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稳定变向的万向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153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8 21:54
一种可稳定变向的万向节,包括星形套以及套设于星形套外的钟形壳,星形套外壁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外沟道,钟形壳内壁设有若干与外沟道相对应的内沟道,内沟道与外沟道之间设有滚珠,所述星形套内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减震腔室;所述减震腔室中部皆设有一弹性膜;所述弹性膜中心设有一缓冲球;所述弹性膜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橡胶膜,上下两侧的橡胶膜与减震腔室内壁围合形成上缓冲腔、下缓冲腔;所述减震腔室之间设有一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内中部顶面设有一固定块,底面设有与固定块位置相对的立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稳定变向的万向节能够滚珠出现震动时,依旧使滚珠稳定的进行滚动,从而保证变向时的稳定性。

A Kind of Steady Directional Universal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able variable direction universal joint, which comprises a star sleeve and a bell shell arranged outside the star sleeve. The outer wall of the sta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outer channels with uniform circumferential distributi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ell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inner channels corresponding to the outer channel, the inner channel and the outer channel are provided with balls,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tar sleeve are provided with symmetrical shock absorption chambers. An elastic membran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a buffer ball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the elastic membrane;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elastic membrane are provided with symmetrical rubber membranes,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sides of the elastic membrane are enclosed with the wall of the shock absorption chamber to form an upper buffer chamber and a lower buffer chamber; a buffer chamb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hock absorption chambers; a fixed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middle part of the buffer chamber, and a fixed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Set opposite posts. When the ball vibrates, the universal energy sav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still make the ball roll stably, thereby ensur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ball when it changes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稳定变向的万向节
本技术涉及一种万向节,特别是一种可稳定变向的万向节。
技术介绍
万向节是一种可实现变角度动力传递的机件,是汽车驱动系统的万向传动装置的关节部位,万向节的万向转动依靠于滚珠在内沟道、外沟道内的滚动,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汽车一旦开始行驶,便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震动,尤其行驶至颠簸路段时,这种震动情况则为更为明显,当汽车震动时,安装于汽车上的万向节也会随之出现震动,此时滚珠在滚动时受到震动力影响便会出现跳动的情况,当滚珠无法稳定顺着内沟道与外沟道进行滚动时,万向节在变向时极易出现短暂的卡顿的情况,导致变向不稳定和不及时的情况,在行车过程中,每一次变向都是根据特定的行驶状况决定,若是无法稳定的进行变向,极有可能引发意外,导致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稳定变向的万向节,它能够滚珠出现震动时,依旧使滚珠稳定的进行滚动,从而保证变向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公开一种可稳定变向的万向节,包括星形套以及套设于星形套外的钟形壳,星形套外壁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外沟道,钟形壳内壁设有若干与外沟道相对应的内沟道,内沟道与外沟道之间设有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套内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减震腔室;所述减震腔室中部皆设有一弹性膜;所述弹性膜中心设有一缓冲球;所述弹性膜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橡胶膜,上下两侧的橡胶膜与减震腔室内壁围合形成上缓冲腔、下缓冲腔;所述减震腔室之间设有一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内中部顶面设有一固定块,底面设有与固定块位置相对的立柱;所述固定块与立柱之间通过一弹性管相连接;所述立柱内设有一与弹性管相贯通的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通过一连接管与下缓冲腔相贯通;所述弹性管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弹性囊,左侧弹性囊与弹性管相对的一侧设有正极磁板,右侧弹性囊与弹性管相对的一侧设有与正极磁板相吸的负极磁板;所述弹性囊与和其相邻的上缓冲腔之间通过排气管相连接。所述弹性囊上侧设有一限位板,弹性囊下侧设有一与缓冲腔室内壁相匹配的限位环,弹性囊上下两端分别于限位板、限位环相切贴合;所述缓冲腔室下部设有一定位板;所述限位环与定位板之间设有一弹簧。所述上缓冲腔与下缓冲腔内皆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弹性杆,弹性杆与橡胶膜相邻;所述弹性杆相对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缓冲球的直径。