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874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在与盾构隧道施工道路中心线相垂直的横断面上间隔布设有若干个监测点,在所述监测点附近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监测点连线的一侧且对用于对所述监测点拍摄图像的相机,安装在所述相机上用于对监测点提供光照的第一摄像灯,设置在所述监测点一侧用于在监测点拍摄图像时补光的第二摄像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供合适的光照,保证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夜间施工的照明方法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盾构隧道施工具有连续不间断的特点,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需要进行施工地表变形监测,如果夜晚使用摄像灯提供照明,会存在局部光照强而周围较暗的特殊性,光照强度极不均匀。鉴于此,需要研发一种能够适合晚上黑暗环境近景摄影测量作业的监测照明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监测照明方法,提供合适的光照,保证测量精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该方法为:在与盾构隧道施工道路中心线相垂直的横断面上间隔布设有若干个监测点,在所述监测点附近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监测点连线的一侧且对用于对所述监测点拍摄图像的相机,安装在所述相机上用于对监测点提供光照的第一摄像灯,设置在所述监测点一侧用于在监测点拍摄图像时补光的第二摄像灯。进一步地,所述监测点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相邻监测点间隔5m。进一步地,所述相机与所述监测点连线的水平距离为0.35m。进一步地,所述相机设置在高度可调的相机三脚架上,所述第一摄像灯设置在所述相机上方,所述第二摄像灯设置在高度可调的摄像灯三脚架上。进一步地,所述相机的摄像头与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形成第一俯角,所述第一摄像灯与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成第二俯角,第二俯角大于第一俯角。进一步地,所述相机的摄像头与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成30°的俯角;所述第一摄像灯与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成35°的俯角。进一步地,将第一摄像灯亮度调到最大,然后调解第二摄像灯的亮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摄像灯与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成45°的俯角。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摄像灯和第二摄像灯照射到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的光强为160lux或者290lux。进一步地,使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监测点进行依次拍摄图像,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摄像灯、相机和第二摄像灯均按照相同的朝向移动,第一摄像灯和第二摄像灯的打光方向始终朝向和汇聚于被拍摄图像的监测点;第一摄像灯和相机均的移动方向为平行于监测点连线方向移动,第二摄像灯沿着重合于监测点连线方向同步移动,且第二摄像灯超前第一摄像灯20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提供合适的光照,保证测量精度。具体为:1.地下盾构施工全天24小时不间断,白天晚上都会施工,本专利技术对夜间施工提供了良好的照明效果,保证夜间施工的进行。2.地下盾构施工会引起地表沉降,对路面和周边建筑产生危害,通过本专利技术的照明方法可以获得清晰度高的照片,进而获得准确性高的沉降值。3.传统夜间地表沉降观测如果使用全站仪或者水准测量,需要大面积照明,达到白天相同条件才能得到结果,要求比较苛刻,并且是单点观测,效率也低。4.本专利技术利用两台小巧摄像灯配合照明,运用相机拍照的近景摄影手段可以高精度实现夜间盾构施工地表沉降观测。5.相机拍照近景摄影测量可以实现多点观测。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采集设备和监测点布置的平面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图像采集设备和监测点的布置示意图;附图3为断面1中本专利技术方法和传统测量方法沉降值的折线示意图;附图4为断面2中本专利技术方法和传统测量方法沉降值的折线示意图;图中,1监测点、2第一摄像灯、3第二摄像灯、4相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叙述。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地下盾构施工需要全天24小时不间断,白天晚上都会施工,在地下盾构施工会引起地表沉降,对路面和周边建筑完成危害,所以要对地下盾构施工中地表的沉降进行监测。传统夜间地表沉降观测如果使用全站仪或者水准测量,需要大面积照明,达到白天相同条件才能得到结果,要求比较苛刻,并且是单点观测,效率低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通过在对监测点实施近景摄影中提供有效的光源并光线均匀,光强适中,从而使近景摄影获得的照片质量高,清晰度高,后续对获得的照片进行处理,才能得到高精度的沉降值,只有获得高精度高准确性的沉降值才能指导地下盾构施工的进行。