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63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力减震器,包括前叉管、导向筒、底座和活塞管,所述活塞管安装在底座上,且活塞管的另一端连接导向筒,所述前叉管位于导向筒另一端,所述导向筒和前叉管外部套有保护罩和浮动罩,所述浮动罩连接保护罩的一端,且保护罩通过浮动罩套在导向筒外壁,所述前叉管的顶端设置有预载体,所述预载体包括预载螺塞、预载推板、钢珠和调节阀,所述调节阀下端设有外螺纹,且调节阀的外螺纹与预载螺塞内部的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全新的结构体系,防尘防漏效果好,提高使用寿命并提高骑乘舒适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力减震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震器
,具体涉及一种液力减震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的目的是减缓运动冲击,提高骑乘舒适性和安全性。目前的液力减震器,安装时和车架是连在一起的,它既起到一部分骨架支撑作用,又起到减震的作用。目前通常液力减震器结构,它包括底座、导向筒、前叉管和活塞管,四者相互间形成A腔、B腔和C腔。底座和导向筒以下底筒,减震器阻尼力形成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当前叉管相对底筒向上运动时(复原运动),油液由B腔通过阻尼孔和C腔一起通过导流孔流向A腔,其中B腔中的油液通过活塞管上的阻尼孔与C腔中的油液汇流后共同流向A腔。根据小孔截流原理,在油液通过阻尼孔时形成减震器的阻尼力,由此减缓运动冲击。前叉管相对底筒向下运动时(压縮运动),液流方向相反,阻尼力产生原理相同。但是,现有的液力减震器存在以下缺点:1、前叉管下端部分在底座内部而上端部分和防尘封完全暴露在外,极易在行驶过程中飞沙石、雨水、阳光等不同因素在防尘封和前叉管外表面产生化学反应,因防尘封是橡胶制品(凡是可以收缩式橡胶件)长期运动过程中长时间在外暴露极大产生龟裂、老化、脱落等现象,无法起到真正的防尘效果极大的对油封产生破坏性效果产生漏油现象;而前叉管表面的电镀层也同样长期自上而下往复运动,在高速运动过程中飞沙石、雨水等因素暴露在外的表面极易生锈和出现飞沙石凹凸现象,再经油封往复运动后损坏油封和底筒内壁,引起破坏油封及产品本质性效果产生漏油卡顿等功能因素。2、弹簧装配后螺塞与前叉管锁紧,弹簧保持一定的预压,无法起到根据车身、人体重量调整弹簧的软硬要求起到舒适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优化的液力减震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在高速运动过程中飞沙石、雨水等因素暴露在外的表面极易生锈和出现飞沙石凹凸现象,再经油封往复运动后损坏油封和底筒内壁,引起破坏油封及产品本质性效果产生漏油卡顿等功能因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液力减震器,包括前叉管、导向筒、底座和活塞管,所述活塞管安装在底座上,且活塞管的另一端连接导向筒,所述前叉管位于导向筒另一端,所述导向筒和前叉管外部套有保护罩和浮动罩,所述浮动罩连接保护罩的一端,且保护罩通过浮动罩套在导向筒外壁,所述前叉管的顶端设置有预载体,所述预载体包括预载螺塞、预载推板、钢珠和调节阀,所述调节阀下端设有外螺纹,且调节阀的外螺纹与预载螺塞内部的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阀和预载螺塞之间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安装有弹簧和钢珠,所述预载推板与调节阀之间设有卡环,所述预载体外部设有调节帽。优选的,所述前叉管内设有C腔和D腔,所述C腔内有弹簧A,所述弹簧A的顶端与预载推板接触,所述导向筒的筒端置于D腔内。优选的,所述浮动罩内部设有由防尘封和POM球组成的滚动轴承,所述防尘封和POM球之间设有油封,所述滚动轴承置于D腔内,所述浮动罩上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POM球置于导向筒与保护罩之间。优选的,所述导向筒内设有A腔、B腔和活塞管,所述A腔和B腔上下设置在活塞管外围,所述B腔内安装有弹簧B,所述活塞管位于B腔处设有阻尼孔,所述导向筒外部套有行程圈,所述活塞管的顶端是设有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与前叉管接触。优选的,所述A腔和活塞管的一端置于底座内,所述活塞管位于底座的部分设有与A腔连通的导流孔,且活塞管与底座之间设有紫铜垫。优选的,所述导向筒与底座接触的位置设有装饰圈,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螺丝。优选的,所述保护罩前端与定位座和定位盖连接,所述定位座外端设有四组螺丝孔,且定位座的螺丝孔通过尖头螺丝连接在前叉管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力减震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主要由底座、导向筒、活塞管、前叉管、浮动罩、保护罩、定位座、定位盖、调节帽和预载体组成一个全新的构造体系,使得液力减震器的结构特征发生本质性变化,导向筒外有浮动罩与保护罩相互连接,并在浮动罩内部设置由防尘圈和多个POM球形成滚动轴承,使其可沿导向筒自由活动,导向筒保护罩上端内部有卡环有定位座,而定位座外端通过尖头螺丝与前叉管连接,定位座与保护罩连接后保护罩又与定位盖连接,上端调节帽又与定位座相互连接起到调节长短作用给予前叉管外裸调整保护,使得减震器装车后当车辆行驶过程中,前叉管连接着保护罩一体至上而下往复运动后飞沙石、雨水、阳光等不同因素均不会对内部有影响。