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涉及集成电路器件及其形成方法。
技术介绍
诸如鳍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FinFET)的垂直半导体器件是半导体衬底的表面上的三维结构。鳍从衬底的主体向上延伸,并且可以通过在衬底上沉积鳍材料,蚀刻衬底的非鳍区或其组合来形成。FET的沟道形成在该垂直鳍中,并且在鳍上方(例如,包裹)提供栅极。将栅极包裹在鳍周围增加了沟道区域和栅极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允许栅极从两侧控制沟道。随着集成电路器件变小,器件之间的间距或“节距”可能会导致相邻器件之间的电磁干扰。可以将诸如FinFET的相邻器件电隔离,其中可以将相邻的晶体管用作隔离器件。这样的隔离器件可以称为“打结”器件,其中,打结器件的有源区设置为断开状态。可以偏置隔离器件的栅极(“打结栅极”)以将隔离器件置于断开状态并为相邻的有源器件提供隔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器件,包括:第一电源轨;第一有源区,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多个栅极,接触所述第一有源区并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电路器件,包括:/n第一电源轨;/n第一有源区,在第一方向上延伸;/n多个栅极,接触所述第一有源区并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n第一晶体管,包括所述第一有源区和所述栅极中的第一栅极,所述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阈值电压(VT);/n第二晶体管,包括所述第一有源区和所述栅极中的第二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阈值电压的第二阈值电压;以及/n打结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之间,所述打结晶体管包括所述第一有源区和所述栅极中的第三栅极,其中,所述第三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9 US 62/863,387;20200520 US 16/879,1661.一种集成电路器件,包括:
第一电源轨;
第一有源区,在第一方向上延伸;
多个栅极,接触所述第一有源区并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延伸;
第一晶体管,包括所述第一有源区和所述栅极中的第一栅极,所述第一晶体管具有第一阈值电压(VT);
第二晶体管,包括所述第一有源区和所述栅极中的第二栅极,所述第二晶体管具有不同于所述第一阈值电压的第二阈值电压;以及
打结晶体管,位于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之间,所述打结晶体管包括所述第一有源区和所述栅极中的第三栅极,其中,所述第三栅极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器件,其中,所述第三栅极通过第一导电通孔连接至所述第一电源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器件,其中,所述第一有源区包括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器件,其中,所述打结晶体管是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MOS)晶体管,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电源轨是VDD电源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器件,其中,所述打结晶体管是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NMOS)晶体管,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电源轨是VSS电源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电路器件,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是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电路器件,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是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电路器件,其中,所述多个栅极是多晶硅栅极,所述集成电路器件还包括:
VSS电源轨;
第二有源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其中,多个多晶硅栅极接触所述第二有源区;
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包括所述第二有源区和第一多晶硅栅极,所述第一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具有所述第一阈值电压;
第二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绍伦,江庭玮,庄惠中,苏品岱,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