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下料的挂镀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107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挂镀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下料的挂镀架,包括竖直设置的中心杆以及均匀分布在中心杆侧壁上的若干个挂杆,中心杆上套设有套管,套管内部与中心杆侧壁之间留有空隙,套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挂杆通过的通孔;挂杆一端与中心杆侧壁铰接,另一端通过通孔延伸至套管外侧,通孔内壁与挂杆之间留有空隙;中心杆上设置有连接部,中心杆通过连接部与套管可拆卸连接。中心杆与套管相对移动,能够使挂杆从水平状态转换至倾斜状态,以便于镀件从挂杆上自动脱落,免去了人工将镀件从挂杆上取下的过程,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下料的挂镀架
本技术涉及挂镀架
,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下料的挂镀架。
技术介绍
挂镀架是用于挂镀生产线上的一种用于放置镀件的工装。在挂镀生产过程中,将镀件放置在挂镀架上,以便于对镀件进行电镀;待镀件电镀完成后,再加工镀件从挂镀架上取下。现有技术中,如说明书附图1中所示的一种挂镀架,包括支撑杆5以及设置在支撑杆5上的若干个挂钩6,若干个挂钩6均匀分布在支撑杆5的侧壁上。挂镀架在使用时,将若干个镀件分别放置在若干个挂钩6上;当镀件电镀完成后,再将若干个镀件逐一从挂钩6上取下。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电镀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要通过人工逐一取下挂镀架上的镀件,但是挂镀架上的镀件较多,从挂镀架上取下镀件这一过程需要耗费工作人员大量时间,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方便下料的挂镀架,使工作人员能够快速从挂镀架上取下镀件,提升工作效率。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方便下料的挂镀架,包括竖直设置的中心杆以及均匀分布在中心杆侧壁上的若干个挂杆,所述中心杆上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内部与中心杆侧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套管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挂杆通过的通孔;所述挂杆一端与中心杆侧壁铰接,另一端通过通孔延伸至套管外侧,所述通孔内壁与挂杆之间留有空隙;所述中心杆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中心杆通过连接部与套管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部打开,使中心杆与套管相分离,中心杆即可在套管内上下移动,当中心杆上移时,中心杆会带动挂杆上移,由于挂杆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挂杆远离中心杆的一端向下移动,使得挂杆由水平状态转换至倾斜状态,放置在挂杆上的镀件即可从挂杆上掉落,使得挂镀架能够自动下料,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人工劳动强度。当需要将镀件放置在挂镀架上时,只需通过连接部将中心杆与套管相连接,挂杆即可恢复水平状态。由于挂杆受到通孔的限制,中心杆只能小幅度的上下移动,可以保证中心杆始终位于套管中,保证挂镀架的正常使用。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挂杆上方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中心杆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定位块下端与挂杆相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受到定位块的限制,挂杆只能向下方倾斜,因此当挂杆上放置有镀件时,限位块能够避免挂杆向上倾斜,因此能够提升挂杆在工作状态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镀件放置在挂杆上时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管上端与中心杆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套,所述第一轴套套设在中心杆上并与中心杆滑移连接,所述第一轴套外侧壁与套管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管下端与中心杆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套,所述第二轴套套设在中心杆上并且与中心杆滑移连接,所述第二轴套外侧壁与套管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能够提升中心杆与套管相对移动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挂杆能够顺利地由水平状态切换的倾斜状态,或是由倾斜状态恢复至水平状态,以保证挂镀架的正常工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心杆侧壁下端设置有滑块,所述第二轴套内壁上开设有与滑块滑移连接的滑槽,所述滑槽竖直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与滑槽滑移连接,能够保证中心杆和套管不会发生相对转动,提升中心杆与套管相对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能够保证挂杆与通孔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从而保证挂杆顺利地由水平状态切换至倾斜状态。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心杆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一轴套朝向第二轴套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心杆与套管相对移动时,限位块能够与第二轴套相抵接,能够降低挂杆与通孔之间撞击的力度,提升挂杆以及套管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限位块与第一轴套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第一轴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弹簧能够有效降低限位块与第一轴套之间的冲击,提升中心杆与套管相对移动时的稳定性,提升挂镀架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一轴套和中心杆之间的连接套以及与连接套侧壁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套套设在中心杆上并与中心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套内壁上开设有与连接块滑移连接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包括竖槽以及设置在竖槽下端的横槽,所述竖槽的上端延伸至第一轴套上端并呈开口设置,所述横槽的一端与竖槽的下端相连通;所述连接套上端延伸至第一轴套上方并且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能够使连接套与中心杆进行相对转动,使连接块在连接槽内滑移,当连接块位于竖槽中时,中心杆能够与套管相对移动,使挂杆能够从水平状态转换至倾斜状态;当连接块位于横槽内时,中心杆与套管保持相对固定,从而使挂杆保持水平状态。