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252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9
一种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治具、薄膜、上箱体、下箱体、空气压缩机、电加热器、上模座驱动气缸、下模座驱动气缸、压印支撑架和工作台,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一组气体喷嘴,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气管和一组气体喷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在合模时,膜料受高压包覆工件,工件置放于治具上,膜料完全按治具的结构及空间进行对工件的完全贴合覆膜,使膜料的效果图完全移转至工件上,提升了良率,且治具设计拆成上下件,脱膜时只需卸下治具上件,移转时不仅减重、轻便,而且也可循环使用上盖,缩短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
本技术属于纳米压印
,具体地,涉及一种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世界各国对环保越来越重视,3D纳米压印作为环保技术已逐步替代传统喷涂制程,传统工艺如喷涂、阳极外观设计有局限性,而此工艺设计自由度提升,触感亦强。纳米压印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光刻技术的全新图形转移技术,其能够把纳米图形从模板“复制”到基片上,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和工艺简单的优点。其制作过程为:在模板上形成有纳米尺度的微结构,在基片上涂有可流动的纳米压印胶,将模板与基片叠在一起,通过压力使基片上的纳米压印胶进入模板的纳米结构内,再通过加热或紫外曝光的方法使纳米压印胶固化成型,就可以使模板上的微结构“复制”到基片上。但是,褶皱、挤料是目前OMR工艺制作中常见的异常问题点,也是影响一次良率的主要问题点之一,通常转角RC3D纳米压印易挤料形成褶皱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解决了现有纳米压印过程中容易产生褶皱、挤料,造成产品的成品率低,以及产品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竞争力的问题。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治具、薄膜、上箱体、下箱体、空气压缩机、电加热器、上模座驱动气缸、下模座驱动气缸、压印支撑架和工作台,所述压印支撑架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上模座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压印支撑架上,并且上模座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和上箱体连接,所述上模座固定设置在上箱体的内部,所述下模座驱动气缸设置在工作台上,并且下模座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和下模座连接,所述治具固定设置在下模座的上端面上,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上下正对设置,所述上箱体可罩设在下箱体上,并且上箱体和下箱体可形成密封腔体,所述薄膜设置在上箱体和下箱体之间,并且薄膜将密封腔体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模座位于上腔体内,所述下模座和治具位于下腔体内,所述薄膜位于上箱体和下箱体内的部分处于上模座和治具之间,所述电加热器和下箱体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气管和上模座连接,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一组气体喷嘴,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气管和一组气体喷嘴连通。本技术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在合模时,膜料受高压包覆工件,工件置放于治具上,膜料完全按治具的结构及空间进行对工件的完全贴合覆膜,使膜料的效果图完全移转至工件上,那将治具设计分成上下件,在底座上四角增加L型避空区域,使膜料向L形避位处撑开,同时膜料往工件RC处结构面包覆收口,从而避免收口端落在RC末端造成褶皱和挤料,如此收口点落在L型避位交集点上,从而解决了RC转角的褶皱问题,提升了良率,且治具设计拆成上下件,脱膜时只需卸下治具上件,移转时不仅减重、轻便,而且也可循环使用上盖,缩短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的,上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所述治具包括治具底座和治具上件,所述治具底座和下模座固定连接,所述治具上件设置在治具底座上。进一步的,上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所述治具底座的截面为矩形,并且治具底座上端面的四个角部上设有L型避让凸块,所述治具上件位于L型避让凸块所构成的矩形截面内。