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工机器人的过载保护电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00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工机器人的过载保护电路装置,包括电箱、散热装置、切换装置和保护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当线路板温度过高时,散热装置开始工作,温度传感器感知温度并通过导线控制半导体制冷管开启,半导体制冷管吸热生成的水珠从出水孔排出,提高使用寿命,当工作电压不同时,电机转动,此时导电块可以从绝缘区调至低压区或高压区,电压经过电线传输到导管,导管第一端与电线线路连接,导管第二端与线圈线路连接,导管将电压传输到线圈,固定块右断与电线贴合,固定块移动使得导管与电线脱离,旋钮设置在电线右端,此时线路断电,这样设置可以及时断电防止线路板因为过载而损坏,工作完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工机器人的过载保护电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载保护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重工机器人的过载保护电路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器人技术已经逐步进入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比如,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家庭清洁、安保安防、自动巡线等方面,实现了无人值守应用,大大提高了效率,目前的机器人的设计思路均为:通过大量的传感器,比如超声传感器、摄像头、碰撞传感器等,获取机器人周围环境的具体数据,然后将所有的数据传入机器人的核心控制器,再通过一套复杂而精密的算法对各类数据进行处理,然后再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控制相应的运行部件进行制定的动作,这一系列的操作都离不开电路,当电路过载时,该电流的传入会使得集成在电路基板上的电子元件或半导体装置因损坏、劣化而导致寿命减短或功能退化,为了此原因,额外的电路保护装置需要被安装于该电路板上。然而现有的过载保护电路装置不能调节工作电压,所有的工作场合都是同一种电压,这样容易损坏机器,且散热不完全,只能对内部进行部分散热,电压过大时依旧运行容易机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重工机器人的过载保护电路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工机器人的过载保护电路装置,包括电箱,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电箱内部,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温度传感器、导线、半导体制冷管和出水孔,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电箱内部上表面中心,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表面中心,所述导线与第一端与所述线路板线路连接,所述导线第二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管线路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管对称均匀设置在所述电箱左右两端内壁,所述电箱下端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管正下方;切换装置,所述切换装置包括电机、转杆、主动齿轮、导电块、滑槽、低压区、高压区和绝缘区,所述电机右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电箱内部右臂中上端,所述转杆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左端,所述转杆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导电块上表面啮合连接,所述导电块下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线路板右端下方开设有滑槽,所述绝缘区设置在所述电机正下方,所述低压区设置在所述绝缘区左端,所述高压区设置在绝缘区右端;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设置在所述线路板右端,所述保护装置包括导管、线圈、顶杆、固定块和旋钮,所述导管第一端与所述电线线路连接,所述导管第二端与所述线圈线路连接,所述线圈下端固定安装在箱体内部,所述顶杆下端设置在所述线圈内部,所述顶杆上端与所述固定块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右断与所述电线贴合,所述旋钮设置在所述电线右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电箱包括线路板、电线和箱体,所述线路板左右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中端,所述电线设置在线路板右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块材质为绝缘材料。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电块上表面均匀分布有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齿轮相啮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半导体制冷管长度与所述出水孔上端口直径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出水孔外形为小口朝下的圆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低压区端口与所述高压区端口大小相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风扇上端焊于所述箱体内部上表面中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半导体制冷管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管分为两组对称安装在所述箱体内部左右两端内壁。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滑槽宽度与所述导电块宽度相契合。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当线路板温度过高时,散热装置开始工作,温度传感器感知温度并通过导线控制半导体制冷管开启,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线路板上表面中心,导线第一端与线路板线路连接,导线第二端与半导体制冷管线路连接,半导体制冷管对称均匀设置在电箱左右两端内壁,此时半导体制冷管开始吸热并释放冷气,此时风扇开使转动,风扇设置在电箱内部上表面中心,风扇将冷空气吹散开,电箱下端开设有出水孔,半导体制冷管吸热生成的水珠从出水孔排出,出水孔设置在半导体制冷管正下方,这样设置在可以及时给线路板降温,提高使用寿命,当工作电压不同时,电机转动,电机右端固定安装于电箱内部右臂中上端,电机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右端固定连接电机左端,转杆左端固定连接主动齿轮,转杆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与导电块上表面啮合连接,主动齿轮带动导电块在滑槽上移动,导电块下端与滑槽滑动连接,线路板右端下方开设有滑槽,此时导电块可以从绝缘区调至低压区或高压区,绝缘区设置在电机正下方,低压区设置在绝缘区左端,高压区设置在绝缘区右端,可以使机器人适应不同工作强度,当调压完毕后,电线电压依旧过大时,电压经过电线传输到导管,导管第一端与电线线路连接,导管第二端与线圈线路连接,导管将电压传输到线圈,线圈下端固定安装在箱体内部,此时线圈内部磁场将顶杆顶出,顶杆下端设置在线圈内部,顶杆上端与固定块中部固定连接,顶杆带动固定块移动,固定块右断与电线贴合,固定块移动使得导管与电线脱离,旋钮设置在电线右端,此时线路断电,这样设置可以及时断电防止线路板因为过载而损坏,工作完毕。