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346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2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和车门,所述车门的形状为左下角设有倒角的长方体,车门边上位于该倒角处设有门把手,车门的门框上设有门外扶手、车门内设有门内扶手;所述门外扶手由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相接一体而成,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门内扶手为倒立的U型管,U型管的两端均与车门相固定,U型管的弯曲部设有拉手,该拉手包括套在U型管外部的圆管以及固定在该圆管下方的三角板。本公开装载机驾驶室的结构简单,使用更安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
本公开涉及装载机驾驶室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适用于装配在装载机上。
技术介绍
驾驶室是装载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驾驶员日夜工作的地方,其结构直接关系到驾驶员的安全、工作效率和健康。大型载货机的高度一般高于人体身高,驾驶人员需要借助扶梯和门扶手才能够登入到驾驶室内。对于现有的装载机驾驶室,扶手的设计不够合理,驾驶员从登上驾驶室到开关车门进入驾驶室的过程中,在安全和使用便捷性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此外,现有的装载机驾驶室承载性较差,而装载机的作业环境通常比较复杂,危险度高,在恶劣工况下现场作业时容易遭受异物对驾驶室的撞击,驾驶员的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结构简单、保障安全、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和车门,所述车门的形状为左下角设有倒角的长方体,车门边上位于该倒角处设有门把手,车门的门框上设有门外扶手、车门内设有门内扶手;所述门外扶手由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相接一体而成,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门内扶手为倒立的U型管,U型管的两端均与车门相固定,U型管的弯曲部设有拉手,该拉手包括套在U型管外部的圆管以及固定在该圆管下方的三角板。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设在驾驶室本体顶部的顶扶手;所述顶扶手包括环状钢管和若干根支撑管;环状圆管通过支撑管架设在驾驶室本体上。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顶扶手上安装有车灯。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三角板上设有防滑纹路。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拉手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设在驾驶室本体后方的后扶手,后扶手上设有用于防止车门与后扶手碰撞的缓冲装置。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钢板和安装在钢板上的硅胶垫,硅胶垫通过钢板固定在后扶手上,且朝向车门一侧设置。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硅胶垫为半球体结构。根据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还包括设在车窗一侧或两侧的窗扶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公开的优势在于:本公开揭示的一种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其车门的形状为左下角设有倒角的长方体,能够避免拉开门时车门边角撞上人头部等要害部位;门外扶手的结构设计适配于车门的倒角形状,便于驾驶员上下驾驶室时助力使用;门内扶手中三角板的倒三角形结构,牢固稳定,在推拉车门时也更便于手部出力。本公开装载机驾驶室的结构简单,使用更安全、便捷。附图说明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1是本公开一种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图4是图1的后视图。图5是本公开中门内扶手的安装示意图。附图标记:1—驾驶室本体,2—车门,3—门把手,4—门外扶手,41—第一钢管,42—第二钢管,5—门内扶手,51—U型管,52—拉手,521—圆管,522—三角板,6—顶扶手,61—环状钢管,62—支撑管,63—车灯,7—后扶手,8—缓冲装置,81—钢板,82—硅胶垫,9—窗扶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公开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公开。如图1至5所示,一种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1和车门2,车门2的形状为左下角设有倒角的长方体,车门边上位于该倒角处设有门把手3,当驾驶员拉开车门时,倒角的设计能够避免车门边角撞上人头部等要害部位;车门的门框上设有门外扶手4、车门内设有门内扶手5;门外扶手4由第一钢管41与第二钢管42相接一体而成,第一钢管41位于上方,第二钢管42位于下方,第一钢管41与第二钢管4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该门外扶手的结构设计用于适配车门的倒角形状,便于驾驶员上下驾驶室时助力使用;门内扶手5为倒立的U型管51,U型管51的两端均与车门2相固定,U型管51的弯曲部设有拉手52,拉手52包括套在U型管51外部的圆管521以及固定在该圆管下方的三角板522,门内扶手用于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开关车门,三角板的倒三角形结构,牢固稳定,在推拉车门时也更便于手部出力。三角板522上设有防滑纹路,用于手部防滑。拉手由聚氯乙烯材料制成。本实施例还包括设在驾驶室本体1顶部的顶扶手6;顶扶手6包括环状钢管61和若干根支撑管62;环状圆管61通过支撑管62架设在驾驶室本体1上。顶扶手一方面用于作业人员在攀爬维修维护驾驶室过程中助力使用,以避免作业人员从车上摔下来,另一方面用于增强驾驶室顶部的刚性,阻挡、缓冲异物对驾驶室的冲撞。顶扶手上安装有车灯63,车灯包括前车灯和后车灯。本实施例还包括设在驾驶室本体1后方的后扶手7,后扶手7上设有用于防止车门与后扶手碰撞的缓冲装置8。后扶手一方面用于驾驶员上下驾驶室时助力使用,另一方面用于作业人员攀爬维修维护驾驶室后方的设备时助力使用,以避免作业人员从车上摔下来。缓冲装置8包括钢板81和安装在钢板上的硅胶垫82,硅胶垫82通过钢板81固定在后扶手7上,且朝向车门2一侧设置;硅胶垫82为半球体结构。缓冲装置用于缓冲车门向外打开后对后扶手的撞击力度,防止车门因碰撞力度过大导致变形或玻璃破碎。本实施例还包括设在车窗右侧或左右两侧的窗扶手9,窗扶手一方面用于作业人员维修维护驾驶室设备时助力使用,另一方面用于当驾驶员遇到危险时从车窗逃生时使用。本公开一种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具有以下优点:1、本公开车门的形状为左下角设有倒角的长方体,能够避免拉开门时车门边角撞上人头部等要害部位。2、本公开的门外扶手的结构设计适配于车门的倒角形状,便于驾驶员上下驾驶室时助力使用。3、本公开的门内扶手中三角板的倒三角形结构,牢固稳定,在推拉车门时也更便于手部出力。4、本公开的顶扶手一方面能够在作业人员攀爬维修维护驾驶室过程中助力使用,避免作业人员从车上摔下来,另一方面能够增强驾驶室顶部的刚性,阻挡、缓冲异物对驾驶室的冲撞,避免驾驶室因被冲撞导致变形,从而保障驾驶员的安全。5、本公开的缓冲装置能够缓冲车门向外打开后对后扶手的撞击力度,防止车门因碰撞力度过大导致变形或玻璃破碎。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和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的形状为左下角设有倒角的长方体,车门边上位于该倒角处设有门把手,车门的门框上设有门外扶手、车门内设有门内扶手;所述门外扶手由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相接一体而成,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门内扶手为倒立的U型管,U型管的两端均与车门相固定,U型管的弯曲部设有拉手,该拉手包括套在U型管外部的圆管以及固定在该圆管下方的三角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包括驾驶室本体和车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的形状为左下角设有倒角的长方体,车门边上位于该倒角处设有门把手,车门的门框上设有门外扶手、车门内设有门内扶手;所述门外扶手由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相接一体而成,第一钢管与第二钢管之间的夹角为钝角;门内扶手为倒立的U型管,U型管的两端均与车门相固定,U型管的弯曲部设有拉手,该拉手包括套在U型管外部的圆管以及固定在该圆管下方的三角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驾驶室本体顶部的顶扶手;所述顶扶手包括环状钢管和若干根支撑管;环状圆管通过支撑管架设在驾驶室本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型装载机驾驶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扶手上安装有车灯。


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峰韦日盖翚新康廖敢刁玉宣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川柳汽车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