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内马达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898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34
本公开涉及一种轮内马达单元。轮内马达单元可包括:轮辋构件,具有沿轮辋构件的外圆周安装的轮胎;辐条,连接到轮辋构件并随轮辋构件一起旋转;马达部分,位于由轮辋构件和辐条形成的安装空间中并构造成通过电源产生旋转动力,并使辐条旋转;转向节部分,连接到马达部分并构造成支撑悬架部分;以及轮毂部分,具有固定到辐条的一侧和连接到转向节部分的另一侧,并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辐条。根据本公开,马达部分位于包括轮辋构件和辐条的轮构件内部,并且制动部分和轮毂部分位于马达部分中。因此,可在悬架部分不干扰轮内马达单元的同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内马达单元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轮内马达单元,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其中与轮内马达有关的部分不干扰底盘部分的轮内马达单元。
技术介绍
由于化石燃料处于用尽危险中,因此已经开发了电动车辆,其使用电池中存储的电能来驱动马达,代替使用诸如汽油和柴油的化石燃料的车辆。电动车辆分为仅使用可充电电池中存储的电能来驱动马达的纯电动车辆、使用光电电池来驱动马达的太阳能电池车辆、使用利用氢燃料的燃料电池来驱动马达的燃料电池车辆以及使用通过使用化石燃料驱动发动机并使用电力来驱动马达的发动机和马达二者的混合动力车辆。通常,轮内马达单元用于诸如电动车辆的车辆,其使用电力作为动力源。与使用通过汽油或柴油车辆的发动机、变速器和驱动轴传递的动力旋转地驱动车轮的装置不同,轮内马达单元通过设置在左/右驱动轮或左/右和前/后四个驱动轮中的马达将动力直接传递到车轮。传统的轮内马达单元具有的问题在于,与轮内马达相关的部分突出到轮构件中,并且因此干扰底盘部分。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该问题的装置。在2011年4月20日公开的题为“ApparatusofDrivingWheelsforIn-WheelSystem(用于轮内系统的驱动轮的设备)”的韩国专利申请第2011-0040459号中公开了相关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各个实施例涉及一种轮内马达单元,其中,与轮内马达有关的部分不干扰底盘部分。在一个实施例中,轮内马达单元可包括:轮辋构件,具有沿轮辋构件的外圆周安装的轮胎;辐条,连接到轮辋构件并随轮辋构件一起旋转;马达部分,位于由轮辋构件和辐条形成的安装空间中,并构造成通过电源产生旋转动力,并使辐条旋转;转向节部分,连接到马达部分并构造成支撑悬架部分;以及轮毂部分,具有固定到辐条的一侧和连接到转向节部分的另一侧并构造成可旋转地支撑辐条。辐条可包括:芯部构件,安装在面向轮毂部分的位置处;以及延伸构件,从芯部构件径向延伸,并连接到轮辋构件的圆周。马达部分可包括:转子构件,固定到辐条;转子,固定到转子构件并具有磁性;定子,安装在面向转子的位置处并具有磁性;以及马达壳体,构造成支撑定子,并连接到转向节部分并被限制旋转。轮内马达单元可进一步包括第一固定连接构件,该第一固定连接构件构造成将转子构件固定到马达壳体,并在转子构件固定到辐条之后被移除。轮内马达单元可进一步包括第二固定连接构件,该第二固定连接构件构造成将辐条固定到马达壳体,并在将轮毂部分固定到辐条之后被移除。轮毂部分可包括:轮毂内圈,连接到辐条,并随辐条一起旋转;以及轮毂外圈,位于轮毂内圈外部,其中轮毂轴承介于轮毂内圈和轮毂外圈之间,并且轮毂外圈连接到转向节部分并被限制旋转。轮内马达单元可以进一步包括:旋转变压器(resolver),安装在面向轮毂内圈的位置处,并构造成测量轮毂内圈的位置;以及逆变器,构造成接收旋转变压器的测量值,并安装在马达部分内部。轮内马达单元可进一步包括制动部分,该制动部分位于马达部分内部,并构造成根据控制信号来限制辐条的旋转。制动部分可包括:盘构件,固定到辐条并随辐条一起旋转;以及制动钳(caliper),位于马达部分内部,并在邻接盘构件的方向上移动以形成制动力。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马达部分位于包括轮辋构件和辐条的轮构件内部,并且制动部分和轮毂部分位于马达部分中。因此,可在悬架部分不干扰轮内马达单元的同时提高设计的自由度。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轮内马达单元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轮内马达单元的后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轮内马达单元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轮内马达单元的主要部件的分解横截面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马达部分与辐条间隔开的横截面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在马达部分耦接到辐条之后第一固定连接构件被分离的横截面视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轮内马达单元的横截面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轮内马达单元的主要部件的分解横截面视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马达部分、辐条和轮辋构件彼此分离的横截面视图。