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oS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139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无机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Mo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纳米材料
,具体的,涉及一种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以MoS2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由于其面内载流子迁移率高,带隙可调控,光吸收效率高等优势,在光电子器件领域中展现出优异的前景。化学气相沉积(CVD)法是目前最有希望制备大面积、可控层数MoS2二维材料的方法。然而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无论何种方法制备MoS2二维材料都必定引入一定程度的缺陷,导致MoS2二维材料实际光致发光效率降低、面内迁移率下降,降低其应用于光电器件性能。硫空位(VS)是化学气相沉积(CVD)生长MoS2材料中能量最低、极易形成的结构缺陷。周等通过实验观察了VS的存在,并从理论上证实了VS缺陷在六种常见结构缺陷中形成能最低、结构最稳定,严重影响MoS2二维材料应用于光电子器件的性能。研究表明,无论是S源过量还是Mo源过量的环境下,S空位皆具有最低的形成能且不易结合,因此S空位缺陷是影响MoS2二维材料光电性能最大的物理因素。为了增强CVD方法制备MoS2二维材料的光电特性,亟需找到一种能够有效抑制MoS2二维材料中S空位缺陷产生的方法。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后期处理手段改善MoS2二维材料中S空位缺陷。例如,1、采用后期高温退火重结晶过程中添加硫的方法降低S空位缺陷浓度,此方法为两步热分解,先500℃退火1h,再加硫1000℃退火30min;2、采用低温硫醇化学方法来修复S空位,此方法主要用特定分子MPS对样品处理24h,且处理前后需350℃退火30min,其中MPS需要进行液相工艺处理;3、对MoS2表面的S缺陷进行钝化处理,此方法需配置一种MA3Bi2Br9溶液,将其旋涂在MoS2上,再进行退火处理。为了降低MoS2二维材料中S空位缺陷,目前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文献报道都是通过后期处理的方法,即将制备的样品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工艺步骤,降低S空位缺陷提高MoS2二维材料结晶质量。然而,后期处理手段不仅实验操作步骤复杂,工艺繁琐且成本高。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更简单且成本低的方法得到高结晶度的MoS2二维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克服MoS2二维材料在材料制备阶段中S空位缺陷的产生,通过调控CVD法生长过程中S源生长温度,在样品制备阶段直接获得高结晶度的MoS2二维材料,该方法简单且制备成本低。在CVD法制备MoS2二维材料的过程中,其反应方程式为S2+MoO3→MoS2+SO2,反应过程中S蒸气先与MoO3发生还原反应生成MoO3-x,再与MoO3-x反应生成MoS2。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反应方程,提供了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通过调控CVD法生长过程中S源生长温度以提高S-Mo共价键成键概率的技术方案,目的在样品制备阶段直接获得高结晶度的MoS2二维材料,通过调节硫源(即低温区)的温度从160℃到170℃来系统地控制硫蒸气的浓度,在双温区管式炉内,高浓度的硫蒸气可以加速CVD生长的MoS2的正反应,从而使MoS2的尺寸变大。而且,在高温下,S更容易取代O,并与Mo共价键合,提高S-Mo成键概率,因此高浓度的S蒸气有助于降低VS缺陷的密度。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将S源置于双温区管式炉的低温区,将Mo源和衬底置于双温区管式炉的高温区,保证S源过量,在氩气环境中,保持高温区Mo源生长温度700℃不变,将低温区S源生长温度升温至160℃-170℃,并持续反应一段时间,即持续S源区和Mo源区生长温度1小时,待管式炉自然冷却后,得到MoS2二维材料。进一步的,S源为S粉,Mo源为MoO3粉末。进一步的,Mo源与S源中Mo:S原子的比例<1:2进一步的,S粉与MoO3粉末质量比4:1。进一步的,反应时间为60min。进一步的,所述衬底为SiO2/Si基片,所SiO2/Si基片SiO2的厚度为300nm。进一步的,低温区S源生长温度升温至170℃。上述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的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将衬底分别在三氯乙烯、丙酮、乙醇溶液中超声清洗,再用去离子水清洗衬底表面并用高纯N2吹干;步骤二、称量S粉和MoO3粉末,分别置于刚玉舟内,并将已清洗的衬底平放在刚玉舟上,将盛有S粉的刚玉舟置于双温区管式炉的低温区,再将盛有MoO3的刚玉舟和衬底置于管式炉的高温区;步骤三、先通入使用氩气对管式炉的反应腔体吹扫,以排除石英管内空气,然后再将氩气作为保护气体,整个反应过程在氩气境中进行;步骤四:将S源所在低温区升温至160℃-170℃,将Mo源所在高温区升温至700℃,升温时间1小时,生长时间1小时,待管式炉自然冷却后,得到双层MoS2二维材料。进一步的,步骤三中,以流量为70sccm通入氩气吹扫管式炉的反应腔体,吹扫时间为30~40分钟;以流量15~20sccm通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直至反应结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在MoS2二维材料制备的过程中,直接通过调控S源生长温度调控CVD反应过程中S蒸汽浓度,提高S-Mo成键概率来降低S空位缺陷浓度,提高MoS2结晶质量。通过Raman、PL、XRD等方法验证通过调控S源浓度的方案,可以有效抑制MoS2二维材料中S空位缺陷的产生。2、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相比于目前文献报道的后期物理、化学方法处理,该专利技术直接从生长制备阶段,从S空位缺陷的产生机理出发,设计采用双温区管式炉,通过调控低温区生长温度,调控样品制备过程中S蒸汽浓度,从根本上抑制S空位缺陷的产生,增加S-Mo共价键成键概率,提高材料结晶质量。该方法同样适用于CVD法生长其它高结晶质量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MX2),例如MoS2、MoSe2、MoTe2、WS2、WSe2、WTe2二维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MoS2过程中控制S浓度的示意图;图2是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MoS2形状演变过程示意图,演变过程从a→b→c→d;图3是MoO3和S源实现不同S蒸气局部化学环境的温度编程曲线,图中以左侧纵坐标的温度计,从下至上依次是温度150℃-180℃下S蒸气局部化学环境的温度编程曲线;图中以右侧纵坐标的温度计,最位于S蒸气上方的曲线是MoO3局部化学环境的温度编程曲线;图4是不同S源温度条件实施例1-3(160℃、165℃、170℃)以及对比例1-3(150℃、175℃、180℃)下CVD法制备MoS2二维材料的光学显微镜图;图5是不同S源温度条件实施例1-3(160℃、165℃、170℃)下化学气相沉积法法制备MoS2二维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图6是不同S源温度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o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S源置于双温区管式炉的低温区,将Mo源和衬底置于双温区管式炉的高温区,保证S源过量,在氩气环境中,保持高温区Mo源生长温度700℃不变,将低温区S源生长温度升温至160℃-170℃,并持续反应一定时间,待管式炉自然冷却后,得到MoS2二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源为S粉,Mo源为MoO3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Mo源与S源中Mo:S原子的比例<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粉与MoO3粉末质量比为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间为6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oS2二维材料S空位缺陷调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为SiO2/Si基片,所SiO2/Si基片SiO2的厚度为300n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华石凯熙翟英娇楚学影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