进一步的,上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所述压印支撑架上设有气缸安装板,所述下模座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气缸安装板上,所述气缸安装板的上端面上设有一组导向柱一,所述下模座和下箱体均与一组导向柱一滑动连接。进一步的,上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所述压印支撑架为龙门架体结构,所述压印支撑架的两个竖直立柱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一,所述滑轨一上设有滑块一,所述滑块一和滑轨一滑动连接,并且滑块一和下箱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一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压印支撑架的竖直立柱上。进一步的,上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所述压印支撑架的上端横梁上设有一组导向柱二,所述上箱体靠近压印支撑架竖直立柱的两侧外壁上固定设有导向滑板,所述导向滑板和一组导向柱二滑动连接。进一步的,上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所述工作台上设有薄膜放料机构,所述薄膜设置在薄膜放料机构上,所述薄膜放料机构包括薄膜放料装置、一组上薄膜导向辊、一组下薄膜导向辊和薄膜位置调节装置;其中,所述薄膜放料装置包括竖直立板一、水平支撑板一、螺柱、薄膜压板、弹簧一、锁紧螺栓一、锁紧螺栓二和转轴一,所述竖直立板一的下端部固定设置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上,所述水平支撑板一固定设置在竖直立板一的上端面上,并且竖直立板一和水平支撑板一构成直角结构,所述螺柱沿竖直方向穿过水平支撑板一,并且螺柱可通过锁紧螺栓一和锁紧螺栓二固定在水平支撑板一上,所述锁紧螺栓一和锁紧螺栓二分别位于水平支撑板一的上下两侧,所述薄膜压板固定设置在螺柱的下端部上,并且薄膜压板的下端面与薄膜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弹簧一套设在螺柱上,并且弹簧一位于薄膜压板的上端面和锁紧螺栓二之间,所述转轴一通过轴承设置在竖直立板一的竖直面上,所述薄膜套设在转轴一上,所述薄膜压板的截面为倒“V”字型,所述螺柱的上端部设有手轮。进一步的,上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所述薄膜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竖直立板二、气缸直角安装板、薄膜位置调节气缸、薄膜位置调节轮和调节轮缓冲支撑组件,所述竖直立板二的下端部固定设置在工作台的上端面上,所述气缸直角安装板固定设置在竖直立板二的竖直侧壁上,所述薄膜位置调节气缸固定设置在气缸直角安装板上,所述调节轮缓冲支撑组件和薄膜位置调节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薄膜位置调节轮设置在调节轮缓冲支撑组件上。进一步的,上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所述调节轮缓冲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板一、两块对称设置的竖直支撑板和转轴二,所述连接板一与薄膜位置调节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两块对称设置的竖直支撑板的上端面和连接板一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并且连接板一和两块对称设置的竖直支撑板构成“U”型结构,所述竖直支撑板的竖直面上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内设有转轴支撑滑块,所述腰型孔上端内壁上设有弹簧限位柱,所述转轴支撑滑块的上端部设有弹簧限位槽,所述弹簧限位柱和弹簧限位槽上下正对设置,并且弹簧限位柱和弹簧限位槽之间设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上端部套设在弹簧限位柱上,并且弹簧二的下端部设置在弹簧限位槽内,所述转轴二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转轴支撑滑块上,所述薄膜位置调节轮套设在转轴二上。进一步的,上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所述腰型孔的两侧竖直内壁上设有滑槽一,所述转轴支撑滑块的靠近腰型孔的两侧内壁上设有滑块二,所述滑块二和滑槽一滑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通过对治具结构做出调整,增加了产品结构可选择性,可以提高3D压印制程的实施性及整体良率,减少报废,节约生产成本。