转动环上而与转动连接端转动连接。本技术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技术在座体底部连接有防脱机构,通过转动底盖使防脱端向上移动,使转向轴无法从进口松脱,从而达到防脱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防脱式万向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防脱式万向节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防脱式万向节的剖视图(转向轴可松脱时);图4是图3的A部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防脱式万向节的剖视图(转向轴无法松脱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参阅图1至图5。一种防脱式万向节,包括座体1以及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包括球头2以及连接于球头2上的连接轴3;所述座体1侧边开有进口4以及转向槽5,上端开设有外孔6;所述转向槽5位于进口4上方且与进口4相通;所述转向槽5上端与外孔6相通;所述球头2由进口4进入座体1内,所述座体1底部连接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底盖7、弹簧8、竖向推块9以及防脱座;所述座体1下端设有竖向滑动段10、开有内螺纹的螺纹段11、以及转动连接端12;所述竖向滑动段10上开有竖向滑孔13;所述螺纹段11位于竖向滑动段10下方,转动连接端12位于螺纹段11下方;所述防脱座包括防脱端14以及连接于防脱端14下方的下滑座15;所述下滑座15竖向滑动连接于竖向滑孔13上;所述竖向推块9螺纹连接于螺纹段11上;所述底盖7转动连接于转动连接端12上;所述底盖7上方连接有带动杆16;所述竖向推块9上开有与带动杆16相匹配的连接孔17;所述带动杆16穿至于连接孔17内;所述下滑座15下方外侧连接有底板18;所述弹簧8连接于底板18与竖向滑动段10之间。具体的,所述防脱端14呈球状。具体的,所述底板18外侧上方连接有外环套19;所述弹簧8位于外环套19内。具体的,所述带动杆16为方形杆;所述连接孔17为方形孔。具体的,所述底盖7侧边开有转动环槽21;所述转动连接端12内侧连接有与转动环槽21相对应的转动环22;所述底盖7通过转动环槽21转动连接于转动环22上而与转动连接端12转动连接。使用说明:本技术使用时,首先将球头2由进口进入座体1内,接着将球头2上移(参考图1),接着转动底盖7,带动杆16也随着一起转动,通过带动杆16带动竖向推块9转动使竖向推块9向上移动(因为竖向推块9螺纹连接于螺纹段11上),竖向推块9向上移动时推动防脱座沿竖向滑动段10向上移动,这时弹簧8压缩,转动底盖7直至防脱座移至图5状态,这时球头2无法从进口4处松脱;而当需要将转向轴从座体1内取出时,同原理通过转动底盖7使竖向推块9下移,弹簧8因恢复原状推动竖向推块9下移直至图3、图4状态,这时球头2可由进口松脱出去,其操作非常简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脱式万向节,包括座体(1)以及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包括球头(2)以及连接于球头(2)上的连接轴(3);所述座体(1)侧边开有进口(4)以及转向槽(5),上端开设有外孔(6);所述转向槽(5)位于进口(4)上方且与进口(4)相通;所述转向槽(5)上端与外孔(6)相通;所述球头(2)由进口(4)进入座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底部连接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底盖(7)、弹簧(8)、竖向推块(9)以及防脱座;所述座体(1)下端设有竖向滑动段(10)、开有内螺纹的螺纹段(11)、以及转动连接端(12);所述竖向滑动段(10)上开有竖向滑孔(13);所述螺纹段(11)位于竖向滑动段(10)下方,转动连接端(12)位于螺纹段(11)下方;所述防脱座包括防脱端(14)以及连接于防脱端(14)下方的下滑座(15);所述下滑座(15)竖向滑动连接于竖向滑孔(13)上;所述竖向推块(9)螺纹连接于螺纹段(11)上;所述底盖(7)转动连接于转动连接端(12)上;所述底盖(7)上方连接有带动杆(16);所述竖向推块(9)上开有与带动杆(16)相匹配的连接孔(17);所述带动杆(16)穿至于连接孔(17)内;所述下滑座(15)下方外侧连接有底板(18);所述弹簧(8)连接于底板(18)与竖向滑动段(10)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式万向节,包括座体(1)以及转向轴;所述转向轴包括球头(2)以及连接于球头(2)上的连接轴(3);所述座体(1)侧边开有进口(4)以及转向槽(5),上端开设有外孔(6);所述转向槽(5)位于进口(4)上方且与进口(4)相通;所述转向槽(5)上端与外孔(6)相通;所述球头(2)由进口(4)进入座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1)底部连接有防脱机构;所述防脱机构包括底盖(7)、弹簧(8)、竖向推块(9)以及防脱座;所述座体(1)下端设有竖向滑动段(10)、开有内螺纹的螺纹段(11)、以及转动连接端(12);所述竖向滑动段(10)上开有竖向滑孔(13);所述螺纹段(11)位于竖向滑动段(10)下方,转动连接端(12)位于螺纹段(11)下方;所述防脱座包括防脱端(14)以及连接于防脱端(14)下方的下滑座(15);所述下滑座(15)竖向滑动连接于竖向滑孔(13)上;所述竖向推块(9)螺纹连接于螺纹段(11)上;所述底盖(7)转动连接于转动连接端(12)上;所述底盖(7)上方连接有带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珠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吉优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