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484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包括:充气膜本体和斜拉稳定索,充气膜本体的四周固定于地面或屋顶上,斜拉稳定索的一端固定在充气膜本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可支撑结构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在充气膜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斜拉稳定索,斜拉稳定索使得充气膜本体的侧向移动受到限制,不会出现左右摆动的问题;同时,由于充气膜本体的侧移受到限制,在有较大外载荷作用时,充气内压也无需大幅提高,充气膜本体的膜面压力即可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之内,进一步提高了充气式膜结构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计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
技术介绍
充气式膜结构是将膜材固定于地面或屋顶结构周边,通过施加气压,形成膜面内外气压差的形式使气膜膨胀至一定曲面形状,被赋予刚度,无需任何梁、柱支撑,即可获得较大的空间。与传统建筑相比,充气式膜结构还具有绿色环保、经济效益高、施工周期短、自洁性好、艺术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封闭场馆、科研基地、运动场馆和仓储等大跨度密闭性的建筑中。目前,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由于充气式膜结构的膜面自身形成的刚度通常不足以抵抗外荷载作用,所以通过在膜面上布置索网对充气式膜结构加强,解决充气膜本身的稳定性差、刚度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充气式膜结构抵抗变形和承受外荷载的能力。充气式膜结构是柔性结构,其轻而柔的特点决定了其对风荷载的高度敏感性,其结构的稳定性容易受到影响。即在较小的风荷载作用下,充气式膜结构就会产生较大的竖向和水平变形,呈现出几何非线性,尤其当充气膜结构的宽度和矢高较大时,结构会发生较大的水平侧向变形。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是通过调整内压来抵抗外荷载,调整内压方式并不能完全解决膜结构在水平风荷载下的侧向变形大的问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包括:充气膜本体和斜拉稳定索,所述充气膜本体的四周固定于地面上或屋顶上,所述斜拉稳定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充气膜本体上,另一端固定在可支撑结构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在充气膜本体的外侧设置有斜拉稳定索,斜拉稳定索使得充气膜本体的侧向移动受到限制,不会出现左右摆动的问题;同时,由于充气膜本体的侧移受到限制,在有较大外载荷作用时,充气内压也无需大幅提高,充气膜本体的膜面压力即可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之内,进一步提高了充气式膜结构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优选的,包括膜面索网,所述膜面索网固定于所述充气膜本体的外表面,所述斜拉稳定索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膜面索网上,另一端固定于可支撑结构上。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膜面索网固定于充气膜本体的外表面,与充气膜本体形成一体结构,增加充气膜本体的刚度,特别用于充气式膜结构跨度大时,增加整体充气式膜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斜拉稳定索锚固在可支撑结构上。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斜拉稳定索锚固所述可支撑结构上,锚固点为斜拉稳定索的端点,结构稳定。优选的,所述斜拉稳定索沿跨度或长度方向单向布置或双向布置。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单向布置或双向布置,既能增加充气式膜结构的侧向稳定性,又能保证较低的施工成本。优选的,所述斜拉稳定索设置有多道。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多道斜拉稳定索能够更好地增强充气式膜结构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可支撑结构为地面或屋顶。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地面或屋顶作为可支撑结构,使得结构稳定。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充气膜本体、膜面索网和斜拉稳定索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体系,共同抵抗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外载荷,限制了充气式膜结构在外载荷尤其是水平载荷作用下引起的侧向位移,增强了充气式膜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立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号为:1-充气膜本体,2-膜面索网,3-斜拉稳定索,4-地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包括充气膜本体1和斜拉稳定索3,其中,充气膜本体1的四周固定于地面4或屋顶上,通过施加气压让室内气体上升到一定压力后,使充气膜本体1膜面内外产生压力差,通过这种施加气压的方式在膜面上引入预应力,产生结构刚度。斜拉稳定索3的一端固定在充气膜本体1上,另一端固定在地面4或屋顶上。斜拉稳定索3,锚固在地面、屋顶或下部可支撑结构上。斜拉稳定索3沿宽度或长度方向单向布置或双向布置,且设有多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公开的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包括充气膜本体1、膜面索网2和斜拉稳定索3,充气膜本体1的四周固定于地面4或屋顶上,通过施加气压让室内气体上升到一定压力后,使充气膜本体膜面内外产生压力差,通过这种施加气压的方式在膜面上引入预应力,产生结构刚度。膜面索网2固定于充气膜本体1的外表面,与充气膜本体1形成一体式结构,增加了充气式膜结构的刚度,主要用于充气式膜结构跨度较大时。斜拉稳定索3的一端固定在膜面索网2或充气膜本体1上,另一端锚固于地面4、屋顶或下部可支撑结构上。斜拉稳定索3沿宽度或长度方向单向布置或双向布置。斜拉稳定索3设置有多道。本专利技术提供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充气膜本体1、膜面索网2和斜拉稳定索3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体系,共同抵抗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外载荷,限制了充气式膜结构在外载荷尤其是水平载荷作用下引起了侧向位移,增强了充气式膜结构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充气膜本体1的侧移受到限制,在有较大外载荷作用时,充气内压也无需大幅提高,充气膜本体1的膜面压力即可维持在一个正常范围之内,进一步提高了充气式膜结构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膜本体(1)和斜拉稳定索(3),所述充气膜本体(1)的四周固定于地面(4)或屋顶上,所述斜拉稳定索(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充气膜本体(1)上,另一端固定在可支撑结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膜本体(1)和斜拉稳定索(3),所述充气膜本体(1)的四周固定于地面(4)或屋顶上,所述斜拉稳定索(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充气膜本体(1)上,另一端固定在可支撑结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膜面索网(2),所述膜面索网(2)固定于所述充气膜本体(1)的外表面,所述斜拉稳定索(3)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膜面索网(2)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可支撑结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增强侧向稳定性的充气式膜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家春巫燕贞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