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可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0080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19
一种电连接器(100)和可移动平台(1000)。电连接器(100)包括壳体(10)、电路板(20)和电连接部(30)。电路板(20)安装于壳体(10)内并用于与可移动平台(1000)的负载相连。电连接部(30)相对于壳体(10)可浮动,电连接部(30)的至少一部分伸出壳体(10)外,且电连接部(30)伸出壳体(10)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密封圈(40),密封圈(40)用于当电连接器(100)安装在可移动平台(1000)上时,密封电连接部(30)与可移动平台(1000)的机壳(200)之间的间隙,以隔绝壳体(10)内的电路板(20)。其中,电连接部(30)分别与电路板(20)和外部的电池电连接,以使得电路板(20)能够对电池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连接器及可移动平台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
,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可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无人机包括电池,无人机在飞行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震动,电池长期处于震动的条件下会导致金属端子发生磨损,导致两端连接结构接触阻抗变大,连接结构温升很高,严重会导致烧毁电池或无人机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可移动平台。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连接器用于可移动平台,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壳体;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负载相连;和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浮动,所述电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当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时,密封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机壳之间的间隙,以隔绝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电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外部的电池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板能够对所述电池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电连接部相对于壳体可浮动,使得在可移动平台震动的情况下,可减少电连接部的移动,避免电连接部与电池的电池连接端之间的磨损,保证了电连接器的可靠性,另外,位于壳体外的电连接部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用于当电连接器安装在可移动平台上时,密封电连接部与可移动平台的机壳之间的间隙,以隔绝壳体内的电路板,进而避免电路板发生短路等现象,保证了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壳体;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负载相连;和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浮动,所述电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用于设置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当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时,密封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机壳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受到外界的影响;其中,所述电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电和外部的电池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板能够对所述电池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由于电连接部可相对于壳体浮动,因此,在可移动平台发生震动时,电连接部可浮动可以保证电连接器与电池的电池连接端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或发生较少的相对移动,避免电连接部与电池连接端之间的磨损,另外,电连接部伸出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凹陷,第一凹陷处可用于设置一密封圈,这样,当电连接器安装在可移动平台上时,密封圈可以密封电连接部与可移动平台的机壳之间的间隙,以防止壳体内的电路板受到外界的影响,进而避免电路板发生短路等现象,保证了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壳体;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和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可浮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可浮动;其中,所述电连接部分别用于与外部的电池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板能够对所述电池输出电信号进行处理。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电路板固定安装于壳体内,电连接部与壳体可浮动连接,以使得电连接部相对于壳体和电路板可浮动。这样,由于电连接部可相对于壳体和电路板浮动,因此,在可移动平台发生震动时,电连接部可浮动可以保证电连接器与电池的电池连接端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或发生较少的相对移动,避免电连接部与电池连接端之间的磨损。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电连接部通过弹性体与所述壳体可浮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浮动;其中,所述电连接部分别用于与外部的电池和外部的电路板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板能够对所述电池的输出电信号进行处理。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电连接部与壳体可浮动连接,以使得电连接部相对于壳体可浮动。这样,由于电连接部可相对于壳体浮动,因此,在可移动平台发生震动时,电连接部可浮动可以保证电连接器与电池的电池连接端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或发生较少的相对移动,避免电连接部与电池连接端之间的磨损。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可移动平台,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机壳,所述机壳设有机壳开孔;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电连接器,所述壳体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电连接部由所述机壳开孔伸出。上述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平台,由于电连接部可相对于壳体浮动,因此,在可移动平台发生震动时,电连接部可浮动可以保证电连接器与电池的电池连接端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或发生较少的相对移动,避免电连接部与电池连接端之间的磨损,密封圈用于当电连接器安装在可移动平台上时,密封电连接部与可移动平台的机壳之间的间隙,以隔绝壳体内的电路板,进而避免电路板发生短路等现象,保证了电连接器的可靠性。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平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III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弹性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导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和图20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再一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可移动平台1000;电连接器100、壳体10、第一通孔12、安装柱14、第一柱142、第一区缺口1422、第二柱144、第四凹陷146、第一壳16、第二壳18、第三通孔11、电路板20、安装孔22、焊盘24、电连接部30、包覆件32、第一凹陷3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可移动平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负载相连;和/n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浮动,所述电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当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时,密封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机壳之间的间隙,以隔绝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电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外部的电池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板能够对所述电池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可移动平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负载相连;和
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浮动,所述电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当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时,密封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机壳之间的间隙,以隔绝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电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外部的电池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板能够对所述电池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可浮动地与所述壳体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连接部带动所述电路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浮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可浮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可浮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凹陷,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间隔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用于当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时,套设一橡胶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凹陷连通的第三凹陷,所述第二凹陷的深度与所述第三凹陷的深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包括包覆件和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包覆件包覆所述电连接件,所述包覆件的外周面设有所述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包括安装部和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安装部中,所述包覆件包覆所述安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件用于当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浮动时,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机壳相摩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件由耐磨性和强度高材料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件由聚酰胺制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凸缘,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连接部由所述第一通孔延伸出,所述凸缘遮挡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柱,所述电路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柱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用于使得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浮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设有第四凹陷,所述弹性体安装在所述第四凹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的外周面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弹性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缺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安装柱穿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呈凸凹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沿所述第二通孔径向的截面呈锯齿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外周面设有第五凹陷,所述安装孔的周缘位于所述第五凹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凹陷包括相对的两侧面,所述两侧面夹持所述安装孔的周缘,所述两侧面的至少一个呈凸凹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面的至少一个呈锯齿状。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连接有分电线,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通孔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开设有包覆所述分电线的导向孔,所述分电线穿设所述导向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三通孔,两个所述第三通孔分别设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板,每个所述第三通孔安装有一个所述导向件,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两路所述分电线,一路所述分电线穿设其中一个所述导向件,另一路所述分电线穿设另一个所述导向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件开设有6个所述导向孔,所述6个导向孔均分成两排,一路所述分电线包括6条正极线,另一路所述分电级包括6条负极线,所述6条正极线一一穿设一排所述导向孔,所述6条负极线一一穿设另一排所述导向孔。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电线与所述电路板通过焊盘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相背的两侧面的至少一个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第三通孔的周缘。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孔壁形成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用于供所述分电线装入所述导向孔及移出所述导向孔。


