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815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盖,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环一体化成型有一阻挡板,所述阻挡板在固定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固定环之间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阻挡板沿着自身厚度贯穿有通孔,所述通孔沿着连接孔向着固定环的方向孔径逐渐变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逐渐变大的通孔,靠近连接孔的通孔较小,靠近固定环的通孔较大,从而使得每个通孔的流量与膜的过滤相匹配,防止通孔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盖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端盖。
技术介绍
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型水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其中膜技术凭借其节能、操作简便、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在各个工业领域得到迅速的推广及应用。作为最高效、最常见的一种膜元件形式,卷式膜元件是由集水管和缠绕在集水管上的分离膜、浓水导流网、淡水导流网,以及集水管两端的端盖组成。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端盖为多根加强筋形成的大通量流通孔,在使用时会导致流量过大造成一系列问题,影响设备运行,有的端盖是在相邻的加强筋上设置盖板然后在盖板上打孔洞控制流量,这种结构的孔洞大小一致,由于靠近中心管的膜缠绕面积小相对的过滤量就小,且在相同孔洞的情况下,靠近中心管的膜就会承受较大的流量,使得孔洞就容易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端盖,该结构设有逐渐变大的通孔,从而使得每个通孔的流量与膜的过滤相匹配,防止通孔堵塞,并且减少膜的损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端盖,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环一体化成型有一阻挡板,所述阻挡板在固定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固定环之间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阻挡板沿着自身厚度贯穿有通孔,所述通孔沿着连接孔向着固定环的方向孔径逐渐变大。通过逐渐变大的通孔,靠近连接孔的通孔较小,靠近固定环的通孔较大,从而使得每个通孔的流量与膜的过滤相匹配,防止通孔堵塞,并且减少膜的损失。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加强筋沿着固定环的周长等距排列。使得水流能能够均匀的分布在两个相邻的加强筋之间,从而阻挡板上的受水面积相等。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为直线型加强筋,所述直线型加强筋由固定环向着连接孔的方向延伸设置,并且不与连接孔相连接。能够很好的等距分布水。更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为斜线加强筋,所述连接孔沿着通孔的轴向方向向上延伸有连接环,所述直线型加强筋由固定环向着连接孔的方向延伸设置,并与连接环相切。更进一步的,所述斜线加强筋由固定环向着连接孔的方向开始径向扭曲。在水流冲击在加强筋上时,能够使得水流顺着扭曲面旋转流动形成漩涡。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的外壁向内凹陷有密封槽。起到一定密封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周长环绕设有一裙边,所述裙边的外壁设有防滑纹。更好与膜连接。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有逐渐变大的通孔,靠近连接孔的通孔较小,靠近固定环的通孔较大,从而使得每个通孔的流量与膜的过滤相匹配,防止通孔堵塞。2、本技术设有斜线加强筋,在水流冲击在加强筋上时,能够使得水流顺着扭曲面旋转流动形成漩涡。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所述一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2所述端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固定环,2、阻挡板,3、加强筋,4、通孔,5、连接环,6、密封槽,7、裙边,8、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一种端盖,包括固定环1,所述固定环1的内环一体化成型有一阻挡板2,所述阻挡板2在固定环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阻挡板2为圆形,圆形阻挡板2的中心轴与固定环1的中心轴重合,所述连接孔与固定环1之间设有若干个加强筋3,所述加强筋3与阻挡板2垂直设置,所述阻挡板2沿着自身厚度贯穿有通孔4,所述通孔4沿着连接孔向着固定环1的方向孔径逐渐变大。