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减震底盘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装置。
技术介绍
悬架是汽车的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现在的汽车减震底盘悬架装置在进行使用时,悬架的减震效果不理想,并且减振器支撑不稳固,会影响驾驶体验感,并且容易造成车辆损伤,减少悬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装置,该装置包括车轮、转向节、弹簧、下摆臂、万向传动轴和稳固支撑机构,所述车轮右端设置有转向节,所述转向节顶部安装有上摆臂,所述稳固支撑机构安装固定于减振器右端,所述稳固支撑机构包括滑套、凸块、第一摆动杆、定位轴、第二摆动杆、凸杆和缓冲机构,所述滑套与减振器上端滑动配合,所述滑套与凸块左端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装置,包括车轮(1)、转向节(2)、弹簧(5)、下摆臂(6)和万向传动轴(7),所述车轮(1)右端设置有转向节(2),所述转向节(2)顶部安装有上摆臂(3);/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固支撑机构(8),所述稳固支撑机构(8)安装固定于减振器(4)右端,所述稳固支撑机构(8)包括滑套(81)、凸块(82)、第一摆动杆(83)、定位轴(84)、第二摆动杆(85)、凸杆(86)和缓冲机构(87),所述滑套(81)与减振器(4)上端滑动配合,所述滑套(81)与凸块(82)左端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摆动杆(83)一端通过定位轴(84)与凸块(82)中部转动配合,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装置,包括车轮(1)、转向节(2)、弹簧(5)、下摆臂(6)和万向传动轴(7),所述车轮(1)右端设置有转向节(2),所述转向节(2)顶部安装有上摆臂(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固支撑机构(8),所述稳固支撑机构(8)安装固定于减振器(4)右端,所述稳固支撑机构(8)包括滑套(81)、凸块(82)、第一摆动杆(83)、定位轴(84)、第二摆动杆(85)、凸杆(86)和缓冲机构(87),所述滑套(81)与减振器(4)上端滑动配合,所述滑套(81)与凸块(82)左端固定为一体,所述第一摆动杆(83)一端通过定位轴(84)与凸块(82)中部转动配合,并且第一摆动杆(83)另一端与第二摆动杆(85)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摆动杆(85)远离第一摆动杆(83)一端通过铰链轴与凸杆(86)右端转动配合,所述缓冲机构(87)一端与第一摆动杆(83)底部转动配合,并且缓冲机构(87)另一端活动嵌套于第二摆动杆(85)中部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1)右下端设置有下摆臂(6),所述下摆臂(6)与减振器(4)底部转动配合,所述减振器(4)上端套接有弹簧(5),所述车轮(1)右端中部安装有万向传动轴(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减震底盘悬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87)包括缓冲套(871)、第一转动轴(872)、压杆(873)、第一压簧(874)、顶块(875)和第二转动轴(876),所述缓冲套(871)下端左右两侧相对设置有第一转动轴(872),并且缓冲套(871)通过第一转动轴(872)与第二摆动杆(85)内侧中部转动配合,所述压杆(873)采用间隙配合的方式嵌入于缓冲套(871)顶部中部,所述压杆(873)上端套接有第一压簧(874),所述压杆(873)与顶块(875)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顶块(875)通过第二转动轴(876)与第一摆动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