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A.Z-SUV420H1-H4K20me2-ORC1通路调控肿瘤细胞增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89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H2A.Z‑SUV420H1‑H4K20me2‑ORC1通路调控肿瘤细胞增殖。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表观遗传调控通路H2A.Z‑SUV420H1‑H4K20me2‑ORC1作为靶点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A1)制备用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的产品,或调控肿瘤细胞增殖;(A2)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产品,或治疗肿瘤。实验证明,表观遗传调控通路H2A.Z‑SUV420H1‑H4K20me2‑ORC1上的两个主要成员H2A.Z和SUV420H1在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其上的特定位点进行突变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特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方面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H2A.Z-SUV420H1-H4K20me2-ORC1通路调控肿瘤细胞增殖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涉及表观遗传调控通路H2A.Z-SUV420H1-H4K20me2-ORC1在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2020年1月23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国红课题组在Nature上发表了关于DNA复制起始位点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该研究发现组蛋白变体H2A.Z能够通过直接结合甲基化酶SUV420H1,在染色质上建立局部富集的H4K20me2修饰,从而进一步招募ORC1,帮助染色质上复制起始位点的选择。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受H2A.Z-SUV420H1-H4K20me2-ORC1这个表观遗传调控通路调控的复制起始位点更偏向在复制期早期被激活使用。该研究不仅详细的阐述了H2A.Z和H4K20me2在复制起始位点的作用机制,而且提出了一个新颖的DNA复制表观遗传调控通路,更为理解DNA复制起始位点的精细调控机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肿瘤的形成受遗传学修饰和表观遗传修饰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基因突变参与肿瘤的形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进展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观遗传调控可以影响基因转录活性而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表观遗传通路在很多抗肿瘤药物靶点的开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尚未有表观遗传调控通路H2A.Z-SUV420H1-H4K20me2-ORC1在调控肿瘤细胞增殖方面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表观遗传调控通路H2A.Z-SUV420H1-H4K20me2-ORC1在调控肿瘤细胞增殖中的应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表观遗传调控通路H2A.Z-SUV420H1-H4K20me2-ORC1作为靶点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A1)制备用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的产品,或调控肿瘤细胞增殖;(A2)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产品,或治疗肿瘤。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H2A.Z蛋白和/或SUV420H1蛋白作为靶点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A1)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产品,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A2)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产品,或治疗肿瘤。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H2A.Z蛋白发生定点突变的物质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A1)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产品,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A2)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产品,或治疗肿瘤。进一步地,所述物质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所述H2A.Z蛋白的第98位天冬氨酸(D)和第99位丝氨酸(S)同时发生突变,且所述H2A.Z蛋白的其他氨基酸残基不变。更进一步地,所述物质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所述H2A.Z蛋白的第98位天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D98N),第99位丝氨酸突变为赖氨酸(S99K),且所述H2A.Z蛋白的其他氨基酸残基不变。上述位点突变可通过基因编辑的手段实现。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包括点突变引物。所述点突变引物具体为:5’-GAAGAATTGAACAAGCTCATCAAGGCTAC-3’和R:5’-CTTGATGAGCTTGTTCAATTCTTCATCTCCAC-3’。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SUV420H1蛋白发生定点突变的物质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A1)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产品,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A2)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产品,或治疗肿瘤。进一步地,所述物质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所述SUV420H1蛋白的第257位精氨酸(R)或第333位赖氨酸(K)发生突变,且所述SUV420H1蛋白的其他氨基酸残基不变。更进一步地,所述物质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所述SUV420H1蛋白的第257位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R257A)或第333位赖氨酸突变为丙氨酸(K333A),且所述SUV420H1蛋白的其他氨基酸残基不变。所述物质可包括点突变引物。上述位点突变可通过基因编辑的手段实现。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所述SUV420H1蛋白的第257位精氨酸突变为丙氨酸(R257A),且所述SUV420H1蛋白的其他氨基酸残基不变”的所述物质包括如下:(a1)sgR257:5’-TCAGTGTCATGTACTCCACAAGG-3’;(a2)同源臂的扩增引物(R257-HAF:5’-TCCCTGCCTGCTTCATCC-3’;R257-HAR:5’-GCACCAGCCGCTATGCTAA-3’);(a3)点突变引物(R257-mutF:5’-GTGTCATGTATTCCACTGCCAAAAACTGTGCTCAACTCTGGC-3’;R257-mutR:5’-AGCACAGTTTTTGGCAGTGGAATACATGACACTGAAGTCGTTTTCTCCA-3’)。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所述SUV420H1蛋白的第333位赖氨酸突变为丙氨酸(K333A),且所述SUV420H1蛋白的其他氨基酸残基不变”的所述物质包括如下:(b1)sgK333:5’-ttctctttcagACGGGGCACTGG-3’;(b2)同源臂的扩增引物(K333-HAF:5’-ggctcacgcctgtaaatccag-3’;K333-HAR:5’-ACTCAGTCCTTTTGTCTTCTTGC-3’);(b3)点突变引物(K333A-mutF:5’-ctttcagACGCGGTACTGGTGCTTTTGCcTCgAGAGTGGGACTGCCTGCG-3’;K333A-mutR:5’-GTCCCACTCTcGAgGCAAAAGCACCAGTACCGCGTctgaaagagaaaatagcacaggt-3’)。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SUV420H1蛋白表达量下降和/或活性降低的物质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A1)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产品,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A2)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产品,或治疗肿瘤。其中,所述物质可为shRNA、siRNA、dsRNA、miRNA、cDNA、反义RNA或反义DNA、低分子化合物、肽和抗体等中的至少一种;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物质包括sgRNA的DNA编码序列(5’-TCAGTGTCATGTACTCCACAAGG-3’;5’-ttctctttcagACGGGGCACTGG-3’)。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一种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任一步骤:(B1)使肿瘤细胞内H2A.Z蛋白发生定点突变;(B2)使肿瘤细胞内SUV420H1蛋白发生定点突变;(B3)使肿瘤细胞内SUV420H1蛋白表达量下降和/或活性降低。在(B1)中,所述定点突变为使所述H2A.Z蛋白的第98位天冬氨酸(D)和第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表观遗传调控通路H2A.Z-SUV420H1-H4K20me2-ORC1作为靶点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n(A1)制备用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的产品,或调控肿瘤细胞增殖;/n(A2)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产品,或治疗肿瘤。/n

【技术特征摘要】
1.表观遗传调控通路H2A.Z-SUV420H1-H4K20me2-ORC1作为靶点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A1)制备用于调控肿瘤细胞增殖的产品,或调控肿瘤细胞增殖;
(A2)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产品,或治疗肿瘤。


2.H2A.Z蛋白和/或SUV420H1蛋白作为靶点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A1)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产品,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A2)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产品,或治疗肿瘤。


3.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H2A.Z蛋白发生定点突变的物质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A1)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产品,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A2)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产品,或治疗肿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所述H2A.Z蛋白的第98位天冬氨酸和第99位丝氨酸同时发生突变,且所述H2A.Z蛋白的其他氨基酸残基不变;
进一步地,所述物质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所述H2A.Z蛋白的第98位天冬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第99位丝氨酸突变为赖氨酸,且所述H2A.Z蛋白的其他氨基酸残基不变。


5.能够使机体或细胞内SUV420H1蛋白发生定点突变的物质在如下任一中的应用:
(A1)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产品,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A2)制备用于治疗肿瘤的产品,或治疗肿瘤。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红龙海珍张力圩温增麒阮海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