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同步电机的绕线转子的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252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绕线转子的笼(20),该笼包括旨在彼此刚性连接的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每个部分(201,202)包括端部环(21)、以及平行于该端部环(21)的旋转轴线(X)从所述端部环(21)延伸的多个周向杆(22,23),每个杆(22,23)具有主要部分(32)和端部部分(31),并且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01)的每个杆(22),所述杆(22)的端部部分(31)被成形为当两个部分(201,202)各自安装在转子(1)的主体(10)的纵向端部时,所述杆的端部部分能够刚性连接到第二部分(202)的至少一个互补杆(23)的端部部分(31),使得所述两个互补杆(22,23)刚性地连接以形成槽楔(24),该槽楔在该笼(20)的两个部分(201,202)的两个端部环(21,22)之间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同步电机的绕线转子的笼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步电机的转子。
技术介绍
在同步电机(已知英文名称为电励磁同步电机,缩写为EESM)领域中,存在两种已知类型的转子:铁磁转子和绕线转子。绕线转子在可控性和性能方面具有重要品质。然而,绕线转子制造相对复杂并且涉及大量部件。特别地,专利FR3043509A1是已知的,该专利描述了一种用于冷却绕线转子的系统。在此文献中,绕线转子包括转子主体、用于将绕组保持在引出线的区域中的两个环、用于对环进行保持的拉杆、以及用于对接纳绕组的凹口进行封闭的槽楔。然而,组装这种绕线转子结构所花费的时间相对较长,并且工业化相对困难。因此,需要一种更易于制造且更易于工业化的绕线转子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提出了一种用于绕线转子的笼,所述绕线转子包括具有交替的齿和凹口的主体,所述凹口被设计成接纳转子绕组的一部分,所述笼适于围绕该绕线转子的主体安装。所述笼包括被设计成固定到彼此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每个部分包括端部环、以及平行于该端部环的旋转轴线从所述端部环延伸的多个周向杆,每个杆具有主要部分和端部部分,并且对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每个杆,所述杆的端部部分被成形为当安装该两个部分时所述杆的端部部分能够固定到该第二部分的至少一个互补杆的端部部分,其方式为使得所述两个固定的互补杆形成槽楔,该两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在该转子的主体的纵向端部,该槽楔在该笼的两个部分的两个端部环之间延伸。因此,可以获得由两个部分形成的笼,该笼相对简单地组装在转子上,并且使得可以同时通过保持环来确保保持端部绕组,通过每个部分的固定杆获得保持端部绕组和槽楔的拉杆功能。因此,可以获得相对简单、坚固、生产成本低并且安装相对快速的转子组件。有利地并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固定到彼此的所述相关杆在它们相应的端部部分处被焊接。因此,可以以相对坚固的方式并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地获得杆彼此之间的紧固。有利地并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该第一部分的每个杆可以固定到该第二部分的杆中的任何一个杆。因此可以实现甚至更快的安装,因为一个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的角度位置在安装方面是不重要的。有利地并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这些杆的每个主要部分具有基本上呈等腰三角形形式的截面,该等腰三角形的基部具有基本上凹入的弯曲形式,并且该等腰三角形的高度相对于相关端部环在大致径向方向上延伸。因此,在固定两个部分的杆之后,可以获得相对坚固且可靠形式的槽楔(也形成拉杆)。有利地并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至少两个互补杆各自具有相对于该主要部分具有减小的厚度的端部部分,并且该端部部分具有带有矩形基部的基本上直棱柱的形式,该端部部分的基面在所述主要部分的延伸部上延伸,而另一基面具有凸耳形式。因此,端部部分具有实现起来相对简单的形式。此外,端部部分的这种特定形式使得可以将由同一个模具获得的两个笼部分相关联,因为将两个部分彼此相对放置允许这两个部分的杆的端部部分的接合。有利地并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所述互补杆的端部部分被成形为允许所述相应凸耳接触地放置并且使所述相应凸耳接触地固定。因此,将杆固定(例如焊接)在凸耳上使得可以确保在固定操作时将绕组保持一定距离,这可以防止例如通过过度加热或意外机械破坏而意外损坏绕组。有利地并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每个部分由铝合金制成,并且所述部段以具有表面电绝缘的方式进行处理。因此,可以获得槽楔,这些槽楔还使得可以省却通常安装在槽楔与绕组之间的常规电绝缘纸。换言之,如此处理的杆一旦被固定就使得可以实现拉杆、槽楔和电绝缘的功能。有利地并且以非限制性的方式,该表面绝缘处理包括硬质阳极氧化操作。这种处理尤其使得可以使这些部分的形成槽楔的杆电绝缘和隔热。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如前所述的绕线转子和笼。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和如前所述的转子组件。