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19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涉及沥青公路破损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包括液压缸体、活塞和风机,所述液压缸体内沿径向方向依次设立多个独立的缸室,所述每个缸室内均设有活塞;所述液压缸体的内空心舵机机体,所述液压缸体外设有用于固定空心舵机机体的缸盖,所述缸盖上开设有孔洞;所述空心舵机机体内设有舵机转子,舵机转子上开设有风洞和出料口,所述风机位于舵机转子上并通向风洞;所述每个活塞均环环相扣,所述每个活塞的一端均伸出液压缸体外,且末端压头紧密接触;所述空心舵机机体与舵机转子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液压缸和风机的配合使用,使沥青能快速、有效的对路面微破损进行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
本技术涉及沥青公路破损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的里程越来越长,而我国城市的公路主要以沥青路面为主,在此背景下,路面出现破损的概率越来越大。沥青路面的破损往往是从微小破损开始,随着车辆的不断碾压,裂纹或破碎处逐渐扩大,直至形成影响车辆通行的破损路面,公路一旦出现大裂纹破损,则会影响该条道路乃至附近数条道路的交通。现有技术中对沥青路面的破损修复往往通过沥青修复车在道路上运行,为了实现杂质碎屑、沥青烘干和压实等一系列操作,修复装置往往较为复杂且多样,体积庞大,使用时造成较高的人力成本浪费,性价比较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占用安装空间小、能快速修复的用于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来满足工作人员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用于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利用液压缸和风机的配合使用,使沥青能快速、有效的对路面微破损进行修复,占用安装空间小,实用性强。用于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包括液压缸体和风机,所述液压缸体呈截面成环形圆柱状,中心处为贯通的安装空间,所述液压缸体的缸室位于所述中心处以外的周壁内,缸室内设有与缸室配合的内活塞,所述缸室还连接有能向缸室内泵入或抽出液体的液压泵;所述内活塞一端伸出所述缸室外,形成一中空圆柱形的中空安装部;所述中空安装部内固设有空心舵机机体,所述中空安装部的端面为用于固定空心舵机机体的缸盖;所述空心舵机机体内设有舵机转子,所述舵机转子上开设有贯通安装空间与外界的风洞和出料口,所述缸盖上开设两个有能同时与风洞和出料口对齐的孔洞,所述风机位于安装空间内并受控于车载计算机能向所述风洞出风,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受控于车载计算机以供给沥青的管路,所述空心舵机受控于车载计算机驱动舵机转子旋转。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体内沿径向方向依次设立多个独立的缸室,所述每个缸室内均设有活塞,所述内活塞位于最靠内的缸室内,出内活塞外,其他活塞伸出缸室外的部分为一环形的末端压头,所述末端压头及所述中空安装部从外到内依次同心的嵌套在一起,且相互间滑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缸室的数量为三个,从外到内分别为外缸室、中缸室和内缸室。进一步的,所述风机内还设有用于加热空气的电热丝。进一步的,所述缸盖卡接于所述中空安装部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在液压缸体内增设空心舵机机体,空心舵机机体上外设有缸盖,空心舵机机体内设有舵机转子,舵机转子在空心舵机机体的驱动下旋转,当舵机转子上的风洞与缸盖上的的孔洞重合时,打开风机,以强冷风模式对路面破损处进行吹洗,清除杂质碎屑。然后关闭风机后可让沥青从出料口流出,填补路面微破损;而后通过液压推动活塞伸缩,从而利用缸盖对已填补的沥青坑洞进行进一步压实,达到修复沥青路面微破损坑洞的效果,在压实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中空舵机将风洞和出料口转至被缸盖遮挡的状态,以避免杂物进入风洞和出料口转,本技术中同一机构可进行清洁、出料和压实,操作实用性强,结构简单,占用的安装空间大幅减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液压缸体的剖视图。图中的附图标记为:液压缸体1、外活塞11、中活塞12、内活塞13、空心舵机机体2、缸盖21、舵机转子3、风洞31、出料口32、风机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如图1所示,修复机构包括一液压缸体1,该液压缸体1为中空圆柱体,且在液压缸体1内部沿径向方向从内到外同心的被分割为三个相互独立的,且横截面为环形的缸室,而最内部的中心处则留有一贯通的安装空间,三个缸室内由外到内分别设有外活塞11、中活塞12和内活塞13,外活塞11的一端与液压缸体1最外侧缸体配合,另一端穿过最外侧的缸体露在液压缸体1外;中活塞12的一端与液压缸体1中间的缸室配合,另一端穿过中间的缸室露在液压缸体1外;内活塞13的一端与液压缸体1的内缸室配合,另一端穿过内的缸室露在液压缸体1外;外活塞11和中活塞12伸出液压缸体1外的部分均为环形的末端压头,内活塞13伸出液压缸体1外的部分则是已一圆柱形中空安装部,它们从外到内依次嵌套并且相互间滑动配合。