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935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毂结构,包括本体、形成于所述本体一端的轮辋;以及形成于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轮辋一端的安装盘;所述轮辋与所述安装盘之间通过轮辐形成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安装盘的中心沿其轴向开设有中心孔;所述安装盘靠近所述轮辐的位置沿其周向均布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中心孔和所述螺栓孔均形成有圆角过渡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轮毂结构将中心孔和螺栓孔都设计成圆角过渡结构,这样能够避免因斜面倒角带来的长时间使用出现疲劳裂纹的问题,同时,该轮毂结构以多个风孔的形式形成为轻量化结构,降低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毂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轮毂结构。
技术介绍
轮胎本身是软体的,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轮毂是装在轴上的部件就叫轮毂。现有技术中的轮毂结构其中心的中心孔以及用以轮胎安装的螺栓孔均为斜面倒角结构(具体为45°倒角结构),在汽车长时间运行后,容易在螺孔、中心孔件产生疲劳裂纹,对车辆行驶安全产生较大的影响。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解决中心孔以及螺栓孔倒角的应力集中的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新型轮毂结构,以便能够提高汽车运行过程中轮毂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解决中心孔以及螺栓孔倒角的应力集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实现轻量化设计、制造精度高、轻度大、惯性阻力小、散热能力强的轮毂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轮毂结构,该轮毂结构包括:本体;形成于所述本体一端的轮辋;以及形成于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轮辋一端的安装盘;所述轮辋与所述安装盘之间通过轮辐形成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安装盘的中心沿其轴向开设有中心孔;所述安装盘靠近所述轮辐的位置沿其周向均布有多个螺栓孔;所述中心孔和所述螺栓孔均形成有圆角过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轮辐一端与所述安装盘连接,所述轮辐另一端倾斜地朝向外部延伸;所述轮辋一端与所述轮辐远离所述安装盘一端连接,所述轮辋的另一端朝向远端延伸。进一步的,所述中心孔位于所述安装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位置均形成为所述圆角过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孔位于所述安装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位置均形成为所述圆角过渡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轮辐沿其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风孔;所述轮辐通过所述风孔形成为轻量化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轮辋与所述轮辐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平面;所述平面上开设有气门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轮毂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轮毂结构将中心孔和螺栓孔都设计成圆角过渡结构,这样能够避免因斜面倒角带来的长时间使用出现疲劳裂纹的问题,同时,该轮毂结构以多个风孔的形式形成为轻量化结构,降低重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结构的圆角过渡结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结构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盘;2、轮辋;3、轮辐;101、中心孔;102、螺栓孔;103、圆角过渡结构;201、平面;202、气门孔;301、风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轮毂结构,该轮毂结构包括:本体;形成于本体一端的轮辋2;以及形成于本体相对于轮辋2一端的安装盘1;轮辋2与安装盘1之间通过轮辐3形成为一体成型结构;安装盘1的中心沿其轴向开设有中心孔101;安装盘1靠近轮辐3的位置沿其周向均布有多个螺栓孔102;中心孔101和螺栓孔102均形成有圆角过渡结构103。具体的,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轮毂结构,其包括一体成型的轮辋2、安装盘1、轮辐3,其中,轮辋2与轮胎装配,用以支撑轮胎的车轮部分;轮辐3连接轮辋2和安装盘1,用以支撑轮辋2的车轮部分;安装盘1与整车安装接触固定。加工时,安装盘1中心开设有中心孔101,而靠近轮辐3的位置开设有用以装配的螺栓孔102。本实施例的轮毂结构的中心孔101和螺栓孔102边缘处均形成为圆角过渡结构103。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轮辐3一端与安装盘1连接,轮辐3另一端倾斜地朝向外部延伸;轮辋2一端与轮辐远离安装盘1一端连接,轮辋2的另一端朝向远端延伸。其中,上述的中心孔101位于安装盘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位置均形成为圆角过渡结构103。更进一步的,上述的螺栓孔102位于安装盘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位置均形成为圆角过渡结构103。本实施例公开的圆角过渡结构103的半径可以根据实际轮毂开孔尺寸适当调整,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斜面倒角结构,本实施例以圆角过渡结构103的形式能够增加开孔处的结构强度,同时也不影响装配。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轮辐3沿其周向间隔开设有多个风孔301;轮辐3通过风孔301形成为轻量化结构。优选的,本实施例中轮辋2与轮辐3的连接处形成有一平面201;平面201上开设有气门孔20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轮毂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轮毂结构将中心孔101和螺栓孔102都设计成圆角过渡结构103,这样能够避免因斜面倒角带来的长时间使用出现疲劳裂纹的问题,同时,该轮毂结构以多个风孔301的形式形成为轻量化结构,降低重量。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毂结构包括:/n本体;/n形成于所述本体一端的轮辋(2);以及/n形成于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轮辋(2)一端的安装盘(1);/n所述轮辋(2)与所述安装盘(1)之间通过轮辐(3)形成为一体成型结构;/n所述安装盘(1)的中心沿其轴向开设有中心孔(101);/n所述安装盘(1)靠近所述轮辐(3)的位置沿其周向均布有多个螺栓孔(102);/n所述中心孔(101)和所述螺栓孔(102)均形成有圆角过渡结构(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轮毂结构包括:
本体;
形成于所述本体一端的轮辋(2);以及
形成于所述本体相对于所述轮辋(2)一端的安装盘(1);
所述轮辋(2)与所述安装盘(1)之间通过轮辐(3)形成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安装盘(1)的中心沿其轴向开设有中心孔(101);
所述安装盘(1)靠近所述轮辐(3)的位置沿其周向均布有多个螺栓孔(102);
所述中心孔(101)和所述螺栓孔(102)均形成有圆角过渡结构(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3)一端与所述安装盘(1)连接,所述轮辐(3)另一端倾斜地朝向外部延伸;
所述轮辋(2)一端与所述轮辐(3)远离所述安装盘(1)一端连接,所述轮辋(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致芳汤东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同誉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