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高载荷垫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19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高载荷垫块,包括垫块本体;所述的垫块本体设置在模板与分流板之间,所述的垫块本体具有外框体;所述的外框体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的加强结构内部填充有隔热层;所述的分流板表面相对垫块本体设置有凹陷式的装配位;所述分流板外侧壁相对装配位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螺孔;所述的垫块本体内侧相对第一螺孔设置有第二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垫块内加设拱形加强筋,保证垫块在受到上下两个方向荷载时不会发生较大的形变,避免分流板的配合系数增大,影响后续工作。同时,在加强了抗荷载能力的同时,兼顾了隔热能力,大大的降低了从分流板传递至模板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散失。

A high load resistant cushion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高载荷垫块
本技术是一种垫块,属于注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塑胶注塑模具中热流道系统的抗高载荷垫块。
技术介绍
现有的模具结构中,在模板与分流板之间需要设置垫块。处于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当中时,分流板会出现上移趋势,在分流板向上移动的过程当中,如果垫块产生形变,导致系统配合间隙变大。而且垫块容易滑动,发生位移,系统容易漏胶。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避免分流板的热量传送至模板,往往将垫块内部设置为中空状,或者设置散热孔,便于隔热。但是,此类方式虽然会提升垫块的隔热性能,但必然会影响到垫块的强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隔热和抗载荷性能兼顾的垫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高载荷垫块,结构简单合理,隔热性能好,抗形变能力强。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高载荷垫块,包括垫块本体;所述的垫块本体设置在模板与分流板之间,所述的垫块本体具有外框体;所述的外框体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的加强结构内部填充有隔热层;所述的分流板表面相对垫块本体设置有凹陷式的装配位;所述分流板外侧壁相对装配位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螺孔;所述的垫块本体内侧相对第一螺孔设置有第二螺孔。优选的,所述外框体的截面层矩形;所述外框体内侧沿轴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外框体内侧的拱形加强筋。拱形加强筋可以提升垫块上下两侧的抗荷载能力,当分流板受热向上挤压垫块时,垫块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形变,保证分流板的配合间隙稳定。优选的,所述拱形加强筋分布于所述外框体内部的上下两侧;所述拱形加强筋的顶部或底部与外框体的内侧面相切。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螺孔设置于外框体底部;螺栓依次贯穿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的垫款本体紧固连接于所述的装配位内。通过螺栓以及螺孔的配合,可以限定垫块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防止垫块与模板粘接之后,被带离分流板。优选的,所述的装配位设置有至少四个;每个所述的装配位之间均匀分布于分流板外表面。优选的,所述的隔热层位于两个弧形加强筋所形成的空间内。优选的,所述的隔热层为微纳隔热板。本技术通过在垫块内加设拱形加强筋,保证垫块在受到上下两个方向荷载时不会发生较大的形变,避免分流板的配合系数增大,影响后续工作。同时,在加强了抗荷载能力的同时,兼顾了隔热能力,大大的降低了从分流板传递至模板的热量,减少热量的散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垫块本体,1.1为外框体,1.1.1为拱形加强筋,1.1.2为第二螺孔,1.2为隔热层,2为模板,3为分流板,3.2为第一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2,一种抗高载荷垫块,包括垫块本体1;所述的垫块本体1设置在模板2与分流板3之间,所述的垫块本体1具有外框体1.1;所述的外框体1.1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的加强结构内部填充有隔热层1.2;所述的分流板3表面相对垫块本体设置有凹陷式的装配位;所述分流板3外侧壁相对装配位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螺孔3.2;所述的垫块本体内侧相对第一螺孔设置有第二螺孔1.1.2。具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结构的外框体,在受到上下荷载时,其产生的形变量较小,不会对底部的分流板产生挤压,保证其配合系数的稳定。进一步的说,所述外框体1.1的截面层矩形;所述外框体1.1内侧沿轴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外框体1.1内侧的拱形加强筋1.1.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结构优选的为拱形加强筋1.1.1,拱形加强筋1.1.1可以从内部支撑外框体。进一步的说,所述拱形加强筋分布于所述外框体内部的上下两侧;所述拱形加强筋的顶部或底部与外框体的内侧面相切;所述的拱形加强筋1.1.1沿纵向分布外框体1.1内侧面。进一步的说,所述的第二螺孔1.1.2设置于外框体底部;螺栓依次贯穿第一螺孔3.2和第二螺孔1.1.2;所述的垫块本体紧固连接于所述的装配位内。进一步的说,所述的装配位设置有至少四个;每个所述的装配位之间均匀分布于分流板3外表面。进一步的说,所述的隔热层1.2位于两个弧形加强筋所形成的空间内。进一步的说,所述的隔热层为微纳隔热板。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高载荷垫块,包括垫块本体(1);所述的垫块本体(1)设置在模板(2)与分流板(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块本体(1)具有外框体(1.1);所述的外框体(1.1)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的加强结构内部填充有隔热层(1.2);所述的分流板(3)表面相对垫块本体设置有凹陷式的装配位;所述分流板(3)外侧壁相对装配位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螺孔(3.2);所述的垫块本体内侧相对第一螺孔设置有第二螺孔(1.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高载荷垫块,包括垫块本体(1);所述的垫块本体(1)设置在模板(2)与分流板(3)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块本体(1)具有外框体(1.1);所述的外框体(1.1)内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的加强结构内部填充有隔热层(1.2);所述的分流板(3)表面相对垫块本体设置有凹陷式的装配位;所述分流板(3)外侧壁相对装配位开设有贯通的第一螺孔(3.2);所述的垫块本体内侧相对第一螺孔设置有第二螺孔(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高载荷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1.1)的截面层矩形;所述外框体(1.1)内侧沿轴向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的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外框体(1.1)内侧的拱形加强筋(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高载荷垫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加强筋分布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国华杨保国王卫勇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卓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