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35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包括尾架、顶架、斜撑架和连接件;所述顶架的一侧用于与发动机罩的龙门架连接,相对的另一侧与尾架连接;所述尾架的上端与顶架相固定,并且与顶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尾架的宽度大于顶架的宽度,尾架的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斜撑架与顶架的左右两侧相互固定;尾架和顶架上分布有多个连接件。本公开的结构使得发动机罩前窄后宽,在满足散热器加大后的散热量和安装尺寸要求的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散热器在整机上的安装高度,满足散热器加高后整机视野要求;此外,本公开的上罩支架的结构牢固,多处采用斜撑结构与加强筋结构进行加固,以防止支架变形、折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
本公开涉及装载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适用于装载机的发动机上罩。
技术介绍
发动机罩是装载机整机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装在发动机机架上方,用于保护发动机罩里面有散热器、风扇、发动机等部件。发动机罩的盖板覆盖在发动机上罩支架的外部,从而形成发动机上罩,发动机上罩属于发动机罩的一部分,其设置在发动机、散热器等部件的上方,发动机上罩支架与发动机罩的龙门架连接,其结构稳固性对于整个发动机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排放升级,发动机的散热量加大,散热器的安装尺寸变大,现有的发动机罩尺寸结构无法安装体积较大的散热器,因此影响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坚固耐用,在满足安装体积较大的散热器的前提下,不影响整机后方的视野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包括尾架、顶架、斜撑架和连接件;所述顶架的一侧用于与发动机罩的龙门架连接,相对的另一侧与尾架连接;所述尾架的上端与顶架相固定,并且与顶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尾架的宽度大于顶架的宽度,尾架的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斜撑架与顶架的左右两侧相互固定;尾架和顶架上分布有多个连接件。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顶架包括矩形框、安装板和第一加强筋;矩形框的一侧与尾架连接,相对的另一侧通过安装板与发动机罩的龙门架连接;矩形框与安装板之间通过第一加强筋相互固定。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矩形框内设有第一横梁。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矩形框与尾架之间通过第二加强筋相互固定,该第二加强筋位于矩形框的内侧。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加强筋在位于矩形框与尾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尾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纵杆、横杆、斜杆和支脚;两根横杆并排地固定在两根纵杆之间,两根斜杆支撑在两根横杆之间,横杆与纵杆之间通过斜杆相互固定;每根纵杆的下端各安装有一个支脚。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支脚包括底板和立板;所述底板固定在纵杆的底部,并且水平设置;所述立板支撑在斜撑架、底板、纵杆之间,并且垂直于底板设置。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立板在位于斜撑架与纵杆的连接处、纵杆与底板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倒角。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斜撑架与顶架之间通过第三加强筋相互固定。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斜撑架的中部与尾架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梁。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公开的优势在于:本公开揭示的一种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尾架与顶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尾架的宽度大于顶架的宽度,尾架的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斜撑架与顶架的左右两侧相互固定,该结构使得发动机罩前窄后宽,在满足散热器加大后的散热效率和安装尺寸要求的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散热器在整机上的安装高度,满足散热器加高后整机视野要求。此外,本公开的上罩支架的结构牢固,多处采用斜撑结构与加强筋结构进行加固,以防止支架变形、折断。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是本公开一种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附图标记:1—尾架,11—纵杆,12—横杆,13—斜杆,14—支脚,141—底板,142—立板,2—顶架,21—矩形框,22—安装板,23—第一加强筋,24—第一横梁,3—斜撑架,31—第二横梁,4—连接件,5—第二加强筋,6—第三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如图1至3所示,一种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包括尾架1、顶架2、斜撑架3和连接件4;顶架2的一侧用于与发动机罩的龙门架连接,相对的另一侧与尾架1连接;尾架1的上端与顶架2相固定,并且与顶架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尾架1的宽度大于顶架2的宽度,尾架1的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斜撑架3与顶架2的左右两侧相互固定;尾架1和顶架2上分布有多个连接件4,连接件用于支撑和固定发动机罩盖板。顶架2包括矩形框21、安装板22和第一加强筋23;矩形框21的一侧与尾架1连接,相对的另一侧通过安装板22与发动机罩的龙门架连接;矩形框21与安装板22之间通过第一加强筋23相互固定。矩形框21内设有第一横梁24,用于增加矩形框的稳固性,防止其变形,用于增加矩形框的稳固性,防止其变形,还可以用于增加顶架与发动机罩盖板的固定点。矩形框21与尾架1之间通过第二加强筋5相互固定,第二加强筋5位于矩形框的内侧,第二加强筋也起到防止矩形框变形的作用。第二加强筋5在位于矩形框21与尾架1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用于避免工件应力集中。尾架1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纵杆11、横杆12、斜杆13和支脚14;两根横杆12并排地固定在两根纵杆11之间,两根斜杆13支撑在两根横杆12之间,横杆12与纵杆11之间通过斜杆13相互固定;每根纵杆11的下端各安装有一个支脚14。支脚14包括底板141和立板142;底板141固定在纵杆11的底部,并且水平设置;立板142支撑在斜撑架3、底板141、纵杆11之间,并且垂直于底板141设置;立板142在位于斜撑架3与纵杆11的连接处、纵杆11与底板14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倒角,用于避免工件应力集中。斜撑架3与顶架2之间通过第三加强筋6相互固定。斜撑架3的中部与尾架1之间设置有第二横梁31,用于增加斜撑架的稳固性。本公开一种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具有以下优点:1、本公开的顶架的一侧与尾架连接,尾架与顶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尾架的宽度大于顶架的宽度,尾架的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斜撑架与顶架的左右两侧相互固定,该结构使得发动机罩前窄后宽,在满足散热器加大后的散热效率和安装尺寸要求的同时,还可有效降低散热器在整机上的安装高度,满足散热器加高后整机视野要求。2、本公开的上罩支架的结构牢固,多处采用斜撑结构与加强筋结构进行加固,以防止支架变形、折断。3、第二加强筋在位于矩形框与尾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倒角,可以避免工件应力集中而导致损坏。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架、顶架、斜撑架和连接件;所述顶架的一侧用于与发动机罩的龙门架连接,相对的另一侧与尾架连接;所述尾架的上端与顶架相固定,并且与顶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尾架的宽度大于顶架的宽度,尾架的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斜撑架与顶架的左右两侧相互固定;尾架和顶架上分布有多个连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尾架、顶架、斜撑架和连接件;所述顶架的一侧用于与发动机罩的龙门架连接,相对的另一侧与尾架连接;所述尾架的上端与顶架相固定,并且与顶架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尾架的宽度大于顶架的宽度,尾架的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斜撑架与顶架的左右两侧相互固定;尾架和顶架上分布有多个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包括矩形框、安装板和第一加强筋;所述矩形框的一侧与尾架连接,相对的另一侧通过安装板与发动机罩的龙门架连接;矩形框与安装板之间通过第一加强筋相互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内设有第一横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与尾架之间通过第二加强筋相互固定,该第二加强筋位于矩形框的内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稳固型发动机上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峰韦日盖翚新康廖敢刁玉宣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川柳汽车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