本专利技术方法具体为:在与盾构隧道施工道路中心线相垂直的横断面上间隔布设有若干个监测点,在所述监测点附近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所述监测点位于地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监测点连线的一侧且对用于对所述监测点拍摄图像的相机,安装在所述相机上用于对监测点提供光照的第一摄像灯,设置在所述监测点一侧用于在监测点拍摄图像时补光的第二摄像灯。本实施例中,(1)首先确定监测点:监测点位于与盾构隧道施工道路中心线相垂直的横断面上。所述监测点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相邻监测点间隔5m。(2)然后确定相机和两个摄像灯与监测点的相对位置:所述相机与所述监测点连线的水平距离为0.35m。相机位于所述监测点的上方,相机与监测点所在地面的拍摄高度为1.55m。(3)确定相机和两个摄像灯位置:所述相机设置在高度可调的相机三脚架上,所述第一摄像灯设置在所述相机上方,所述第二摄像灯设置在高度可调的摄像灯三脚架上。所述相机三脚架和所述摄像灯三脚架的高度可调,这样可以通过调节第一摄像灯和第二摄像灯距离地面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光强的作用。此外相机也通过调整高度实现准确对焦保证拍摄图像清晰度的作用。所述相机的摄像头与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形成第一俯角,所述第一摄像灯与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成第二俯角,第二俯角大于第一俯角。其目的是尽可能提高拍摄效果,第一摄像灯不遮挡相机拍摄视线,即在不遮挡相机拍摄视线的情况下第一摄像灯尽可能向下照明。所述相机的摄像头与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成30°的俯角;所述第一摄像灯与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成35°的俯角。为使相机达到拍摄所需的高度,采用了可拆装便携式专用三脚架辅助进行拍摄,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所述相机三脚架和所述摄像灯三脚架由括支架腿、伸缩杆、抱环、滚动装置等构成,高度可以自由调整到需要高度进行拍摄,底部装有滚动装置可以滚动制动,平移拍摄时方便移动,而且平稳性很好。(4)调节被测监测点的光强:第一摄像灯对监测点提供光照,第二摄像灯用于在监测点拍摄图像时补光的。第一摄像灯和第二摄像灯均对准同一个被测监测点。将第一摄像灯亮度调到最大,然后调解第二摄像灯的亮度。所述第二摄像灯与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成45°的俯角。调整第二摄像灯的亮度使得所述第一摄像灯和第二摄像灯照射到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的光强为160lux。这个光强的测试结果只需将数字照度计正面朝上置于地面即可。使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对监测点进行依次拍摄图像,在这个过程中,第一摄像灯、相机和第二摄像灯均按照相同的朝向移动,第一摄像灯和第二摄像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盾构隧道施工道路中心线相垂直的横断面上间隔布设有若干个监测点,在所述监测点附近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n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监测点连线的一侧且对用于对所述监测点拍摄图像的相机,安装在所述相机上用于对监测点提供光照的第一摄像灯,设置在所述监测点一侧用于在监测点拍摄图像时补光的第二摄像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盾构隧道施工道路中心线相垂直的横断面上间隔布设有若干个监测点,在所述监测点附近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
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设置在所述监测点连线的一侧且对用于对所述监测点拍摄图像的相机,安装在所述相机上用于对监测点提供光照的第一摄像灯,设置在所述监测点一侧用于在监测点拍摄图像时补光的第二摄像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点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相邻监测点间隔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与所述监测点连线的水平距离为0.3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设置在高度可调的相机三脚架上,所述第一摄像灯设置在所述相机上方,所述第二摄像灯设置在高度可调的摄像灯三脚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盾构隧道夜间施工的监测照明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的摄像头与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形成第一俯角,所述第一摄像灯与所述监测点所在的地面成第二俯角,第二俯角大于第一俯角。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艳亮党宏倩万涛付迎春战启芳习淑娟菅迎宾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