各个缸室可通过软管与液压泵连通,通过向各个缸室内泵入液压油或抽出液压油可驱动各活塞在液压缸体1内上下运动,进而驱动与各活塞连接的末端压头上下运动,实施对已经填补的微破损路面的压实。中空安装部的中心空心处固定的安装有空心舵机机体2,空心舵机机体2呈圆柱体,空心舵机机体2的腔室内转动连接有舵机转子3。空心舵机机体2通过穿过安装空间的电源线与供电装置连通,当启动舵机机体时,舵机转子3在空心舵机机体2的驱动下可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中空安装部朝向地面一端为卡接的缸盖21,用于固定空心舵机机,增加空心舵机机的稳定性,同时方便拆卸。如图2所示,舵机转子3上开有两个通孔,一个为风洞31,另一个为出料口32,风洞31和出料口32位于舵机转子3轴线的两侧。舵机转子3朝向安装空间内的一端上固设有风机4,风机4的出风口通向风洞31,通过穿过安装空间的电源线与供电装置连通,同时风机4内还设有加热空气用的电热丝,风机4可被控的在强冷风模式和高温热模式间切换,即在风起启动时开始或关闭电热丝发热。缸盖21上开设有与风洞31等大的第一孔洞以及与出料口32等大的第二孔洞,第一孔洞与第二孔洞的位置设置使得他们可以与风洞31和出料口32相互配合,也就是说,风洞31可在随着舵机转子3转动至与第一孔洞同轴,同时出料口32也与第二孔洞同轴。启动电源,空心舵机机体2驱动舵机转子3旋转,舵机转子3转至将风洞31与缸盖21的第一孔洞重合,当风机4以强冷风模式对路面破损处进行吹洗,清除杂质碎屑;出料口32可通过穿过安装空间的管路连至用于盛放沥青的沥青料箱,沥青料箱上安装有供料泵,于是沥青料箱可通过供料泵向出料口32提供沥青料,在沥青料流出填补路面破损的坑洞后,再次将舵机转子3转动使风洞31与缸盖21的孔洞重合,切换至风机4的高温热模式对沥青进行烘烤。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可通过如机械手一类的执行机构来驱动,使得舵机一端至于路面破损处上方,启动舵机转子3使其转至将风洞31与缸盖21上预留的孔洞重合,打开风机4,以强冷风模式对路面破损处进行吹洗,清除杂质碎屑。而后风机4关闭,供料泵打开,沥青从出料口32流出,填补路面破损坑洞一部分。随后风机4再次打开,以高温热风模式烘烤已填部分沥青的坑洞。烘烤结束后风机4关闭,旋转舵机转子3,关闭风洞31和出料口32,避免异物进入到风洞31和出料口32中,本例中舵机转子3的旋转量为逆时针或顺时针旋转90度,启闭闭风洞31及出料口32式时的旋转方向相反。液压泵将液压油泵入给液压缸体1控制内活塞13的独立缸室,液压泵工作,推动内活塞13对已填部分沥青的坑洞进行第一步压实。第一步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体和风机,所述液压缸体呈截面成环形圆柱状,中心处为贯通的安装空间,所述液压缸体的缸室位于所述中心处以外的周壁内,缸室内设有与缸室配合的内活塞,所述缸室还连接有能向缸室内泵入或抽出液体的液压泵;所述内活塞一端伸出所述缸室外,形成一中空圆柱形的中空安装部;/n所述中空安装部内固设有空心舵机机体,所述中空安装部的端面为用于固定空心舵机机体的缸盖;所述空心舵机机体内设有舵机转子,所述舵机转子上开设有贯通安装空间与外界的风洞和出料口,所述缸盖上开设两个有能同时与风洞和出料口对齐的孔洞,所述风机位于安装空间内并受控于车载计算机能向所述风洞出风,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受控于车载计算机以供给沥青的管路,所述空心舵机受控于车载计算机驱动舵机转子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沥青公路微破损的修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缸体和风机,所述液压缸体呈截面成环形圆柱状,中心处为贯通的安装空间,所述液压缸体的缸室位于所述中心处以外的周壁内,缸室内设有与缸室配合的内活塞,所述缸室还连接有能向缸室内泵入或抽出液体的液压泵;所述内活塞一端伸出所述缸室外,形成一中空圆柱形的中空安装部;
所述中空安装部内固设有空心舵机机体,所述中空安装部的端面为用于固定空心舵机机体的缸盖;所述空心舵机机体内设有舵机转子,所述舵机转子上开设有贯通安装空间与外界的风洞和出料口,所述缸盖上开设两个有能同时与风洞和出料口对齐的孔洞,所述风机位于安装空间内并受控于车载计算机能向所述风洞出风,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受控于车载计算机以供给沥青的管路,所述空心舵机受控于车载计算机驱动舵机转子旋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翔杜鹏广刘文剑赵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宏发路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