通过逐渐变大的通孔4,靠近连接孔的通孔4较小,靠近固定环1的通孔4较大,从而使得每个通孔4的流量与膜的过滤相匹配,防止通孔4堵塞,并且减少膜的损失。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3的具体数量为六个,所述六个加强筋3沿着固定环1的周长等距排列。使得水流能能够均匀的分布在两个相邻的加强筋3之间,从而阻挡板2上的受水面积相等。具体地,所述加强筋3为直线型加强筋3,所述直线型加强筋3由固定环1的内环向着连接孔的方向延伸设置,并且不与连接孔相连接,能够很好的等距分布水,所述通孔4位于相邻两个加强筋3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1的外壁向内凹陷有密封槽6,通过在密封槽6内安装密封圈起到一定密封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1周长环绕设有一裙边7,所述裙边7的外壁设有防滑纹,在安装已经缠绕好膜的中心管时,能够使得裙边7内边贴合在膜的外边,更好与膜连接。在具体使用时,先通过将裙边7套设在用于过滤的卷式膜上,然后卷式膜的中心管与连接孔固定连接,然后在固定环1的密封槽6上套好密封圈,从而安装完成,然后液体就会从一段流入,然后液体被加强筋3分隔分别流向阻挡板2,然后通过液体通过通孔4流向中心管上的卷式膜,从而靠近连接孔的通孔4孔径较小流量也就较小,且往固定环1方向的通孔4越大流量就较大,使得流量是从卷式膜的中心往外扩大,经过卷式膜再从另一端流出。实施例2: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一种端盖,包括固定环1,所述固定环1的内环一体化成型有一阻挡板2,所述阻挡板2在固定环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所述阻挡板2为圆形,圆形阻挡板2的中心轴与固定环1的中心轴重合,所述连接孔与固定环1之间设有若干个加强筋3,所述阻挡板2沿着自身厚度贯穿有通孔4,所述通孔4沿着连接孔向着固定环1的方向孔径逐渐变大。通过逐渐变大的通孔4,靠近连接孔的通孔4较小,靠近固定环1的通孔4较大,从而使得每个通孔4的流量与膜的过滤相匹配,防止通孔4堵塞,并且减少膜的损失。具体地,所述加强筋3的具体数量为八个,所述八个加强筋3沿着固定环1的周长等距排列。使得水流能能够均匀的分布在两个相邻的加强筋3之间,从而阻挡板2上的受水面积相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3为斜线加强筋3,所述连接孔沿着通孔4的轴向方向向上延伸有连接环5,所述直线型加强筋3由固定环1向着连接孔的方向延伸设置,并与连接环5相切。具体地,所述斜线加强筋3由固定环1向着连接孔的方向开始径向扭曲。在水流冲击在加强筋3上时,能够使得水流顺着扭曲面旋转流动形成漩涡。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1的外壁向内凹陷有密封槽6,通过在密封槽6内安装密封圈起到一定密封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1周长环绕设有一裙边7,所述裙边7的外壁设有防滑纹,在安装已经缠绕好膜的中心管时,能够使得裙边7内边贴合在膜的外边,更好与膜连接。在具体使用时,先通过将裙边7套设在用于过滤的卷式膜上,然后卷式膜的中心管与连接孔固定连接,然后在固定环1的密封槽6上套好密封圈,从而安装完成,然后液体就会从一段流入,然后液体会沿着加强筋3扭曲的斜面旋转流动形成漩涡流向阻挡板2,然后通过液体通过通孔4流向中心管上的卷式膜,从而靠近连接孔的通孔4孔径较小流量也就较小,且往固定环1方向的通孔4越大流量就较大,使得流量是从卷式膜的中心往外扩大,经过卷式膜再从另一端流出。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环一体化成型有一阻挡板,所述阻挡板在固定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固定环之间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阻挡板沿着自身厚度贯穿有通孔,所述通孔沿着连接孔向着固定环的方向孔径逐渐变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环一体化成型有一阻挡板,所述阻挡板在固定环的中心位置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固定环之间设有若干个加强筋,所述阻挡板沿着自身厚度贯穿有通孔,所述通孔沿着连接孔向着固定环的方向孔径逐渐变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加强筋沿着固定环的周长等距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直线型加强筋,所述直线型加强筋由固定环向着连接孔的方向延伸设置,并且不与连接孔相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滢黄梅杨鸿亮陈瀚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德菲尔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