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循环冰箱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4884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循环冰箱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冰箱制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制冷主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电动切换阀、第一毛细管、第一冷冻蒸发器、第二冷冻蒸发器、冷藏蒸发器以及压缩机;制冷旁通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电动切换阀、第二毛细管、第二冷冻蒸发器、冷藏蒸发器以及压缩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冷系统中冷冻室设置第一冷冻蒸发器以及第二冷冻蒸发器,可以调节冷冻室的冷量,有效解决冷冻热负载对冷量的需求,降低冷藏底部温度过零导致的食品冻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循环冰箱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冰箱制冷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循环冰箱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直冷双温冰箱一般设计成冷藏冷冻蒸发器串联即单循环回路,通常控制的是冷藏间室的温度,冷冻间室的温度则由冷冻蒸发器与冰箱冷冻室内胆接触面积的大小决定。这种结构冰箱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冷藏冷冻同时制冷,制冷循环效率高。但此种制冷系统容易导致冷冻室的温度控制不准确,特别是冷冻室蒸发器采用绕管贴附的形式,冷冻蒸发器的传热好坏受车间生产工艺影响较大,从而影响批量冰箱冷藏冷冻冷量配比一致性,制冷能力和制冷性能偏离设计值较多,且对冷冻间室对热负载放入适应性差。也有冰箱采用双循环制冷系统,现有技术采用旁通双循环系统,如图4和5,两种系统均可以实现冷藏冷冻单独控温。请参阅图4中的冷藏蒸发器在前旁通双循环系统,当冷藏满足制冷需求后,可转换至冷冻单独制冷,冷藏和冷冻独立控温效果好。但冷藏走制冷系统最前端,冷藏换热效率高,冷冻换热效率差,冷藏很快达到停机点,切换至冷冻单独制冷其效率相对较低,对节能不利。请参阅图5所示的冷冻蒸发器在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循环冰箱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制冷主回路、所述制冷主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3)、电动切换阀(4)、第一毛细管(511)、第一冷冻蒸发器(51)、第二冷冻蒸发器(52)、冷藏蒸发器(53)以及压缩机(1);/n制冷旁通回路、所述制冷旁通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3)、电动切换阀(4)、第二毛细管(521)、第二冷冻蒸发器(52)、冷藏蒸发器(53)以及压缩机(1);/n所述冷藏室蒸发器(1)为板管蒸发器,贴附在冷藏室(6)后背内侧;所述第一冷冻蒸发器(51)为绕管蒸发器,绕设在冷冻室(7)内胆四侧面;所述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循环冰箱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冷主回路、所述制冷主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3)、电动切换阀(4)、第一毛细管(511)、第一冷冻蒸发器(51)、第二冷冻蒸发器(52)、冷藏蒸发器(53)以及压缩机(1);
制冷旁通回路、所述制冷旁通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1)、冷凝器(2)、干燥过滤器(3)、电动切换阀(4)、第二毛细管(521)、第二冷冻蒸发器(52)、冷藏蒸发器(53)以及压缩机(1);
所述冷藏室蒸发器(1)为板管蒸发器,贴附在冷藏室(6)后背内侧;所述第一冷冻蒸发器(51)为绕管蒸发器,绕设在冷冻室(7)内胆四侧面;所述第二冷冻蒸发器(52)为板管蒸发器,贴附在冷冻室(7)后背内侧;
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包括冰箱主控器以及与冰箱主控器电连接的环温传感器(8)、冷藏温度传感器(61)、冷冻温度传感器(71)、电动切换阀(4)以及压缩机(1);所述环温传感器(8)安装在冰箱顶部;所述冷藏温度传感器(61)安装在冷藏室(6)内壁;所述冷冻温度传感器(71)安装在冷冻室(7)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循环冰箱制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培培刘全义
申请(专利权)人: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