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工机器人的过载保护电路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保护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电箱;101、线路板;102、电线;103、箱体;2、散热装置;201、风扇;202、温度传感器;203、导线;204、半导体制冷管;205、出水孔;3、切换装置;301、电机;302、转杆;303、主动齿轮;304、导电块;305、滑槽;306、低压区;307、高压区;308、绝缘区;4、保护装置;401、导管;402、线圈;403、顶杆;404、固定块;405、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具体的,如图1-5所示,一种重工机器人的过载保护电路装置,包括电箱1,还包括:散热装置2,散热装置2设置在电箱1内部,散热装置2包括风扇201、温度传感器202、导线203、半导体制冷管204和出水孔205,风扇201设置在电箱1内部上表面中心,温度传感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工机器人的过载保护电路装置,包括电箱(1)、线路板(101)和电线(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设置在所述电箱(1)内部,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风扇(201)、温度传感器(202)、导线(203)、半导体制冷管(204)和出水孔(205),所述风扇(201)设置在所述电箱(1)内部上表面中心,所述温度传感器(202)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01)上表面中心,所述导线(203)与第一端与所述线路板(101)线路连接,所述导线(203)第二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管(204)线路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管(204)对称均匀设置在所述电箱(1)左右两端内壁,所述电箱(1)下端开设有出水孔(205),所述出水孔(205)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管(204)正下方;/n切换装置(3),所述切换装置(3)包括电机(301)、转杆(302)、主动齿轮(303)、导电块(304)、滑槽(305)、低压区(306)、高压区(307)和绝缘区(308),所述电机(301)右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电箱(1)内部右臂中上端,所述转杆(302)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01)左端,所述转杆(302)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303),所述主动齿轮(303)与所述导电块(304)上表面啮合连接,所述导电块(304)下端与所述滑槽(305)滑动连接,所述线路板(101)右端下方开设有滑槽(305),所述绝缘区(308)设置在所述电机(301)正下方,所述低压区(306)设置在所述绝缘区(308)左端,所述高压区(307)设置在绝缘区(308)右端;/n保护装置(4),所述保护装置(4)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01)右端,所述保护装置(4)包括导管(401)、线圈(402)、顶杆(403)、固定块(404)和旋钮(405),所述导管(401)第一端与所述电线(102)线路连接,所述导管(401)第二端与所述线圈(402)线路连接,所述线圈(402)下端固定安装在箱体(103)内部,所述顶杆(403)下端设置在所述线圈(402)内部,所述顶杆(403)上端与所述固定块(404)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404)右断与所述电线(102)贴合,所述旋钮(405)设置在所述电线(102)右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工机器人的过载保护电路装置,包括电箱(1)、线路板(101)和电线(1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设置在所述电箱(1)内部,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风扇(201)、温度传感器(202)、导线(203)、半导体制冷管(204)和出水孔(205),所述风扇(201)设置在所述电箱(1)内部上表面中心,所述温度传感器(202)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01)上表面中心,所述导线(203)与第一端与所述线路板(101)线路连接,所述导线(203)第二端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管(204)线路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管(204)对称均匀设置在所述电箱(1)左右两端内壁,所述电箱(1)下端开设有出水孔(205),所述出水孔(205)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管(204)正下方;
切换装置(3),所述切换装置(3)包括电机(301)、转杆(302)、主动齿轮(303)、导电块(304)、滑槽(305)、低压区(306)、高压区(307)和绝缘区(308),所述电机(301)右端固定安装于所述电箱(1)内部右臂中上端,所述转杆(302)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01)左端,所述转杆(302)左端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303),所述主动齿轮(303)与所述导电块(304)上表面啮合连接,所述导电块(304)下端与所述滑槽(305)滑动连接,所述线路板(101)右端下方开设有滑槽(305),所述绝缘区(308)设置在所述电机(301)正下方,所述低压区(306)设置在所述绝缘区(308)左端,所述高压区(307)设置在绝缘区(308)右端;
保护装置(4),所述保护装置(4)设置在所述线路板(101)右端,所述保护装置(4)包括导管(401)、线圈(402)、顶杆(403)、固定块(404)和旋钮(405),所述导管(401)第一端与所述电线(102)线路连接,所述导管(401)第二端与所述线圈(402)线路连接,所述线圈(402)下端固定安装在箱体(103)内部,所述顶杆(403)下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井伦范宗敏陈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合信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