27.一种用于可移动平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负载相连;和
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浮动,所述电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且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凹陷,所述第一凹陷用于设置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当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时,密封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机壳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所述壳体内的电路板受到外界的影响;
其中,所述电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路板和外部的电池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板能够对所述电池输出的电信号进行处理。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可浮动地与所述壳体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连接部带动所述电路板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浮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可浮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可浮动。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陷间隔的第二凹陷,所述第二凹陷用于当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平台上时,套设一橡胶圈。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二凹陷连通的第三凹陷,所述第二凹陷的深度与所述第三凹陷的深度不同。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包括包覆件和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包覆件包覆所述电连接件,所述包覆件的外周面设有所述密封圈。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包括安装部和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一部分设于所述安装部中,所述包覆件包覆所述安装部。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件用于当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浮动时,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机壳相摩擦。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件由耐磨性和强度高材料制成。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件由聚酰胺制成。


37.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凸缘,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连接部由所述第一通孔延伸出,所述凸缘遮挡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


3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安装柱,所述电路板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柱穿设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柱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设有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用于使得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浮动。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设有第四凹陷,所述弹性体安装在所述第四凹陷。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柱的外周面设有第一缺口,所述弹性体安装在所述第一缺口。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安装柱穿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呈凸凹状。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沿所述第二通孔径向的截面呈锯齿状。


43.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的外周面设有第五凹陷,所述安装孔的周缘位于所述第五凹陷。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凹陷包括相对的两侧面,所述两侧面夹持所述安装孔的周缘,所述两侧面的至少一个呈凸凹状。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侧面的至少一个呈锯齿状。


46.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连接有分电线,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三通孔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开设有包覆所述分电线的导向孔,所述分电线穿设所述导向孔。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开设有两个所述第三通孔,两个所述第三通孔分别设在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板,每个所述第三通孔安装有一个所述导向件,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两路所述分电线,一路所述分电线穿设其中一个所述导向件,另一路所述分电线穿设另一个所述导向件。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件开设有6个所述导向孔,所述6个导向孔均分成两排,一路所述分电线包括6条正极线,另一路所述分电级包括6条负极线,所述6条正极线一一穿设一排所述导向孔,所述6条负极线一一穿设另一排所述导向孔。


49.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电线与所述电路板通过焊盘连接。


50.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相背的两侧面的至少一个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夹持所述第三通孔的周缘。


51.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孔壁形成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用于供所述分电线装入所述导向孔及移出所述导向孔。


52.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和
电连接部,所述电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伸出所述壳体外,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可浮动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连接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路板可浮动;其中,所述电连接部分别用于与外部的电池和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以使得所述电路板能够对所述电池输出电信号进行处理。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当所述电连接器安装在可移动平台上时,密封所述电连接部与所述可移动平台的机壳之间的间隙,以隔绝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电路板。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凹陷,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凹陷。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部伸出所述壳体外的部分的外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瑞强李日照黄彦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