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9185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发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发展,火电机组在电力系统中的角色也逐渐由承担用户基本负荷向承担电网调峰负荷转变。为加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系统灵活性,并全面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越来越多的火电机组频繁参与电网调峰是大势所趋,但火电机组热控系统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保证机组在稳定负荷下安全、高效、环保运行,频繁的负荷波动使机组长期处于瞬态工况运行,严重影响了火电机组的能效水平和控制品质,亟需开展火电机组瞬态过程的节能潜力挖掘和优化控制研究。火电机组的热力系统由大量金属换热器和金属管道构成,由于金属材料的热惯性,在变负荷运行时机组的运行参数变化呈现不同的时延过程特性,其温度变化相比于压力变化具有滞后性,变负荷瞬态过程中热力系统的蓄热现象导致火电机组压力、温度、能耗等运行参数呈现出不同的非线性瞬态特性,对机组传统热控系统的控制经济性与控制品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现有技术中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固定值电负荷指令已难以满足灵活运行模式下机组的运行需求,因此,如何在瞬态过程中降低机组的能耗指标、优化机组的控制品质,从而提升火电机组灵活高效运行水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弥补上述技术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包括:换热设备壁温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壁温和变负荷实时壁温;换热设备蓄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负荷过程壁温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以及,根据变负荷过程壁温和变负荷实时壁温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实时蓄负荷指令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和变负荷实时蓄对初始电网负荷指令进行优化;负荷指令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机组当前运行状态选择适应于协调控制系统响应的负荷指令。优选地,所述换热设备壁温计算模块包括:过程壁温计算模块,用于输入发电机组的机组负荷P、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和给定的机组变负荷速率V0,并根据所述机组负荷P、所述机组变负荷速率V0计算变负荷过程初始壁温Tb0,以及,根据所述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所述机组变负荷速率V0计算变负荷过程终止壁温Tb1;实时壁温计算模块,用于输入发电机组的实时负荷和实时变负荷速率并根据所述实时负荷和所述实时变负荷速率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实时壁温优选地,在所述过程壁温计算模块和所述实时壁温计算模块中,根据换热设备的壁面温度与机组负荷和机组变负荷速率的函数变化关系计算换热设备壁温;所述换热设备的壁面温度与机组负荷和机组变负荷速率的函数变化关系为:Tb=f(P,V)其中:Tb为换热设备的壁面平均温度,单位为K;P为机组负荷值,单位为MW;V为机组变负荷速率,单位为MW/min。优选地,所述换热设备蓄计算模块包括:过程蓄计算模块,用于输入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初始壁温Tb0和变负荷过程终止壁温Tb1,并输出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ΔEx;实时蓄计算模块,用于输入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初始壁温Tb0和变负荷实时壁温并输出换热设备的变负荷实时蓄优选地,在所述过程蓄计算模块和所述实时蓄计算模块中,根据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热量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值:其中:δQm为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热量,单位为kW;Am为换热设备的传热面积,单位为m2;ρm为换热设备的密度,单位为kg/m3;δm为换热设备的壁厚,单位为m;Cpm为换热设备的比热容,单位为kJ/(kg·K);δTb为变负荷前后换热设备的壁面温差,单位为K;δt为变负荷过程的时间,单位为s;δEx为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值,单位为kW。T0为环境温度,单位为K;Tb为变负荷过程中换热设备的平均壁面温度,单位为K。优选地,所述根据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和变负荷实时蓄对初始电网负荷指令进行优化,包括:根据输入的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ΔEx和换热设备的变负荷实时蓄计算优化后的电网负荷指令P1;所述优化后的电网负荷指令P1为: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机组状态判断模块,所述机组状态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发电机组的实时负荷和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判断发电机组当前的运行状态,并输出机组状态判断值A。优选地,该机组状态判断值A的取值方法为:当A=0时,对应发电机组的稳态运行状态;当A=1时,对应发电机组的瞬态运行状态。优选地,所述根据机组当前状态选择适应于协调控制系统响应的负荷指令,包括:根据输入的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优化后的电网负荷指令P1和机组状态判断值A,输出负荷指令选择值Pe,其中,协调控制系统响应于所述负荷指令选择值Pe对应的负荷指令。优选地,当A=0时,所述负荷指令选择值Pe取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当A=1时,所述负荷指令选择值Pe取优化后的电网负荷指令P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方案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1)有效利用发电机组自身的金属换热设备的蓄值,实现发电机组瞬态过程节能;(2)改善优化发电机组变负荷瞬态过程的主要运行参数控制品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负荷指令优化系统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图2是负荷指令优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负荷指令优化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如图1所示的电负荷指令优化系统设置于电网系统和协调控制系统之间,用于对来自电网系统的初始电负荷指令进行优化后送入发电机组的协调控制系统,以用于控制发电机组变负荷过程运行。如图2所示,该系统包括换热设备壁温计算模块、换热设备蓄计算模块、负荷指令优化模块和负荷指令选择模块。换热设备壁温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壁温和变负荷实时壁温。换热设备蓄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负荷过程壁温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以及,根据所述变负荷过程壁温和变负荷实时壁温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实时蓄负荷指令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和变负荷实时蓄对初始电网负荷指令进行优化。负荷指令选择模块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蓄利用的发电机组负荷指令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换热设备壁温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壁温和变负荷实时壁温;
换热设备蓄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变负荷过程壁温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以及,根据变负荷过程壁温和变负荷实时壁温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实时蓄
负荷指令优化模块,用于根据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和变负荷实时蓄对初始电网负荷指令进行优化;
负荷指令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机组当前运行状态选择适应于协调控制系统响应的负荷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壁温计算模块包括:
过程壁温计算模块,用于输入发电机组的机组负荷P、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和给定的机组变负荷速率V0,并根据所述机组负荷P、所述机组变负荷速率V0计算变负荷过程初始壁温Tb0,以及,根据所述初始电网负荷指令P0、所述机组变负荷速率V0计算变负荷过程终止壁温Tb1;
实时壁温计算模块,用于输入发电机组的实时负荷和实时变负荷速率并根据所述实时负荷和所述实时变负荷速率计算换热设备的变负荷实时壁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程壁温计算模块和所述实时壁温计算模块中,根据换热设备的壁面温度与机组负荷和机组变负荷速率的函数变化关系计算换热设备壁温;
所述换热设备的壁面温度与机组负荷和机组变负荷速率具有函数变化关系:
Tb=f(P,V)
其中:Tb为换热设备的壁面平均温度,单位为K;
P为机组负荷值,单位为MW;
V为机组变负荷速率,单位为MW/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设备蓄计算模块包括:
过程蓄计算模块,用于输入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初始壁温Tb0和变负荷过程终止壁温Tb1,并输出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蓄ΔEx;
实时蓄计算模块,用于输入换热设备的变负荷过程初始壁温Tb0和变负荷实时壁温并输出换热设备的变负荷实时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过程蓄计算模块和所述实时蓄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青汝谢天梁凌李庚达张婷陶志刚王昕刘淼高满达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