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53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制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塑料制品包装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收集包装后的塑料制品重量后期还需要通过人工单独测量,费时费力的问题。塑料制品包装装置,包括主体,主体还包括出料口和进料口,主体位于出料口的一侧设有收集滚,收集滚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圆盘和四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半圆形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塑料制品的自重提供动力,通过收集滚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齿形带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滚轴转动使传送带与收集滚同步运行,传送带上运载的包装袋收集包装收集滚掉落的塑料制品,卡块通过弹簧的作用限制塑料制品的重量,循环往复,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料制品包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制品
,尤其涉及塑料制品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制品是采用塑料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业等用品的统称,包括以塑料为原料的注塑、吸塑等所有工艺的制品。具体地说,塑料是以天然或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各种添加剂,在一定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下可以塑制成一定形状,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在加工塑料得到塑料制品后通过包装然后运送至市场上进行贩卖,但是,塑料制品由主体加工后通过出料口直接落入包装袋内,收集包装后的塑料制品重量后期还需要通过人工单独测量,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塑料制品包装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收集包装后的塑料制品重量后期还需要通过人工单独测量,费时费力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塑料制品包装装置,包括主体,主体还包括出料口和进料口,主体位于出料口的一侧设有收集滚,收集滚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圆盘和四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半圆形挡板,主体的一侧位于出料口的正下方设有卡块,收集滚的下方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内部设有滚轴,收集滚和滚轴的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通过齿形带传动连接。优选的,卡块呈向出料口方向倾斜。优选的,卡块远离主体的一端设有滚轮。优选的,滚轴与第二齿轮之间设有第三齿轮。优选的,传送带内壁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的齿块。优选的,第一齿轮的周长不小于第二齿轮周长的四倍。优选的,出料口与主体之间的最远垂直距离不小于收集滚与主体之间的最近垂直距离。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塑料制品的自重提供动力,由卡块的通过弹簧的作用进行限位,随着塑料制品越积越多,收集滚内部的隔层通过卡块的阻挡后转动的同时,第一齿轮随着收集滚的转动通过齿形带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滚轴带动传送带运行,传送带运载包装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塑料制品由主体加工后通过出料口直接落入包装袋内,收集包装后的塑料制品重量后期还需要通过人工单独测量,费时费力,本方案通过塑料制品的自重提供动力,通过收集滚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齿形带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滚轴转动使传送带与收集滚同步运行,传送带上运载的包装袋收集包装收集滚掉落的塑料制品,卡块通过弹簧的作用限制塑料制品的重量,循环往复,省时省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后视图;图3为图1的局部俯视图;图4为图1中的A部分放大图。图中:1、主体;2、收集滚;3、卡块;4、弹簧;5、传送带;6、滚轴;7、第一齿轮;8、第二齿轮;9、齿形带;10、滚轮;11、第三齿轮;12、齿块;13、固定块;101、进料口;102、出料口;201、圆盘;202、半圆形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照图1-4,塑料制品包装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还包括出料口102和进料口101,主体1位于出料口102的一侧设有收集滚2,具体的,收集滚2通过固定块13与主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收集滚2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圆盘201和四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半圆形挡板202,主体1的一侧位于出料口102的正下方设有卡块3,具体的,主体1的内部穿设有卡块3,卡块3位于主体1内部的一端与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4,收集滚2的下方设有传送带5,传送带5的内部设有滚轴6,收集滚2和滚轴6的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具体的,收集滚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滚轴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8,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之间通过齿形带9传动连接。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在收集包装塑料制品的时候,塑料制品通过进料口101进入主体1内部进行加工,加工后的塑料制品由出料口102通过惯性作用,掉落至收集滚2由圆盘201和半圆形挡板202组成的四个隔层内,随着塑料制品逐渐增加,通过塑料制品的重量使收集滚2压迫卡块3,卡块3随着压力逐渐增大,通过弹簧4收缩至主体1内部,收集滚2内部装有塑料制品的隔层通过卡块3后,卡块3通过弹簧4作用迅速弹出阻挡下一个隔层,收集滚2的转动的同时由第一齿轮7通过齿形带9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第二齿轮8带动滚轴6转动,滚轴6带动传送带5运行,使收集滚2内部的塑料制品落入传送带5上的包装袋内,循环往复。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通过塑料制品的自重提供动力,由卡块3的通过弹簧4的作用进行限位,随着塑料制品越积越多,收集滚2内部的隔层通过卡块3的阻挡后转动的同时,第一齿轮7随着收集滚2的转动通过齿形带9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第二齿轮8通过滚轴6带动传送带5运行,传送带5运载包装袋,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塑料制品由主体1加工后通过出料口102直接落入包装袋内,收集包装后的塑料制品重量后期还需要通过人工单独测量,费时费力,本方案通过塑料制品的自重提供动力,通过收集滚2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第一齿轮7通过齿形带9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第二齿轮8带动滚轴6转动使传送带5与收集滚2同步运行,传送带5上运载的包装袋收集包装收集滚2掉落的塑料制品,卡块3通过弹簧4的作用限制塑料制品的重量,循环往复,省时省力。进一步的,卡块3呈向出料口102方向倾斜,具体的,呈倾斜状的卡块3受力点更加均匀。进一步的,卡块3远离主体1的一端设有滚轮10,具体的,卡块3远离主体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0,卡块3通过滚轮10与收集滚2之间滚动连接,减小卡块3与收集滚2之间的摩擦力,提高准确性。进一步的,滚轴6与第二齿轮8之间设有第三齿轮11,具体的,通过第三齿轮11增大滚轴6与传送带5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的,传送带5内壁的一侧均设有若干个与第三齿轮11相啮合的齿块12,具体的,传送带5通过齿块12与第三齿轮11啮合,防止打滑造成塑料制品未准确落入包装袋内。进一步的,第一齿轮7的周长不小于第二齿轮8周长的四倍,具体的,限制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的周长,保证第一齿轮7在转动四分之一圈时第二齿轮8转动不小于一圈。进一步的,出料口102与主体1之间的最远垂直距离不小于收集滚2与主体1之间的最近垂直距离,具体的,便于加工后的塑料制品更好的落入收集滚2内部。综上,本方案通过塑料制品的自重提供动力,通过收集滚2的转动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第一齿轮7通过齿形带9带动第二齿轮8转动,第二齿轮8带动滚轴6转动使传送带5与收集滚2同步运行,传送带5上运载的包装袋收集包装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塑料制品包装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还包括出料口(102)和进料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位于出料口(102)的一侧设有收集滚(2),所述收集滚(2)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圆盘(201)和四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半圆形挡板(202),所述主体(1)的一侧位于出料口(102)的正下方设有卡块(3),所述收集滚(2)的下方设有传送带(5),所述传送带(5)的内部设有滚轴(6),所述收集滚(2)和滚轴(6)的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之间通过齿形带(9)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塑料制品包装装置,包括主体(1),所述主体(1)还包括出料口(102)和进料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位于出料口(102)的一侧设有收集滚(2),所述收集滚(2)还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圆盘(201)和四个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半圆形挡板(202),所述主体(1)的一侧位于出料口(102)的正下方设有卡块(3),所述收集滚(2)的下方设有传送带(5),所述传送带(5)的内部设有滚轴(6),所述收集滚(2)和滚轴(6)的同一侧分别设有第一齿轮(7)和第二齿轮(8),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二齿轮(8)之间通过齿形带(9)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制品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3)呈向出料口(102)方向倾斜。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利
申请(专利权)人:黄骅市伟利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