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系统及其过滤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可大范围使用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系统,还涉及该过滤系统的过滤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水处理包括污水处理和直饮水处理,且上述水处理工艺中均会使用到膜体,如污水处理用的膜体多为MBR膜、超滤膜等,其中MBR膜一般为微滤膜,按其功能可分为三种即分离膜、曝气膜和三萃取膜。污水处理工艺中多釆用分离膜,分离膜的孔径一般为0.1~0.4微米,可有效地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实现固液分离,形成MBR膜分离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MBR膜分离技术一般与生物处理法高效结合,实现用膜分离技术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这种工艺不仅可以有效地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还具有污水三级处理传统工艺不可比拟的优点。当利用MBR膜构成生物反应器时,MBR膜装在生化曝气池中,可浓缩活性污泥,增加系统生物量,提高系统处理能力,但MBR膜同活性污泥的长时间接触,容易被污染,且反清洗难度大,出水量、水质等波动大,膜反应器安装、维修麻烦,MBR膜使用寿命短,成本高。 >而直饮水处理是随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系统,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至少间隔设置有处理水箱和清水箱,且至少所述处理水箱为密闭式结构,贯穿所述处理水箱安装有向内送水及增加箱内水压的加压进水装置,所述处理水箱内安装有内吸式膜组件,所述清水箱和所述内吸式膜组件之间连接有出水装置和反冲洗装置,还包括气水冲洗装置、安装于所述处理水箱上的水压监控装置和排气阀,所述气水冲洗装置的排气端对应所述内吸式膜组件设置,所述加压进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和所述气水冲洗装置分别连接至PLC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系统,包括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内至少间隔设置有处理水箱和清水箱,且至少所述处理水箱为密闭式结构,贯穿所述处理水箱安装有向内送水及增加箱内水压的加压进水装置,所述处理水箱内安装有内吸式膜组件,所述清水箱和所述内吸式膜组件之间连接有出水装置和反冲洗装置,还包括气水冲洗装置、安装于所述处理水箱上的水压监控装置和排气阀,所述气水冲洗装置的排气端对应所述内吸式膜组件设置,所述加压进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和所述气水冲洗装置分别连接至PLC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水箱和所述清水箱之间设有设备箱,所述出水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所述PLC控制器和部分所述气水冲洗装置分别设于所述设备箱内,所述设备箱内还安装有配电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吸式膜组件分组设置且至少并列设有两组,同组内的各所述内吸式膜组件串联设置,各组所述内吸式膜组件分别对应连接有所述出水装置和所述反冲洗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吸式膜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模组管架,所述模组管架内并列连通布置有帘式中空纤维膜,所述模组管架分别连通至所述出水装置和所述反冲洗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进水装置包括加压进水泵,所述加压进水泵的出水端并联布置有水箱进水管,各所述水箱进水管上对应布置有出水端口,且所述出水端口密封贯穿所述处理水箱的顶壁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包括连通所述处理水箱与所述清水箱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串联有通用水泵,所述通用水泵进水侧的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一出水电磁阀,所述通用水泵出水侧的所述出水管上安装有第二出水电磁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装置包括两个反冲洗管道,两所述反冲洗管道上分别安装有反冲洗电磁阀,其中一所述反冲洗管道连通在所述第一出水电磁阀的出水侧与所述第二出水电磁阀的出水侧,另一所述反冲洗管道连通在所述第一出水电磁阀的进水侧与所述第二出水电磁阀的进水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外压内吸式膜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冲洗装置包括空压机,所述空压机连接至所述PLC控制器,所述空压机的出气端连接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上布置有气孔;
所述处理水箱和所述清水箱的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安装有排空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一水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