有效地提升了连接部使用的便利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横槽远离竖槽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横槽上方并与横槽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能够对连接块进行限位,连接块位于限位槽中时,连接块无法在横槽内滑动,从而能够保证挂镀架在工作时中心杆不会与套管进行相对移动,保证挂镀架在电镀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管侧壁呈锥面设置,并且套管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中心杆与套管相对移动,使挂杆呈倾斜状态时,中心杆侧壁不同高度位置上的挂杆倾斜角度会不同,从上到下的挂杆倾斜角度依次增大,能够在镀件与挂杆分离时,镀件不易出现相互卡死而无法从挂杆上下落的情况,使镀件下落地更加顺畅。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通孔内壁与挂杆之间设置有缓冲垫圈,所述缓冲垫圈外侧与通孔内壁固定连接,并且所述缓冲垫圈内壁与挂杆之间留有空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圈能够避免挂杆与通孔内壁之间直接接触,从而降低挂杆和通孔内壁的磨损程度,提升挂镀架的使用寿命。同时缓冲垫圈能够有效吸收挂件受到的冲击,提升挂杆工作时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中心杆与套管相对移动,能够使挂杆从水平状态转换至倾斜状态,以便于镀件从挂杆上自动脱落,免去了人工将镀件从挂杆上取下的过程,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2.套管侧壁呈锥形设置,使得挂杆在倾斜时,不同高度上的挂杆倾斜角度不同,镀件不易出现相互卡死而无法从挂杆上下落的情况,使镀件下落地更加顺畅;3.工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能够时中心杆与套管相连接或是相脱离,有效提升挂镀架使用的便利性。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挂镀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挂镀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挂镀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用于展示连接槽的结构。图中,1、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下料的挂镀架,包括竖直设置的中心杆(1)以及均匀分布在中心杆(1)侧壁上的若干个挂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1)上套设有套管(2),所述套管(2)内部与中心杆(1)侧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套管(2)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挂杆(4)通过的通孔(21);所述挂杆(4)一端与中心杆(1)侧壁铰接,另一端通过通孔(21)延伸至套管(2)外侧,所述通孔(21)内壁与挂杆(4)之间留有空隙;/n所述中心杆(1)上设置有连接部(3),所述中心杆(1)通过连接部(3)与套管(2)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下料的挂镀架,包括竖直设置的中心杆(1)以及均匀分布在中心杆(1)侧壁上的若干个挂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1)上套设有套管(2),所述套管(2)内部与中心杆(1)侧壁之间留有空隙,所述套管(2)上开设有若干个供挂杆(4)通过的通孔(21);所述挂杆(4)一端与中心杆(1)侧壁铰接,另一端通过通孔(21)延伸至套管(2)外侧,所述通孔(21)内壁与挂杆(4)之间留有空隙;
所述中心杆(1)上设置有连接部(3),所述中心杆(1)通过连接部(3)与套管(2)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下料的挂镀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挂杆(4)上方均设置有定位块(13),所述定位块(13)与中心杆(1)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定位块(13)下端与挂杆(4)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下料的挂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上端与中心杆(1)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套(23),所述第一轴套(23)套设在中心杆(1)上并与中心杆(1)滑移连接,所述第一轴套(23)外侧壁与套管(2)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套管(2)下端与中心杆(1)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套(24),所述第二轴套(24)套设在中心杆(1)上并且与中心杆(1)滑移连接,所述第二轴套(24)外侧壁与套管(2)内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下料的挂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1)侧壁下端设置有滑块(14),所述第二轴套(24)内壁上开设有与滑块(14)滑移连接的滑槽,所述滑槽竖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下料的挂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连福范勇范俭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市华夏电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