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来回牵引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76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成本更低的新型来回牵引小车。这种新型来回牵引小车包括有车体以及安装在车体上的左拼板与右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安装有传动轴座,传动轴座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左端连接有左齿轮,传动轴的右端连接有右齿轮,左齿轮用于与安装在地面上的传动齿条啮合,右齿轮与横面齿条啮合,横面齿条上连接有纵面齿条,所述纵面齿条与横面齿条处于限位框内。这种新型来回牵引小车无需另外配置动力源用于驱动左右拼板,通过齿轮与齿条的传动结构,在前进的过程中,左拼板与右拼板自动合并,因此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减少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来回牵引小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牵引小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送混凝土砌块的来回牵引小车。
技术介绍
混凝土砌块(简称砌块)是大型土建工程中的首选材料。在混凝土砌块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牵引小车载着砌块从一个工位到另一个工位。目前市场上一般牵引小车具有两个拼板,砌块分两次放置在左右两个拼板上,然后通过左右两个拼板的拼合,形成一个输送板后再实现统一输送,这种拼装输送方式大大提高了输送效率。然而现有牵引小车的移动需要一个动力源驱动,而拼板的合并需要另一个动力源驱动,因此整个牵引小车需要两个动力源,这无疑增加了小车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创新提供了一种制造成本更低的新型来回牵引小车。这种新型来回牵引小车包括有车体以及安装在车体上的左拼板与右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安装有传动轴座,所述传动轴座内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端连接有左齿轮,所述传动轴的右端连接有右齿轮,所述左齿轮用于与安装在地面上的传动齿条啮合,所述右齿轮与横面齿条啮合,所述横面齿条上连接有纵面齿条,所述纵面齿条与横面齿条处于限位框内,所述限位框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纵面齿条与安装在车体上的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右拼板可左右移动地设在车体上,所述右拼板上连接有牵引齿条,所述牵引齿条与传动齿轮啮合。所述限位框由底板以及安装在底板上的左右两个轴承与上限位件构成。所述车体上的设有两个传动齿轮与两个限位框,所述右拼板上对应设有两个牵引齿条。所述右拼板的底部设有滑轮座,所述滑轮座上设有滑轮,所述车体上设有滑轮槽,所述滑轮设在滑轮槽内。按照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来回牵引小车,无需另外配置动力源用于驱动左右拼板,通过齿轮与齿条的传动结构,在前进的过程中,左拼板与右拼板自动合并,因此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减少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这种新型来回牵引小车包括有车体3以及安装在车体3上的左拼板4与右拼板5,左拼板4与右拼板5都用于放置砌块,当放置好后,随着牵引小车的前进,左拼板4与右拼板5慢慢合并在一起。为了使左拼板4与右拼板5在没有独立动力源的情况下实现合并。如图1与图2所示,本技术在车体3上安装有传动轴座30,在传动轴座30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左端连接有左齿轮31,而传动轴的右端连接有右齿轮32,该左齿轮31用于与安装在地面上的传动齿条33啮合,当小车行驶在传动齿条33上方时,左齿轮31就与传动齿条33啮合,随着小车的前进,传动齿条33就传动左齿轮31转动;而右齿轮32与横面齿条34啮合,该横面齿条34上连接有纵面齿条35,纵面齿条35与横面齿条34处于限位框内,而限位框安装在车体3上,纵面齿条35与安装在车体3上的传动齿轮36啮合,右拼板5可左右移动地设在车体3上,右拼板5上连接有牵引齿条37,该牵引齿条37与传动齿轮36啮合。其工作原理如下:牵引电机1牵引着小车在导轨2上移动,当小车行驶在传动齿条33的上方时,左齿轮31与传动齿条33啮合,传动齿条33驱使左齿轮31转动,由于左齿轮31与右齿轮32安装在同一根传动轴上,这样右齿轮32也同步转动,由于右齿轮32与横面齿条34啮合,这样横面齿条34与纵向齿条35就在限位框的限制下前后移动,纵向齿条35又带动传动齿轮36转动,而传动齿轮36又带着牵引齿条37左右移动,这样右拼板5在牵引齿条37的拉动下实现左右移动,从而与左拼板4实现合并。通过上述结构,在前进的过程中,左拼板4与右拼板5自动合并,无需另外配置动力源用于驱动左右拼板,因此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减少能耗。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限位框由底板38以及安装在底板38上的左右两个轴承381与上限位件380构成。由于轴承381可以转动,因此横面齿条34与纵向齿条35前后移动时能大大较少摩擦,从而获得更好的移动效果,而上限位件380能限制横面齿条34与纵向齿条35上移。当然,限位框可由一般的框体构成,只是相对轴承结构而言,摩擦力会较大。当然,右拼板5、横面齿条34与纵向齿条35都较长,为了使横面齿条34与纵向齿条35能保持前后直线移动,在车体3上的设有两个限位框,为了使右拼板5能保持左右直线移动,在车体3上的设有两个传动齿轮36,另外在右拼板5上对应设有两个牵引齿条37。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在右拼板5的底部设有滑轮座50,如图3所示,在滑轮座50上设有滑轮51,而车体3上设有滑轮槽39,滑轮51就设在滑轮槽39内。当牵引齿条37牵引着右拼板5时,滑轮51就在滑轮槽39内移动。当然,还可以采用普通导轨与滑座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来回牵引小车,包括有车体(3)以及安装在车体(3)上的左拼板(4)与右拼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3)上安装有传动轴座(30),所述传动轴座(30)内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端连接有左齿轮(31),所述传动轴的右端连接有右齿轮(32),所述左齿轮(31)用于与安装在地面上的传动齿条(33)啮合,所述右齿轮(32)与横面齿条(34)啮合,所述横面齿条(34)上连接有纵面齿条(35),所述纵面齿条(35)与横面齿条(34)处于限位框内,所述限位框安装在车体(3)上,所述纵面齿条(35)与安装在车体(3)上的传动齿轮(36)啮合,所述右拼板(5)可左右移动地设在车体(3)上,所述右拼板(5)上连接有牵引齿条(37),所述牵引齿条(37)与传动齿轮(36)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来回牵引小车,包括有车体(3)以及安装在车体(3)上的左拼板(4)与右拼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3)上安装有传动轴座(30),所述传动轴座(30)内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左端连接有左齿轮(31),所述传动轴的右端连接有右齿轮(32),所述左齿轮(31)用于与安装在地面上的传动齿条(33)啮合,所述右齿轮(32)与横面齿条(34)啮合,所述横面齿条(34)上连接有纵面齿条(35),所述纵面齿条(35)与横面齿条(34)处于限位框内,所述限位框安装在车体(3)上,所述纵面齿条(35)与安装在车体(3)上的传动齿轮(36)啮合,所述右拼板(5)可左右移动地设在车体(3)上,所述右拼板(5)上连接有牵引齿条(3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子龙潘升肖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嘉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