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监测带及睡眠呼吸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429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睡眠监测带及睡眠呼吸监测方法。睡眠监测带包括:带状基材层,包括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温/压感变阻元件,至少一个温/压感变阻元件设置于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压感变阻元件,至少一个压感变阻元件设置于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温/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值和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值,数据采集模块与数据处理模块通讯连接,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监测用户的温度变化量、呼吸、心率中至少之一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睡眠监测带的监测数据多样,监测数据准确,且便于用户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睡眠监测带及睡眠呼吸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健康
,尤其涉及一种睡眠监测带及睡眠呼吸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在睡眠时出现打鼾或打呼噜的情况,此时,用户鼻、咽喉部肌肉松弛、增大,挤压咽喉部气流通道,如果咽部结构将气道完全阻塞,气流完全无法进入肺部,此时就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由此可见,对用户睡眠时的呼吸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相关技术中的睡眠监测设备都存在监测数据单一,判断不准确等问题。例如手环监测设备必须佩戴入睡,体验感差;其功能通过手腕动作来判定用户是否进入睡眠,容易出现误差。手机监测设备利用手机内的加速度传感器,监测用户睡眠过程中的活动频率,监测数据单一而且判断不准确。还有的设备通过射频监测,同样存在监测数据单一,而且还存在辐射的问题,且冬天的时候,被子太厚还可能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睡眠监测带及睡眠呼吸监测方法,能够对用户的体温和呼吸进行准确监测,结构简单,生产制造成本低,且便于用户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睡眠监测带,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包括:/n带状基材层,所述带状基材层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n温/压感变阻元件,至少一个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n压感变阻元件,至少一个所述压感变阻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以及/n电路板,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和所述压感变阻元件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值和所述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值,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监测用户的温度变化量、呼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状基材层,所述带状基材层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温/压感变阻元件,至少一个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
压感变阻元件,至少一个所述压感变阻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或所述第二表面;以及
电路板,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和所述压感变阻元件均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值和所述压感变阻元件的电阻值,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监测用户的温度变化量、呼吸、心率中至少之一的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所述第二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压感变阻元件,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和所述压感变阻元件关于所述带状基材层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设置有多个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和多个所述压感变阻元件,所述带状基材层呈长条状结构,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和所述压感变阻元件沿所述长条状结构的长度方向交替布置或者并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包括铜感应模块,和/或,所述压感变阻元件包括康铜感应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睡眠监测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压感变阻元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均通过并联连接的两根导线与所述电路板连接以构成四线测量电路;
所述压感变阻元件包括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模信许建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慧光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