所述缓冲球内设有一蓄水腔室;所述蓄水腔室内充满有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结构的可稳定变向的万向节可通过弹性膜、橡胶膜、弹性囊以及弹性管等部件形成多道缓冲,使传递至星形套内的震动力被不断缓冲,保证星形套不受震动力的影响,从而有效缓冲在星形套的外沟道内滚动的滚珠的震动力,避免滚珠受到震动力的影响导致滚动轨迹不稳定的情况,保证万向节变向时的稳定性,使行车过程中的行车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稳定变向的万向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稳定变向的万向节,包括星形套1以及套设于星形套1外的钟形壳2,星形套1外壁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外沟道3,钟形壳2内壁设有若干与外沟道3相对应的内沟道4,内沟道4与外沟道3之间设有滚珠5,所述星形套1内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减震腔室6;所述减震腔室6中部皆设有一弹性膜7;所述弹性膜7中心设有一缓冲球8;所述弹性膜7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橡胶膜9,上下两侧的橡胶膜9与减震腔室6内壁围合形成上缓冲腔10、下缓冲腔11;所述减震腔室6之间设有一缓冲腔室12;所述缓冲腔室12内中部顶面设有一固定块13,底面设有与固定块13位置相对的立柱14;所述固定块13与立柱14之间通过一弹性管15相连接;所述立柱14内设有一与弹性管15相贯通的通气管路16;所述通气管路16通过一连接管17与下缓冲腔11相贯通;所述弹性管15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弹性囊18,左侧弹性囊18与弹性管15相对的一侧设有正极磁板19,右侧弹性囊18与弹性管15相对的一侧设有与正极磁板19相吸的负极磁板20;所述弹性囊18与和其相邻的上缓冲腔10之间通过排气管21相连接。所述弹性囊18上侧设有一限位板22,弹性囊18下侧设有一与缓冲腔室12内壁相匹配的限位环23,弹性囊18上下两端分别于限位板22、限位环23相切贴合;所述缓冲腔室12下部设有一定位板24;所述限位环23与定位板24之间设有一弹簧25。所述上缓冲腔10与下缓冲腔11内皆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弹性杆26,弹性杆26与橡胶膜9相邻;所述弹性杆26相对的端部之间的间距小于缓冲球8的直径。所述缓冲球8内设有一蓄水腔室27;所述蓄水腔室27内充满有水。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当万向节发生震动时,滚珠5随之发生震动,而随着滚珠5顺着外沟道3的轨迹进行滚动,震动力则会传递至星形套1上,然后通过弹性膜7传递至缓冲球8上,缓冲球8受到震动力影响,则会出现上下震动,当缓冲球8向上震动时,缓冲球8则会对弹性膜7进行向上拉扯,弹性膜7则会产生弹性对缓冲球8上的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同时向上震动的缓冲球8则会对上侧橡胶膜9向上挤压,上侧橡胶膜9随之产生弹性,进一步对缓冲球8上的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当上侧橡胶膜9向上变形时,上缓冲腔10内的气压则会变大,上缓冲腔10内的高压气体则会通过排气管21被排入到弹性囊18内,随着高压气体不断输入,弹性囊18则会不断膨胀,弹性囊18在膨胀时,则会产生弹性,这股弹性则会与高压气体形成对抗,并通过高压气体反作用至上侧橡胶膜9上,上侧橡胶膜9则会再次对缓冲球8上的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当弹性囊18膨胀后,左右两侧的弹性囊18则会彼此靠近,左右两侧的正极磁板19与负极磁板20之间的间距则会不断变小,正极磁板19与负极磁板20最终则会吸附在一起,而弹性管15则会被紧压于正极磁板19与负极磁板20之间,而弹性管15则会作为一道缓冲,在左侧弹性囊18与右侧弹性囊18对撞后,使左右两侧的弹性囊18在弹性管15的弹性作用进一步得到缓冲,而彼此接触的左右两侧的弹性囊18能够彼此分担缓冲震动力的工作,避免弹性囊18膨胀过度导致损坏的情况。当缓冲球8向下震动时,缓冲球8则会对弹性膜7向下拉扯,同时对下侧橡胶膜9向下挤压,弹性膜7与下侧橡胶膜9皆会产生弹性对缓冲球8上的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当下侧橡胶膜9向下变形时,下缓冲腔11内的气压则会变大,下缓冲腔11内的高压气体则会通过连接管17传递至通气管路16内,最终通过通气管路16进入到弹性管15内,弹性管15随之膨胀,并将正极磁板19与负极磁板20撑开,使两者分离,从而使弹性囊18复位,以备下侧缓冲减震,而弹性管15被撑开时,弹性管15也会产生弹性对高压气体进行对抗,通过对高压气体的反推将反推力最终作用至下侧橡胶膜9,使下侧橡胶膜9进一步对缓冲球8上的震动力进行缓冲减震。综上所述可知,本技术可通过弹性膜7、橡胶膜9、弹性囊18以及弹性管15等部件形成多道缓冲,使传递至星形套1内的震动力被不断缓冲,保证星形套1不受震动力的影响,从而有效缓冲在星形套1的外沟道3内滚动的滚珠5的震动力,避免滚珠5受到震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稳定变向的万向节,包括星形套以及套设于星形套外的钟形壳,星形套外壁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外沟道,钟形壳内壁设有若干与外沟道相对应的内沟道,内沟道与外沟道之间设有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套内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减震腔室;所述减震腔室中部皆设有一弹性膜;所述弹性膜中心设有一缓冲球;所述弹性膜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橡胶膜,上下两侧的橡胶膜与减震腔室内壁围合形成上缓冲腔、下缓冲腔;所述减震腔室之间设有一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内中部顶面设有一固定块,底面设有与固定块位置相对的立柱;所述固定块与立柱之间通过一弹性管相连接;所述立柱内设有一与弹性管相贯通的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通过一连接管与下缓冲腔相贯通;所述弹性管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弹性囊,左侧弹性囊与弹性管相对的一侧设有正极磁板,右侧弹性囊与弹性管相对的一侧设有与正极磁板相吸的负极磁板;所述弹性囊与和其相邻的上缓冲腔之间通过排气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稳定变向的万向节,包括星形套以及套设于星形套外的钟形壳,星形套外壁上设有若干呈圆周均匀分布的外沟道,钟形壳内壁设有若干与外沟道相对应的内沟道,内沟道与外沟道之间设有滚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星形套内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减震腔室;所述减震腔室中部皆设有一弹性膜;所述弹性膜中心设有一缓冲球;所述弹性膜上下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橡胶膜,上下两侧的橡胶膜与减震腔室内壁围合形成上缓冲腔、下缓冲腔;所述减震腔室之间设有一缓冲腔室;所述缓冲腔室内中部顶面设有一固定块,底面设有与固定块位置相对的立柱;所述固定块与立柱之间通过一弹性管相连接;所述立柱内设有一与弹性管相贯通的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通过一连接管与下缓冲腔相贯通;所述弹性管左右两侧设有互为对称的弹性囊,左侧弹性囊与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珠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吉优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