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复合材料防撞管及其制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057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用复合材料防撞管及其制造系统。该汽车用复合材料防撞管包括空心结构的防撞管体,防撞管体包括由内而外层层布置的2n+1层复合层,第2i+1复合层包括编织区和复合在编织区上的第2i+1树脂填充区;第2j复合层包括非均匀区和复合在非均匀区上的第2j树脂填充区,其中,n≥1,n≥i≥0,n≥j≥1。由于具有2n+1层复合层,且每层复合层均具有可以提高防撞管强度和刚度的编织区和树脂填充区,经树脂填充后的复合层具有高强度和高刚度,而密度远远低于高强钢或铝合金,因此该防撞管较同等强度和刚度的高强钢防撞管或铝合金防撞管,大大降低了防撞管的重量,进而降低了防撞管占车门总成重量比重,有利于环保和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复合材料防撞管及其制造系统
本技术涉及防撞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用复合材料防撞管及其制造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全球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需要,电动车和其他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多,电动车由于储电能力有限、电池包本身重量很大,因此需要对汽车整体结构进行减重,而传统汽车采用高强钢或铝合金替代低强度钢减重已经接近极限,复合材料因强度高、重量轻是很好的替代材料,如果汽车整体结构改为复合材料,在保持同等刚度、强度条件下,可以减重60%以上。汽车车门防撞管是除车顶边梁、门槛外的第三传力路径,布置在汽车侧门的内部空间。汽车车门防撞管可拆卸地安装在汽车侧门上,当汽车侧门发生碰撞时,坚固的防撞管能大大减轻汽车侧门的变形程度,从而能减少汽车撞击对车内乘员的伤害。目前我国大部分汽车生产商制造的汽车门板内的防撞管使用高强钢或铝合金,导致车门防撞管占车门总成重量比重大,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降低防撞管占车门总成重量比重的汽车用防撞管,以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成为本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复合材料防撞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空心结构的防撞管体(100),所述防撞管体(100)包括由内而外层层布置的2n+1层复合层,第2i+1复合层包括编织区和复合在所述编织区上的第2i+1树脂填充区;第2j复合层包括非均匀区和复合在所述非均匀区上的第2j树脂填充区,其中,n≥1,n≥i≥0,n≥j≥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复合材料防撞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空心结构的防撞管体(100),所述防撞管体(100)包括由内而外层层布置的2n+1层复合层,第2i+1复合层包括编织区和复合在所述编织区上的第2i+1树脂填充区;第2j复合层包括非均匀区和复合在所述非均匀区上的第2j树脂填充区,其中,n≥1,n≥i≥0,n≥j≥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复合材料防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层为三层,由内而外依次为第一复合层(101)、第二复合层(102)和第三复合层(103),其中,
所述第一复合层(101)包括第一编织区(101-a)和复合在所述第一编织区(101-a)上的第一树脂填充区(101-b),
所述第二复合层(102)包括中间非均匀区(102-a)和复合在所述中间非均匀区(102-a)上的第二树脂填充区(102-b),
所述第三复合层(103)包括第三编织区(103-a)和复合在所述第三编织区(103-a)上的第三树脂填充区(103-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复合材料防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编织区(101-a)和第三编织区(103-a)的材料均为玻璃纤维,所述中间非均匀区(102-a)的材料为碳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用复合材料防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树脂填充区(101-b)、所述第二树脂填充区(102-b)和所述第三树脂填充区(103-b)的填充物均为聚氨酯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复合材料防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管体(100)在垂直于所述防撞管体(100)轴向的平面上的截面为方形或圆形。


6.一种汽车用复合材料防撞管的制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壹姚振华赵立男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华阳新材料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