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打印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1889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件打印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涉及三维打印技术领域,以使得打印零件的弧形轮廓满足加工余量要求,便于机加工设备对打印完成后的零件的轮廓进行校正,提高零件的精度。零件打印方法包括:接收零件的建模信息;根据零件的建模信息确定激光扫描路径;根据激光扫描路径控制激光打印设备,沿着零件的弧形轮廓的切线段打印零件的弧形轮廓,使得零件的弧形轮廓满足加工余量要求。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执行所述零件打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零件打印方法用于打印具有弧形轮廓的零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件打印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零件打印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的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具体的,三维打印一般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并按照激光扫描路径指导三维打印设备逐层打印,实现物体的快速成型。在三维打印过程中,激光扫描路径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组织结构。但是,采用现有的填充路径处理方法获得的激光扫描路径不能满足具有弧形轮廓的零件的填充处理要求,使得通过现有的填充路径处理方法获得的上述零件的弧形轮廓不满足加工余量要求,不利于后续在三维打印完成后通过机加工设备对零件的轮廓进行校正,使得零件的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件打印方法及系统、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以使得打印零件的弧形轮廓满足加工余量要求,便于机加工设备对打印完成后的零件的轮廓进行校正,提高零件的精度。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零件打印方法,该零件打印方法应用于打印具有弧形轮廓的零件。该零件打印方法包括:接收零件的建模信息;根据零件的建模信息确定激光扫描路径;根据激光扫描路径控制激光打印设备,沿着零件的弧形轮廓的切线段打印零件的弧形轮廓,使得零件的弧形轮廓满足加工余量要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零件打印方法中,在接收到零件的建模信息后,会根据零件的建模信息确定打印该零件时对应的激光扫描路径。接着可以根据确定的激光扫描路径控制激光打印设备,沿着零件的弧形轮廓的切线段打印零件的弧形轮廓。具体来说,一方面,在零件具有的弧形轮廓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外轮廓或向内凸出的弧形内轮廓的情况下,沿着零件的弧形轮廓的切线段打印零件的弧形轮廓所在的区域时,因切线段位于初始填充区域外,故弧形轮廓与切线段之间的区域为额外多加工出来的区域,使得打印出来的零件弧形轮廓处所具有的加工余量比零件的剩余区域所具有的加工余量多,便于后续机加工设备对打印完成后的零件的弧形轮廓进行校正,提高零件的精度。另一方面,在零件具有向内凸出的弧形外轮廓和/或向外凸出的弧形内轮廓,并且零件在弧形轮廓处需要预留的加工余量小于剩余部位需要预留的加工余量的情况下,沿着零件的弧形轮廓的切线段打印零件的弧形轮廓所在的区域时,因切线段位于初始填充区域内部,故弧形轮廓与切线段之间的区域为按照预设方案少加工出来的区域,从而可以避免浪费加工粉末的同时,便于后续在三维打印完成后通过机加工设备对零件的弧形轮廓进行校正,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实现方式所描述的零件打印方法。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零件打印系统。该零件打印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意可能实现方式所描述的终端设备,以及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的激光打印设备。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运行时,使得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实现方式所描述的零件打印方法被执行。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具有弧形轮廓的零件激光扫描路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激光扫描路径的部分路径放大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具有弧形轮廓的零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零件打印系统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零件打印方法流程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切线段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切线段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激光扫描路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激光扫描路径部分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零件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例如,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阈值,并不对其先后顺序进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专利技术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本专利技术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的结合,a和c的结合,b和c的结合,或a、b和c的结合,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三维打印技术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的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具体的,三维打印一般先通过计算机建模软件建模,再将建成的三维模型进行切片分区成逐层的截面,并按照激光扫描路径指导三维打印设备逐层打印,实现物体的快速成型。在三维打印过程中,激光扫描路径直接影响加工零件的组织结构。具体的,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具有弧形轮廓的零件激光扫描路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激光扫描路径的部分路径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当零件具有向外凸出的弧形外轮廓101和/或向内凸出的弧形内轮廓102时,采用现有的填充路径处理方法获得的激光扫描路径(即初始填充路径105),其在弧形轮廓处的填充线与零件的轮廓重合。在此基础上,因采用三维打印制造的零件其表面较粗糙,为使得零件的精细度满足加工要求还需要对打印完成的零件进行打磨等机加工操作。而打磨等操作需要损耗掉打印完成的零件的部分结构,因此需要在打印时为零件预留充足的加工余量。而当零件的弧形轮廓处的填充线与零件的弧形轮廓重合时,采用此激光扫描路径打印得到的零件具有的加工余量较少,不利于后续在三维打印完成后通过机加工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件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打印具有弧形轮廓的零件;所述零件打印方法包括:/n接收零件的建模信息;/n根据所述零件的建模信息确定激光扫描路径;/n根据所述激光扫描路径控制激光打印设备,沿着所述零件的弧形轮廓的切线段打印所述零件的弧形轮廓,使得所述零件的弧形轮廓满足加工余量要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件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打印具有弧形轮廓的零件;所述零件打印方法包括:
接收零件的建模信息;
根据所述零件的建模信息确定激光扫描路径;
根据所述激光扫描路径控制激光打印设备,沿着所述零件的弧形轮廓的切线段打印所述零件的弧形轮廓,使得所述零件的弧形轮廓满足加工余量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段的起始点为相应弧形轮廓中点的切线与经过相应弧形轮廓起始点的填充线的交点,所述切线段的终止点为相应弧形轮廓中点的切线与经过相应弧形轮廓终止点的填充线的交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件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零件的建模信息确定激光扫描路径,包括:
根据所述零件的建模信息确定初始填充路径;
对所述初始填充路径中的弧形填充线进行处理,获得弧形填充线中点的切线段;所述激光扫描路径为将所述弧形填充线校正为所述切线段后的所述初始填充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件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填充路径包括多条填充线;
所述根据所述零件的建模信息确定初始填充路径后,所述对所述初始填充路径中的弧形填充线进行处理,获得弧形填充线中点的切线段前,所述根据所述零件的建模信息确定激光扫描路径还包括:
确定所述填充线对应的填充线长度小于预设长度范围、以及所述填充线所具有填充点的个数大于预设个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填充线为所述弧形填充线;其中,所述预设个数为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件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初始填充路径中的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彬关凯李广生叶洎沅杨慧娟宋志傲
申请(专利权)人: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