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抑制背反射杂光的光学次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758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抑制背反射杂光的光学次模块结构,该结构包括:一光源,发射光束;一光波导,接收光源的光束,使该核芯层再将光束继续向前传送;以及一耦光模块,由至少一个可透光组件构成,此耦光模块置于光源与光波导中间,使光束穿过该耦光模块而有效地耦合至该光波导核芯层中,并且有抑制背反射杂光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次模块结构可大幅改善光学次模块本身的光电特性品质、增加其传输距离、大幅降低光收发器在封装上的困难,还可有效降低其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次模块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具有抑制背反射杂光的光学次模块结构,可抑制背反射杂光并将光束导入光波导的核芯层。
技术介绍
光学次模块是将光讯号与电讯号两者之间作转换,如光讯号转换成电讯号或将电讯号转换成光讯号;而光学次模块的众多应用的其中一项重要应用为光收发器(optical transceiver)。光收发器则是光纤通讯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元件,光收发器可将语音或数据系统产生的高频电讯号转换成高频光讯号,然后通过单模光纤或多模光纤传递至远程,再经由另一个光收发器将高频光讯号转换成高频电讯号以提供给语音或数据系统,如此便完成讯号的长距离传输。其中一种常用的光学次模块是将光源所发出的光束导入光波导(如光纤)中,兹叙述如下。公知的光源与光波导的间的光耦合结构如图1所示,由光源11,耦光组件组12与光波导13组成。光束自光源11射出后由一耦光组件组12收集,转换成与光波导相近的场型,而后传递至光波导13的端面,进而耦合至波导核芯中,使得光讯号得以在核芯中前进。上述公知的光源11,从实际应用角度考虑,可以是半导体雷射或发光二极管;;光波导13可以是光纤或平面型积体光学波导;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抑制背反射杂光的光学次模块结构,包括:一光源,发射光束;一光波导,接收光源的光束,由该光波导的核芯层再将光束继续向前传送;以及一耦光模块,由至少一个可透光组件构成,此耦光模块置于光源与光波导中间,使光束穿过该 耦光模块而有效地耦合至该光波导核芯层中,并且有抑制背反射杂光的功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宗杨建成张俊杰李俊德张志贤陈正大彭保仁
申请(专利权)人:创威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