通过该装置呈的工艺操作简单,RC角防褶皱效果稳定可靠;此工艺结合3D纳米压印工作原理,对治具做空间避位处理,在不增加人力的情况下,实际执行起来简单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治具(3)、薄膜(4)、上箱体(5)、下箱体(6)、空气压缩机(7)、电加热器(8)、上模座驱动气缸(9)、下模座驱动气缸(10)、压印支撑架(20)和工作台(30),所述压印支撑架(20)设置在工作台(30)上,所述上模座驱动气缸(9)固定设置在压印支撑架(20)上,并且上模座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和上箱体(5)连接,所述上模座(1)固定设置在上箱体(5)的内部,所述下模座驱动气缸(10)设置在工作台(30)上,并且下模座驱动气缸(10)的活塞杆和下模座(2)连接,所述治具(3)固定设置在下模座(2)的上端面上,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下正对设置,所述上箱体(5)可罩设在下箱体(6)上,并且上箱体(5)和下箱体(6)可形成密封腔体(100),所述薄膜(4)设置在上箱体(5)和下箱体(6)之间,并且薄膜(4)将密封腔体(100)分为上腔体(101)和下腔体(102),所述上模座(1)位于上腔体(101)内,所述下模座(2)和治具(3)位于下腔体(102)内,所述薄膜(4)位于上箱体(5)和下箱体(6)内的部分处于上模座(1)和治具(3)之间,所述电加热器(8)和下箱体(6)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7)通过气管和上模座(1)连接,所述上模座(1)上设有一组气体喷嘴(11),所述空气压缩机(7)通过气管和一组气体喷嘴(11)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治具(3)、薄膜(4)、上箱体(5)、下箱体(6)、空气压缩机(7)、电加热器(8)、上模座驱动气缸(9)、下模座驱动气缸(10)、压印支撑架(20)和工作台(30),所述压印支撑架(20)设置在工作台(30)上,所述上模座驱动气缸(9)固定设置在压印支撑架(20)上,并且上模座驱动气缸(9)的活塞杆和上箱体(5)连接,所述上模座(1)固定设置在上箱体(5)的内部,所述下模座驱动气缸(10)设置在工作台(30)上,并且下模座驱动气缸(10)的活塞杆和下模座(2)连接,所述治具(3)固定设置在下模座(2)的上端面上,所述上模座(1)和下模座(2)上下正对设置,所述上箱体(5)可罩设在下箱体(6)上,并且上箱体(5)和下箱体(6)可形成密封腔体(100),所述薄膜(4)设置在上箱体(5)和下箱体(6)之间,并且薄膜(4)将密封腔体(100)分为上腔体(101)和下腔体(102),所述上模座(1)位于上腔体(101)内,所述下模座(2)和治具(3)位于下腔体(102)内,所述薄膜(4)位于上箱体(5)和下箱体(6)内的部分处于上模座(1)和治具(3)之间,所述电加热器(8)和下箱体(6)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7)通过气管和上模座(1)连接,所述上模座(1)上设有一组气体喷嘴(11),所述空气压缩机(7)通过气管和一组气体喷嘴(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3)包括治具底座(31)和治具上件(32),所述治具底座(31)和下模座(2)固定连接,所述治具上件(32)设置在治具底座(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底座(31)的截面为矩形,并且治具底座(31)上端面的四个角部上设有L型避让凸块(33),所述治具上件(32)位于L型避让凸块(33)所构成的矩形截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支撑架(20)上设有气缸安装板(201),所述下模座驱动气缸(10)固定设置在气缸安装板(201)上,所述气缸安装板(201)的上端面上设有一组导向柱一(202),所述下模座(2)和下箱体(6)均与一组导向柱一(202)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支撑架(20)为龙门架体结构,所述压印支撑架(20)的两个竖直立柱的内侧壁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轨一(203),所述滑轨一(203)上设有滑块一(204),所述滑块一(204)和滑轨一(203)滑动连接,并且滑块一(204)和下箱体(6)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一(204)可通过螺栓固定在压印支撑架(20)的竖直立柱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印支撑架(20)的上端横梁上设有一组导向柱二(205),所述上箱体(5)靠近压印支撑架(20)竖直立柱的两侧外壁上固定设有导向滑板(51),所述导向滑板(51)和一组导向柱二(205)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压加热的防褶皱3D纳米压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30)上设有薄膜放料机构(40),所述薄膜(4)设置在薄膜放料机构(40)上,所述薄膜放料机构(40)包括薄膜放料装置(401)、一组上薄膜导向辊(40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宝瑞
申请(专利权)人:瑞宏精密电子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