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67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带状光缆(2、3),它包括若干并置光纤(27)与包围该光纤的叠层结构。该叠层结构包括一透明的聚氯乙烯挤型层(22)与一对高强度聚醚亚胺薄膜(21),其中,该聚氯乙烯挤型层粘结并固定光纤,聚醚亚胺薄膜叠加设置于其上。同时,也可嵌入凯夫拉元件(34)于聚氯乙烯挤型层内并与光纤并置,以提高抗拉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光缆,特别是关于一种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
技术介绍
光纤因其尺寸小、高带宽等优良性能而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并可将多根光纤容纳在一起形成多光纤光缆,增大传输容量。光纤在光缆内不同的配置方式,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光缆,如松套管光缆、紧结构光缆与带状光缆。光缆通常需承受粗糙处理或处于拉伸与挤压环境中,例如,当光缆弯曲或因存储需要而盘卷时,光缆内的光纤即相应承受压力或拉力。另外,光缆内的不同元件部分(如容纳光纤的套管或带状光缆内的保护层)也可因不同的膨胀系数而产生机械张力,这些因素所产生的张力极易使光纤受损,进而影响光纤传输性能。为固持并保护光纤不受损伤,通常需要将光纤装入保护外套或其它保护材料内。圆柱状光缆即采用附加保护层结构以减轻施加于其上的拉力、压力、碰撞与磨损,该类保护层结构通常包括缓冲套管、加强元件与由聚氯乙烯或其它材料制成的外套。松套管光缆内通常另需填充元件,以加强对光纤的保护。但是,制作带状光缆时,圆柱状光缆通常采用的保护装置,如填充元件等不再可行,而其它保护元件,诸如缓冲元件或加强元件则适于采用,并可设置于光纤外。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将光纤编织成片状结构。如美国专利第5,524,679、5,469,895、5,280,558与5,256,468号所揭示,即是将光纤编织为片状支撑结构,之后在该支撑结构外涂覆各种不同类型的保护材料,如弹性环氧树脂等,以与其中的光纤形成柔韧性较好的光缆结构。另外,也可在该片状支撑结构外涂覆或嵌入硬性材料,如环氧树脂等,以形成一硬性格子状的光缆结构。该种柔性与硬性格子状光缆结构具有较好的抗拉能力,但是它需要高度复杂的制造技术,并相应导致成本较高,而且该种光缆结构对碰撞、压力与磨损的承受能力并不强。另一现有带状光缆结构如图3所示,它是美国专利第4,679,897号所揭示的一带状光缆组合1,该光缆组合1包括一对塑料带14、一由若干光纤15组成的光纤带10与一对由塑料材料绝缘的导体12。该光纤带10置于导体12之间,导体12则沿光纤带10纵向设置,且其皆夹于塑料带14之间,光纤带10松弛地容纳于塑料带14与导体12所形成的空间内。该导体12与塑料带14可分担部分施加于该带状光缆组合1上的拉力,以减轻对光纤带10的影响。但是,因为该带状光缆组合1的导体12是熔接在塑料带14上,它容易在拉力的作用下与塑料带14脱离。另外,因为光纤带10在光缆组合1内的设置较为松弛,也容易导致在导体12与塑料带14脱离后的滑出,进而导致光纤带10与其内光纤15的曝露与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柔韧性好的带状光缆,同时它也可对碰撞、压力与磨损具较高的抵抗能力。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带状光缆包括若干并置光纤与一包围该光纤的叠层结构。该叠层结构包括一透明的聚氯乙烯(PolyvinyChloride,PVC)挤型层与一对高强度聚醚亚胺(Kapton)外护层。其中,该聚氯乙烯挤型层粘结并固定光纤,聚醚亚胺外护层则设置于其上,该聚醚亚胺外护层也可替换为其它抗拉材料,如芳纶纤维(Aramid),以提供一韧性保护。另外,也可嵌入凯夫拉(Kevlar)元件于聚氯乙烯挤型层内并与光纤并置,以提高抗拉性能。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带状光缆对碰撞、压力与磨损具有较高的抵抗能力,而且其成本低、柔韧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第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第二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图3是现有技术带状光缆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带状光缆2的第一实施方式包括有若干光纤27与一包围该光纤27的叠层结构。其中该若干光纤27设置于同一平面,并包括有纤芯25、包层24与披覆层23。该叠层结构包括一透明聚氯乙烯挤型层22与一对高强度聚醚亚胺外护层21,其中该聚氯乙烯挤型层22固定若干光纤27于同一平面内,聚醚亚胺外护层21则分别设置并包覆在聚氯乙烯挤型层22的外部。聚氯乙烯挤型层22通过挤压成型于光纤27的外部,并与其结合为一体。聚醚亚胺外护层21的两相对边各具有一凸缘26,该聚醚亚胺外护层也可替换为其它抗拉材料,如芳纶纤维(Aramid),以提供一韧性保护。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聚氯乙烯挤型层22可提供光纤27对碰撞的防护,并增加对压力的抵抗能力,聚醚亚胺外护层21则可提供对磨损的保护与抵抗高温能力,并进一步增强抗拉性能。而且,聚氯乙烯挤型层22与聚醚亚胺外护层21成本较低,本专利技术的带状光缆2在提高对碰撞、压力与磨损与拉力的抵抗性能的同时,其成本则增加不多。本专利技术带状光缆的第二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它包括若干平行并列设置于同一平面的光纤33与一叠层结构(未标示),该叠层结构包括有固定光纤33的聚氯乙烯挤型层32,以及包围该聚氯乙烯挤型层32与光纤33的聚醚亚胺外护层31,且每对光纤33之间均形成有一对凹槽35。附加的凯夫拉加强元件34可嵌入于聚氯乙烯挤型层32之中,并与光纤并列设置,以增加带状光缆3抗拉性能。权利要求1.一种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它包括若干光纤与一外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内置保护层,该内置保护层覆盖在该光纤上并与该光纤结合为一体,该外保护层覆盖在该内置保护层之外。2.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纤包括有纤芯、环围纤芯的包层与环围于包层外的披覆层。3.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其中有一凸缘伸出于外保护层的相对边。4.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光纤的相对边设置有至少一个凯夫拉元件,该凯夫拉元件与该光纤并列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项所述的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凯夫拉元件嵌入于该内置保护层内。6.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其中每对光纤的邻近处均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7.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保护层是由聚醚亚胺材料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保护层是由芳纶材料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置保护层是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10.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其特征在于该若干光纤平行设置。11.一种,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并列设置若干根至少具有纤芯与包层的光纤;2)挤压成型一内置保护层于该若干根光纤上,并使之成为一体;3)包覆外保护层于该内置保护层外,并使之对该内置保护层形成包围。12.根据权利要求11项所述的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内置保护层是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该外护层是由芳纶材料制成。全文摘要一种带状光缆(2、3),它包括若干并置光纤(27)与包围该光纤的叠层结构。该叠层结构包括一透明的聚氯乙烯挤型层(22)与一对高强度聚醚亚胺薄膜(21),其中,该聚氯乙烯挤型层粘结并固定光纤,聚醚亚胺薄膜叠加设置于其上。同时,也可嵌入凯夫拉元件(34)于聚氯乙烯挤型层内并与光纤并置,以提高抗拉性能。文档编号G02B6/44GK1405594SQ01130420公开日2003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叠层结构的带状光缆,它包括若干光纤与一外保护层,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内置保护层,该内置保护层覆盖在该光纤上并与该光纤结合为一体,该外保护层覆盖在该内置保护层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维德克罗斯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