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制冷器以及红外探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747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流制冷器,包括冷指以及设于所述冷指上的冷盘,还包括置于所述冷指内的芯轴以及缠绕在所述芯轴上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节流孔,各所述节流孔均设在所述毛细管朝向所述冷盘的一段上,且各所述节流孔沿这一段毛细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还提供一种红外探测器,包括气瓶以及上述的节流制冷器,所述气瓶中的高压气体工质进入所述节流制冷器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一段毛细管上均匀设两个或多个节流孔,可以使节流制冷的阻力增大,其质量流量减小,因此可以提升其蓄冷时间。此外,两个或多个节流孔的阻力增大可造成节流前后的压差增大,从而增强微分节流制冷效应,缩短降温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流制冷器以及红外探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与低温工程
,具体为一种节流制冷器以及红外探测器。
技术介绍
节流制冷器在红外热像仪、导弹制导、医疗和空间应用等民用和军事装备上广泛应用。与其他低温制冷机相比,它具有体积小、质量轻、降温快、可靠性高等优点。节流制冷器不仅为红外导引系统提供低温环境,而且与导弹的性能密切相关,比如制冷器的降温时间决定了导弹的反应时间,制冷器的蓄冷时间决定了导弹的飞行时间。对于要求快速制冷的场合,一般选择开式节流制冷器,开式节流制冷器与小高压钢瓶组成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然而现有的节流制冷器降温速度较快,但其蓄冷时间较短。特别是当需要待机模式的红外探测器时,为保证制冷器的蓄冷,需携带较大的气瓶,从而不可避免的增加了系统的体积和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流制冷器以及红外探测器,至少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部分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流制冷器,包括冷指以及设于所述冷指上的冷盘,还包括置于所述冷指内的芯轴以及缠绕在所述芯轴上的毛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流制冷器,包括冷指以及设于所述冷指上的冷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冷指内的芯轴以及缠绕在所述芯轴上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节流孔,各所述节流孔均设在所述毛细管朝向所述冷盘的一段上,且各所述节流孔沿这一段毛细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流制冷器,包括冷指以及设于所述冷指上的冷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冷指内的芯轴以及缠绕在所述芯轴上的毛细管,所述毛细管上开设有至少两个节流孔,各所述节流孔均设在所述毛细管朝向所述冷盘的一段上,且各所述节流孔沿这一段毛细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制冷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节流孔均为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小口径开口开设在所述毛细管的内壁上,且所述锥形孔的大口径开口开设在所述毛细管的外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流制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的小口径开口的口径控制在0.04~0.2mm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制冷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毛细管的长度方向所述毛细管上均匀螺旋缠绕有翅片。


5.如权利要求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永王玲黄太和王立保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高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