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P型PERC双面电池的高固含铝浆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32568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P型PERC双面电池的高固含铝浆及其制备方法,该高固含铝浆的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数为:86‑92%的纯铝粉、0.5‑5%的铝粉负载多孔碳粉形成的复合颗粒、1‑3%的玻璃粉、5‑12%的有机载体、0.5‑1%的分散助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多孔碳粉负载部分小尺寸、低熔点、高活性铝粉,有利于与硅基板硅铝共熔反应产生厚的BSF,且不易形成铝珠;微米级多孔碳粉的存在也有益于铝栅线导电性的提高,该高固含铝浆非常适合于制造P型PERC双面电池的铝栅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P型PERC双面电池的高固含铝浆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P型PERC双面电池的铝浆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PERC)是晶体硅太阳电池极效率最具性价比的效率提升技术手段。近年来,伴随PERC双面电池(PERC+)的概念被提出,PERC双面电池的背面用局部铝栅线结构代替常规全铝背场结构,将铝栅线印刷在背面激光开孔点处,使得电池除了正面可以吸收入射光进行光电转换、光生电流依然可以通过激光开孔点的铝栅线导出外,背面的入射光可由未被铝栅线遮挡的区域进入电池;通过略微改变电池结构,在保持正面高转换效率的同时背面也可发电产生明显功率增益,实现双面光电转化功能,增加发电量达5-30%;相比更早期的双面电池,PERC双面电池没有使用高成本的银栅线与N型硅片,也没有背面扩散环节,在成本方面与单面PERC产品相当,与现有PERC产线兼容度高,展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势必将成为PERC组件的未来提效、降本的发展趋势。PERC双面电池由于背面采用铝栅线设计,其采用的导电铝浆是PERC双面电池的核心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P型PERC双面电池的高固含铝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数为:86-92%的纯铝粉、0.5-5%的铝粉负载多孔碳粉形成的复合颗粒、1-3%的玻璃粉、5-12%的有机载体、0.5-1%的分散助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P型PERC双面电池的高固含铝浆,其特征在于:其组分及其重量百分数为:86-92%的纯铝粉、0.5-5%的铝粉负载多孔碳粉形成的复合颗粒、1-3%的玻璃粉、5-12%的有机载体、0.5-1%的分散助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PERC双面电池的高固含铝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的粒径为2-10μ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型PERC双面电池的高固含铝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颗粒的制备方法是:将铝锭进行熔炼,熔炼温度为700-800℃,将熔融铝液降温到580-630℃,在氮气或惰性气体氛围中将多孔碳粉加入熔融铝液中,搅拌15-20min,将熔融混合物倾倒于受液斗,流入雾化室,用惰性气体吹之,雾化成粒径为2-10μm的小液滴,得到复合颗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P型PERC双面电池的高固含铝浆,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复合颗粒时,在将多孔碳粉加入熔融铝液之前,先将多孔碳粉在氮气或惰性氛围下煅烧0.5-3h,煅烧温度为600-100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P型PERC双面电池的高固含铝浆,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粉的尺寸为2-10μm,内部孔径为10-120nm。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P型PERC双面电池的高固含铝浆,其特征在于:所述纯铝粉的中值粒径为9-10μm、7-8μm、5-6μm、2-4μm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茂陈志鹏李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国瓷泓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