图10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马达部分、辐条和轮辋构件彼此耦接的横截面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轮毂部分位于与辐条间隔开的位置处的横截面视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第二固定连接构件与耦接到辐条的轮毂部分分离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以下将通过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参考附图来描述轮内马达单元。应当注意,附图并非精确地成比例,并且可能仅出于描述方便和清楚的目的而夸大了线的粗细或部件的大小。此外,本文使用的术语是通过考虑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来定义的,并可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习惯或意图进行更改。因此,应根据本文阐述的全部公开内容对术语进行定义。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轮内马达单元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轮内马达单元的后视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轮内马达单元的横截面视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轮内马达单元的主要部件的分解横截面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马达部分与辐条间隔开的横截面视图,并且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在马达部分耦接到辐条之后第一固定连接构件被分离的横截面视图。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公开的该实施例的轮内马达单元1包括轮辋构件10、辐条20、马达部分40、转向节部分60和轮毂部分70。轮辋构件10具有沿其外圆周安装的轮胎15。辐条20连接到轮辋构件10并随轮辋构件10旋转。马达部分40位于由轮辋构件10和辐条20形成的安装空间30中,并使用由电源产生的旋转动力使辐条20旋转。转向节部分60连接到马达部分40并支撑悬架部分32。轮毂部分70具有固定到辐条20的一侧和连接到转向节部分60的另一侧,并可旋转地支撑辐条20。轮内马达单元1可进一步包括旋转变压器80、逆变器85、制动部分90和第一固定连接构件50。轮胎15沿着轮辋构件10的外圆周安装。轮辋构件10在支撑轮胎15的同时安装在圆周方向上。辐条20可修改为各种形状,只要辐条20连接到轮辋构件10并随轮辋构件10一起旋转。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辐条20包括安装在面向轮毂部分70的位置处的芯部构件22以及从芯部构件22径向地延伸并连接到轮辋构件10的圆周的延伸构件24。辐条20和轮辋构件10可形成为一体。替代地,辐条20和轮辋构件10可形成为单独的构件,并通过紧固装置彼此连接。也就是说,辐条20和轮辋构件10可修改为各种形状。芯部构件22安装在轮内马达单元1的旋转中心轴线C上,并连接到轮毂部分70且随轮毂内圈72一起旋转。延伸构件24以辐条形状延伸并连接到轮辋构件10。辐条20连接到轮辋构件10的一侧(图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内马达单元,其中,所述轮内马达单元包括:/n轮辋构件,所述轮辋构件具有沿所述轮辋构件的外圆周安装的轮胎;/n辐条,所述辐条连接到所述轮辋构件并随所述轮辋构件一起旋转;/n马达部分,所述马达部分位于由所述轮辋构件和所述辐条形成的安装空间中,并构造成通过电源产生旋转动力,并使所述辐条旋转;/n转向节部分,所述转向节部分连接到所述马达部分并构造成支撑悬架部分;以及/n轮毂部分,所述轮毂部分具有固定到所述辐条的一侧和连接到所述转向节部分的另一侧,并构造成能旋转地支撑所述辐条。/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7 KR 10-2019-00713911.一种轮内马达单元,其中,所述轮内马达单元包括:
轮辋构件,所述轮辋构件具有沿所述轮辋构件的外圆周安装的轮胎;
辐条,所述辐条连接到所述轮辋构件并随所述轮辋构件一起旋转;
马达部分,所述马达部分位于由所述轮辋构件和所述辐条形成的安装空间中,并构造成通过电源产生旋转动力,并使所述辐条旋转;
转向节部分,所述转向节部分连接到所述马达部分并构造成支撑悬架部分;以及
轮毂部分,所述轮毂部分具有固定到所述辐条的一侧和连接到所述转向节部分的另一侧,并构造成能旋转地支撑所述辐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内马达单元,其中,所述辐条包括:
芯部构件,所述芯部构件安装在面向所述轮毂部分的位置处;以及
延伸构件,所述延伸构件从所述芯部构件径向地延伸,并连接到所述轮辋构件的圆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内马达单元,其中,所述马达部分包括:
转子构件,所述转子构件固定到所述辐条;
转子,所述转子固定到所述转子构件并具有磁性;
定子,所述定子安装在面向所述转子的位置处,并具有磁性;以及
马达壳体,所述马达壳体构造成支撑所述定子,并连接到所述转向节部分并被限制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内马达单元,进一步包括第一固定连接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景浩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