附图说明在参照附图阅读通过指示而非限制性方式给出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时,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具体特征和优点将会变得明显,在附图中:-图1是已知的现有技术的转子主体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笼的透视图;-图3是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笼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两个笼部分的两个杆的两个端部部分之间的接合的细节的视图;并且-图5是根据图2的实施例的笼的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电机(在这种情况下是同步电机)包括转子组件,该转子组件包括绕线转子1和围绕转子安装的笼20,该转子组件安装在定子(未示出)中。绕线转子1具有在“纵向”方向X上延伸的旋转轴线,该方向在XYZ三面体上表示。转子1通过传动轴(未示出)在长度X的方向上行进。参照图1,转子由主体10(该主体由磁性材料制成)形成,该转子在英语中被称为堆叠体(stack),该堆叠体也可以被认为是转子的芯。此堆叠体通常由金属片的层进行堆叠组成。堆叠体1限定了周向交替的齿11和凹口12。凹口12在两个相邻的齿11之间延伸,并且在两个相邻的齿11之间形成在转子的整个长度X上延伸的切口。齿11从堆叠体1的中心13径向延伸并且在转子的整个长度上延伸。每个齿11接纳被设计成产生转子极的纵向绕组。绕组围绕齿11缠绕。每个绕组在转子的每个纵向端部处限定端部绕组。端部绕组在转子的每个纵向端部X处突出,并且在每个端部处形成引出线。参照图2至图5,转子组件包括笼20,该笼被设计成当绕组围绕转子1的齿11安装时,笼围绕转子1进行安装。笼20由两个分开的部分201、202形成。这两个部分201、202由金属制成,在此实施例中由铝制成。在此实施例中,每个部分201、202作为单一部件(例如模制部件)而获得,但是也可以是部件(例如通过焊接)的组装的结果。每个部分201、202在被安装在转子1上之前被组装。将第一部分201固定到第二部分202仅直接在转子1上进行。每个部分201、202具有大致圆柱形的总体形式、适于从转子1的纵向端部围绕转子1安装。每个部分201、202包括端部环21,该端部环被设计成围绕转子1的纵向端部接合,其方式为使得形成用于端部绕组的保持器。在安装笼20时,第一部分201接合在转子1的第一纵向端部,而第二部分202接合在转子1的第二纵向端部,这两个部分201、202在转子的纵向方向上基本在转子1的中部会合,其方式为使得能够固定到彼此。因此,这两个端部环21相对于堆叠体1在纵向上彼此相对。每个部分201、202包括多个杆22、23,这些杆与相关端部环21的旋转轴线平行地延伸并且因此当部分201、202安装在转子1上时这些杆基本上平行于转子1的旋转轴线。杆22、23以周向方式基本上规则地分布在环上,其方式为使得当对应的部分201、202安装在转子1上时这些杆在转子上纵向地延伸。杆的周向分布适于使得当对应的部分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绕线转子的笼(20),所述绕线转子(1)包括具有交替的齿(11)和凹口(12)的主体(10),所述凹口(12)被设计成接纳转子绕组的一部分,所述笼(20)适于围绕该绕线转子(1)的主体(10)进行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笼(20)包括被设计成固定到彼此的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每个部分(201,202)包括端部环(21)、以及平行于该端部环(21)的旋转轴线(X)从所述端部环(21)延伸的多个周向杆(22,23),每个杆(22,23)具有主要部分(32)和端部部分(31),并且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01)的每个杆(22),所述杆(22)的端部部分(31)被成形为当安装该两个部分(201,202)时所述杆的端部部分能够固定到该第二部分(202)的至少一个互补杆(23)的端部部分(31),其方式为使得所述两个固定的互补杆(22,23)形成槽楔(24),该两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在该转子(1)的主体(10)的纵向端部处,该槽楔在该笼(20)的两个部分(201,202)的两个端部环(21,22)之间延伸,并且其特征在于,这些杆(22,23)的每个主要部分(32)具有基本上呈等腰三角形形式的截面,该等腰三角形的基部(220)具有基本上凹入的弯曲形式,并且该等腰三角形的高度相对于该相关端部环(21)在大致径向方向上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2 FR 18542581.一种用于绕线转子的笼(20),所述绕线转子(1)包括具有交替的齿(11)和凹口(12)的主体(10),所述凹口(12)被设计成接纳转子绕组的一部分,所述笼(20)适于围绕该绕线转子(1)的主体(10)进行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笼(20)包括被设计成固定到彼此的第一部分(201)和第二部分(202),每个部分(201,202)包括端部环(21)、以及平行于该端部环(21)的旋转轴线(X)从所述端部环(21)延伸的多个周向杆(22,23),每个杆(22,23)具有主要部分(32)和端部部分(31),并且对于所述第一部分(201)的每个杆(22),所述杆(22)的端部部分(31)被成形为当安装该两个部分(201,202)时所述杆的端部部分能够固定到该第二部分(202)的至少一个互补杆(23)的端部部分(31),其方式为使得所述两个固定的互补杆(22,23)形成槽楔(24),该两个部分中的每个部分在该转子(1)的主体(10)的纵向端部处,该槽楔在该笼(20)的两个部分(201,202)的两个端部环(21,22)之间延伸,并且其特征在于,这些杆(22,23)的每个主要部分(32)具有基本上呈等腰三角形形式的截面,该等腰三角形的基部(220)具有基本上凹入的弯曲形式,并且该等腰三角形的高度相对于该相关端部环(21)在大致径向方向上延伸。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塔瓦科利A·戴尔阿格内塞F·弗拉博洛特
申请(专利权)人:雷诺股份公司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