(2)通过设置预载螺塞、预载推板、钢珠和调节阀组成的预载体,并将预载体安装在前叉管前端,调整期间由于调节阀外螺纹处端面有小孔部位,装配有小弹簧和钢珠与预载螺塞内部有二等分自上而下槽相互运动产生段位,给予调整提醒功能,经由预载体上端内六角可至上而下调整弹簧软硬性能,从而防止弹簧在高速过程中减缓运动冲击,从而提高骑乘舒适性和安全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现有的液力减震器结构进行改良,使其具有安全、减震、防护以及舒适性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细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预载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预载螺塞;2、预载推板;3、定位盖;4、弹簧A;5、前叉管;6、保护罩;7、油封;8、浮动罩;9、导向筒;10、阻尼孔;11、装饰圈;12、底座;13、螺丝;14、紫铜垫;15、导流孔;16、A腔;17、活塞管;18、行程圈;19、B腔;20、弹簧B;21、活塞环;22、POM球;23、C腔;24、防尘封;25、D腔;26、尖头螺丝;27、定位座;28、调节帽;29、钢珠;30、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液力减震器,包括前叉管5、导向筒9、底座12和活塞管17,所述活塞管17安装在底座12上,且活塞管17的另一端连接导向筒9,所述前叉管5位于导向筒9另一端,所述导向筒9和前叉管5外部套有保护罩6和浮动罩8,所述浮动罩8连接保护罩6的一端,且保护罩6通过浮动罩8套在导向筒9外壁,所述前叉管5的顶端设置有预载体,所述预载体包括预载螺塞1、预载推板2、钢珠29和调节阀30,所述调节阀30下端设有外螺纹,且调节阀30的外螺纹与预载螺塞1内部的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阀30和预载螺塞1之间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安装有弹簧和钢珠29,所述预载推板2与调节阀30之间设有卡环,所述预载体外部设有调节帽28。所述前叉管5内设有C腔23和D腔25,所述C腔23内有弹簧A4,所述弹簧A4的顶端与预载推板2接触,所述导向筒9的筒端置于D腔25内。所述浮动罩8内部设有由防尘封24和POM球22组成的滚动轴承,所述防尘封24和POM球22之间设有油封7,所述滚动轴承置于D腔25内,所述浮动罩8上开设有进气孔和排气孔,所述POM球22置于导向筒9与保护罩6之间。所述导向筒9内设有A腔16、B腔19和活塞管17,所述A腔16和B腔19上下设置在活塞管17外围,所述B腔19内安装有弹簧B20,所述活塞管17位于B腔19处设有阻尼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液力减震器,包括前叉管(5)、导向筒(9)、底座(12)和活塞管(17),所述活塞管(17)安装在底座(12)上,且活塞管(17)的另一端连接导向筒(9),所述前叉管(5)位于导向筒(9)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9)和前叉管(5)外部套有保护罩(6)和浮动罩(8),所述浮动罩(8)连接保护罩(6)的一端,且保护罩(6)通过浮动罩(8)套在导向筒(9)外壁,所述前叉管(5)的顶端设置有预载体,所述预载体包括预载螺塞(1)、预载推板(2)、钢珠(29)和调节阀(30),所述调节阀(30)下端设有外螺纹,且调节阀(30)的外螺纹与预载螺塞(1)内部的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阀(30)和预载螺塞(1)之间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安装有弹簧和钢珠(29),所述预载推板(2)与调节阀(30)之间设有卡环,所述预载体外部设有调节帽(28)。/n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力减震器,包括前叉管(5)、导向筒(9)、底座(12)和活塞管(17),所述活塞管(17)安装在底座(12)上,且活塞管(17)的另一端连接导向筒(9),所述前叉管(5)位于导向筒(9)另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9)和前叉管(5)外部套有保护罩(6)和浮动罩(8),所述浮动罩(8)连接保护罩(6)的一端,且保护罩(6)通过浮动罩(8)套在导向筒(9)外壁,所述前叉管(5)的顶端设置有预载体,所述预载体包括预载螺塞(1)、预载推板(2)、钢珠(29)和调节阀(30),所述调节阀(30)下端设有外螺纹,且调节阀(30)的外螺纹与预载螺塞(1)内部的螺纹连接,所述调节阀(30)和预载螺塞(1)之间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安装有弹簧和钢珠(29),所述预载推板(2)与调节阀(30)之间设有卡环,所述预载体外部设有调节帽(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管(5)内设有C腔(23)和D腔(25),所述C腔(23)内有弹簧A(4),所述弹簧A(4)的顶端与预载推板(2)接触,所述导向筒(9)的筒端置于D腔(25)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罩(8)内部设有由防尘封(24)和POM球(22)组成的滚动轴承,所述防尘封(24)和POM球(22)之间设有油封(7),所述滚动轴承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军蒋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夏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